医院复查的“暂时稳定”四个字,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萧逐云的心间。那份劫后余生的庆幸,迅速转化为更具体、更细致的行动力。他知道,父亲的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而“养”的核心,在于一日三餐,在于那最平凡也最温暖的烟火气。
他聘请的营养师每周会来两次,根据萧惊弦近期的身体状况和检查指标,调整食谱。萧逐云不再满足于只是将食谱交给陈叔或保姆,他开始亲自钻进厨房,挽起袖子,拿起锅铲,决心将那些冰冷的文字,变成真正能抚慰父亲胃囊和心灵的温暖食物。
起初,过程堪称灾难。
厨房里时常传出不太和谐的声响。不是手忙脚乱打翻了碗碟,就是对着菜谱纠结盐该放几克,水该加多少。他对着需要剁成茸的鸡胸肉如临大敌,处理需要文火慢炖的粥品时,几乎每隔几分钟就要揭开盖子查看,生怕糊了底。
陈叔几次看不下去,想接手,都被他固执地拒绝了。“我来,”他总是这样说,眼神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持,“我得学会。”
他学得极其认真。营养师的指导,他录下来反复听;烹饪App上的教学视频,他反复观看慢放;甚至专门找了个小本子,记录每一次操作的心得和失败教训:火候过了,食材老了,调味淡了……
他的手上添了几处不起眼的烫伤和刀痕,昂贵的定制衬衫偶尔也会溅上油点,但他毫不在意。那份专注和执着,与他研读最复杂的剧本时如出一辙。
功夫不负有心人。
渐渐的,厨房里的动静变得有序起来。刺耳的噪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食物在锅中咕嘟冒泡的安稳声响,以及渐渐弥漫开的、真正属于家的温暖香气。
这天下午,没有拍摄任务。萧惊弦午睡醒来,习惯性地走到客厅窗边看书。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透过玻璃,将房间渲染得一片暖融。
一阵熟悉的、温和的食物香气从厨房方向飘来,不同于往日保姆或陈叔的手艺,带着一种……生涩却格外用心的味道。
萧惊弦翻书的动作微微一顿。
过了一会儿,萧逐云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过来。托盘上放着一个白瓷炖盅,旁边配着一小碟嫩绿的、切得极其细碎的青菜末,还有一小碗蒸得极软的南瓜糕。
他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身上还带着些许厨房的烟火气,额角有些细汗,眼神却亮晶晶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期待。
“爸,醒了?”他声音放得很轻,将托盘小心地放在父亲面前的茶几上,“试着做了点吃的,你尝尝看合不合胃口。”
炖盅里是山药排骨粥,米粒已经完全熬化,与汤汁融为一体,山药炖得粉糯,排骨肉酥烂脱骨,上面细心撇去了浮油,只留下清润的汤汁。青菜末焯得恰到好处,保留了翠色和脆嫩,只点了少许盐和香油。南瓜糕金黄软糯,散发着淡淡的甜香。
每一样,都严格遵循着“软、烂、温、淡”的原则,显然是花了极大的心思。
萧惊弦的目光落在那些食物上,沉默了片刻。他放下书,拿起勺子,舀了一小口粥,吹了吹,送入口中。
粥的温度恰到好处,入口即化,山药和排骨的鲜香完美融合,清淡却不寡淡。
他又尝了一口青菜末,脆嫩爽口。最后,用筷子夹了一小块南瓜糕,口感绵密,自然的甜味缓缓散开。
他吃得很慢,一口接一口,没有停顿,也没有评价。
萧逐云就坐在对面的小沙发上,身体微微前倾,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父亲的动作和表情,屏息凝神,像是在等待一场至关重要的评审结果。
他看到父亲的眉心是舒展的,没有因为不适而蹙起。
他看到父亲吞咽的动作是顺畅的,没有出现勉强的神色。
他看到……那盅粥,在缓慢而稳定的节奏中,渐渐见了底。那碟青菜末也吃完了。连那块南瓜糕,也只剩下小小一角。
一种巨大的、几乎要满溢出来的成就感和喜悦,瞬间冲垮了萧逐云所有的紧张。他努力想绷住表情,嘴角却不受控制地向上扬起,眼底的光芒亮得惊人。
父亲没有说“好吃”,但他用实际行动表达了最直接的认可——他吃完了。这对于一个时常因病情而食欲不振的人来说,是最好的褒奖。
萧惊弦放下餐具,拿起旁边的餐巾擦了擦嘴角,动作依旧优雅。他抬起眼,目光掠过儿子那副想矜持又忍不住开心的模样,最终落在那空空如也的餐具上。
他沉默了几秒,然后极轻地、几乎难以察觉地,点了一下头。
“还行。”
声音依旧平淡,没什么起伏。
但这两个字,落在萧逐云耳中,简直如同天籁!
他几乎是瞬间就笑了起来,那笑容明亮又带着点傻气,驱散了所有疲惫:“你喜欢就好!明天我再试试营养师说的那个鱼茸羹!”
从这天起,萧逐云钻进厨房的时间越来越长。他的“作品”也渐渐丰富起来:从简单的粥品,到各种易消化的羹汤,再到精心制作的软烂面点……
他不再需要严格对照食谱,手法也越来越熟练。他开始能根据父亲当天的心情和状态,细微地调整食物的口味和种类。心情好些,胃口似乎也好些时,他会试着加一点点提味的菌菇粉;若是精神不济,他便只做最温和清淡的米油汤。
日常的关怀,就这样无声地融入了升腾的蒸汽、飘散的饭香和碗碟碰撞的清脆声响之中。
萧惊弦依旧很少表达,但他逐渐习惯了在固定的时间,闻到来自厨房的、属于儿子的独特手艺的香气。他也习惯了看到儿子系着那条有些滑稽的卡通围裙,将精心准备的食物端到他面前,然后用那种亮晶晶的、带着期盼的眼神看着他。
然后,他会拿起勺子,默默地,将那些饱含着心血和温度的食物,一口一口地吃完。
这似乎成了他们之间一种无言的默契。
夕阳的余晖将他们的身影拉长,一个安静地吃,一个安静地看。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暖香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宁。
胃是暖的,心,似乎也跟着一点点暖了起来。
------
(第十九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