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信标的光芒达到了顶点,将整个主控室映照得如同白昼。那高频的、试图穿透维度的波动剧烈震荡着,仿佛一头被囚禁的洪荒巨兽,挣扎着要冲破牢笼。昆仑墟基地的结构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能量管道过载的警报尖锐刺耳。
方明的脸色已如金纸,七窍中缓缓渗出鲜血,精神力如同开闸洪水般倾泻而出,维系着那脆弱而危险的平衡。他感觉自己的意识正在被撕扯,仿佛下一秒就要彻底湮灭在这狂暴的能量漩涡之中。
【警告!能量输出超出安全阈值200%!结构完整性下降至41%!】
【警告!执行者精神链接处于崩溃边缘!】
小林的惊呼声被淹没在能量的轰鸣中,他只能死死盯着控制台的数据,拳头紧握,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就在方明感觉最后一丝意识即将被抽干,那银色信标也即将因为无法承受内部恐怖的能量而彻底解体的瞬间——
“嗡!!!”
一声不同于之前的、更加低沉、仿佛来自宇宙深处的共鸣声,猛地从信标核心爆发出来!
那挣扎的高频波动,在这一刻,奇迹般地稳定了下来!它不再是狂暴的冲击,而是化作一道无比凝聚、无比纯粹的信息束,以一种超越光速、无法理解的方式,瞬间穿透了层层空间壁垒,精准地射向星海前哨最后传来的那个模糊坐标!
成功了?!
这刹那的共鸣,只持续了不到零点一秒。
紧接着,银色信标如同完成了最终使命,光芒骤然熄灭,表面遍布裂纹,随后在一阵细微的“咔嚓”声中,化作了一滩失去活性的金属碎屑。
昆仑墟能源核心的过载保护系统终于触发,切断了能量供应。主控室内刺眼的光芒和震耳欲聋的轰鸣瞬间消失,只剩下应急灯昏暗的光芒和能量流动逐渐平息的余韵。
一切,重归死寂。
方明再也支撑不住,身体一软,直挺挺地向后倒去,彻底失去了意识。小林一个箭步冲上前,扶住了他,触手一片冰凉。
“方总!方总!”小林焦急地呼唤着,探测着他的生命体征——极其微弱,精神力波动几乎消失,如同风中残烛。
星海彼端,微弱的回响
与此同时,在亿万公里之外,那片被遗忘的冰冷虚空中。
残缺不全的星海前哨,如同一个在黑暗中漂浮的金属棺椁。内部,能源即将耗尽,生命维持系统在最低限度苟延残喘,幸存者们挤在尚能维持基本气压和温度的少数几个舱室内,意识因缺氧和寒冷而逐渐模糊,绝望地等待着最终的终结。
突然!
前哨中央,那台早已因能源中断而沉寂多日的、与“隐匿核心”残骸连接的主控计算机,其备用电池指示灯,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
一段被压缩到极致、结构极其简单的数据流,如同幻觉般,瞬间涌入其几乎停摆的处理器。没有声音,没有图像,只有最基础的二进制代码,构成了一条简短的指令集和一份基础的能量包构造图!
这异动微乎其微,甚至没有惊醒任何陷入半昏迷状态的幸存者。只有计算机日志里,无声地记录下了一条来源不明、能量特征无法识别的单次瞬时通讯接收记录。
希望,如同投入古井的一粒微尘,没有激起丝毫波澜,却真实地抵达了。
昆仑墟:漫长的等待
方明昏迷了整整三天。
小林和基地的医疗团队动用了一切手段,才勉强稳住他濒临崩溃的生命体征。当他再次睁开眼时,感觉整个灵魂都被抽空了,大脑一片空白,过了许久,意识才如同潮水般缓缓回归。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挣扎着看向主控屏幕。
星海前哨的频道,依旧是一片死寂的灰色。没有任何回复,没有任何新的信号。
“方总,您醒了!”小林的声音带着惊喜和后怕,“信标……彻底损毁了。我们……成功了吗?”
方明没有回答,他只是疲惫地闭上眼睛,感受着体内那几乎枯竭的精神力,以及【文明商业融合引擎】传来的、同样虚弱但稳定的光芒。
引擎没有提示失败,但也没有提示成功。那种模糊的“结构性存续”感应,似乎……比之前稍微清晰了那么一丝丝?但这很可能只是他的心理作用。
他不知道那刹那的共鸣是否真的将信息送达,更不知道即便送达,前哨那些濒临绝境的幸存者,是否还有能力去理解并利用那简陋的补给方案。
他付出了一切,包括自身半条命和昆仑墟大半的“星尘合金”储备,只换来一个……未知。
“我们……尽了力。”方明的声音嘶哑得几乎无法辨认,“现在,只能……等待。”
他让小林将自己扶到观察窗前。窗外,是昆仑山脉万年不化的冰雪,在稀薄的阳光下反射着冰冷的光。而窗玻璃上,隐约映照出他苍白、憔悴,却依旧带着一丝不肯熄灭的执念的面容。
星海的回响,或许已经湮灭在无声的真空。
或许,正在某个濒死的角落里,孕育着微弱的生机。
帝国的火种,已在两个不同的绝境中,分别陷入了沉寂。
一个在深邃的星空,一个在世界之巅。
方明望着无垠的冰川与天空,他知道,接下来的路,将更加孤独,更加漫长。
但他会等下去。
只要一息尚存,只要星火未证熄灭,他便会在这世界的尽头,独自守望,直到……下一个黎明的到来,或者,永恒的黑暗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