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枚由“穹顶大厅”授予的、蕴含着独特信息编码的二级文明徽记,如同最耀眼的星辰,被铭刻在昆仑墟的核心大厅,也烙印在每一个同盟成员的意识深处。它不仅仅是一个身份象征,更是一把钥匙,一把通往“真实之海”更广阔天地的钥匙。
方明回归昆仑墟,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但掌声与欢呼尚未平息,他便已投身于新一轮的布局之中。二级文明的身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意味着更高的视野与更重的责任。
权限解锁与新视野
【文明商业融合引擎】第一时间接入了“穹顶大厅”开放的部分高级权限。海量的、之前无法触及的信息如洪流般涌入,需要引擎全力进行解析和分类。
· 星图升级:获得的星图不再局限于边缘星域,而是涵盖了“真实之海”相当一部分已知区域,标注出了数十个稳定的、不同等级的文明聚集地、重要的贸易枢纽、以及被标记为“高危”或“未知”的禁忌星域。
· 技术前瞻:高级知识库的冰山一角被揭开,里面涉及到了诸如“维度折叠航行”、“概念级武器防御原理”、“跨宇宙常数统一理论”等只存在于设想中的前沿领域,虽然只是基础理论,却为同盟的科技树指明了未来的方向。
· “文明安全基本保障”细则:方明仔细研究了这条看似是护身符的规则。它并非万能,有着严格的触发条件(需证明为“无故侵略”),且援助力度有限,更多是一种威慑。但它确实为同盟提供了一定的战略缓冲空间。
“星海币”的全球化与金融中心野望
凭借二级文明的信誉背书,“星海币”的推广迎来了爆炸式增长。它不再仅仅是边缘星域的小范围结算工具,开始被一些三级文明甚至个别二级文明接受,用于跨星域的贸易结算。
方明抓住时机,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将“星海银行”总部,从昆仑墟迁往“第一口岸”,并以此为核心,打造一个面向“真实之海”的 跨文明金融中心!
他计划利用“第一口岸”连接“摇篮”与“真实之海”的独特地理位置,以及同盟日益增强的信用和军事实力,吸引各方资本在此汇聚、流通、投资。他要将“第一口岸”变成“真实之海”的“华尔街”!
为此,他推出了一系列金融创新:
· 推出与“虚空之尘”、“静滞水晶”等战略资源挂钩的 “资源EtF” ,允许文明和个人投资者分享这些稀缺资源的价值增长。
· 设立 “风险投资母基金”,专门投资于那些有潜力的、从事前沿科技(如规则科技、生物进化、信息生命等)研究的初创文明或团队。
· 与“时之沙”商会等特殊存在合作,探索发行与“时间服务”相关的 “金融衍生品” 的可能性。
这些举措,旨在将同盟的核心竞争优势——商业与金融能力,发挥到极致,从而在更高层面的文明竞争中,占据一个独特而有利的位置。
“共生星域”的加速与“规则调试器”网络
后方稳定,前方(试炼场)告捷,方明将更多资源倾注到“共生星域”的建设上。
获得二级认证后,原本一些犹豫不决的文明也纷纷表达了加入“共生星域”计划的意愿。同盟的“规则调试器”技术成为了最大的吸引力之一。
工程团队以“第一口岸”为蓝本,开始在“共生星域”内构建一个庞大的 “区域性规则调试网络”。这个网络如同一个智能的规则空调系统,能够根据不同成员文明的需求,动态调节其生活区域的物理参数,实现真正的“规则层面”的求同存异。
同时,方明授意成立了 “星海同盟科学院”,总部就设在“共生星域”的核心。它将汇聚同盟内各文明的顶尖科学家,依托“规则乱流区”等独特环境,共同攻关那些单个文明难以解决的终极科学问题。
暗处的回应与新的挑战
同盟的高调崛起,显然触动了某些存在的神经。
一直隐藏在暗处、使用“遗忘卷轴”的黑手,似乎暂时沉寂了。但引擎监控到,一些来自未知源头的、更加隐蔽的“信息探针”开始出现在同盟的势力范围外围,它们不再试图篡改记忆,而是专注于收集同盟的经济数据、科技发展进度乃至社会结构信息。
同时,通过新获得的星图和信息渠道,方明了解到,在“真实之海”的更深层,存在着一些古老而强大的 “商业联盟” 和 “知识垄断组织”。同盟这种以商业开道、重视技术扩散与共享的模式,在某些方面,正在挑战它们固有的利益和地位。
一道来自其中一个名为 “奥术永恒联邦” 的古老商业组织的、措辞礼貌却带着疏离与审视意味的官方照会,被发送到了“第一口岸”。照会中,对方“祝贺”同盟晋升二级文明,并“期待”在“遵守既定商业惯例与知识保护公约的前提下”,进行“有益”的接触。
平静的海面下,新的暗流已然开始涌动。
方明站在“第一口岸”最高的观测塔上,望着眼前繁忙的港口、穿梭的舰船、以及远方那代表着无限可能的“真实之海”。
他知道,踏入二级文明的门槛,只是意味着他们拿到了参与真正宇宙博弈的资格。前方的道路,竞争者将更强大,规则将更复杂,挑战将更艰巨。
但他毫无畏惧。
因为这就是他选择的道路,也是同盟注定要书写的传奇。
他将以商业为剑,以智慧为盾,在这片浩瀚星海中,为人类与所有盟友,开辟一个崭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