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午的图书馆格外安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林辰抱着刚借的《千金方》抄本往阅览区走,远远就看见刘老师趴在桌上,右手握着笔却没动,左手一直揉着右手腕,指关节都有点发红。
他轻手轻脚走过去,刚想打招呼,就见刘老师轻轻 “嘶” 了一声,把笔放在桌上,手腕转了转,动作僵硬得像生了锈。“刘老师,您手腕不舒服?” 林辰把书放在旁边的桌上。
刘老师抬头看见他,揉着手腕苦笑:“最近批期末作业,一天要写几十份评语,手腕早就僵了。昨天批到一半,笔都握不住,掉在地上两次。贴了膏药也不管用,夜里手腕还发麻,只能醒了就揉一会儿。”
这时苏晓冉拎着布包走进来,胖子跟在后面,手里攥着袋芝麻糖。“辰儿,我们来还书,” 苏晓冉晃了晃布包,“昨天说的桑枝和当归我带来了,桑枝是晒干的,当归切了片,煮水正好。” 胖子把芝麻糖递过去:“刘老师,这糖不粘牙,您先含一颗,甜丝丝的能提提神。”
刘老师接过芝麻糖,捏了一颗放进嘴里:“谢谢你们,本来想忍到周末去医院,可作业堆得像小山,根本等不及。上次看你们帮王管理员治好了眼睛,就想着要是你们来,或许能帮上忙。”
林辰让刘老师伸出右手,指尖轻轻搭在她的手腕上。脉搏又细又紧,像拧住的线。他又轻轻按了按刘老师的腕关节,从手腕到小臂,刘老师每被按一下,就皱一下眉:“就是这一片,又酸又胀,像有根筋绷得紧紧的,连翻书都得用左手扶着。”
“老师,您这是长期劳损,气血瘀滞,” 林辰收回手,语气很稳,“孙思邈在《千金方》里说‘劳损之病,由久坐久立,伤血伤筋’,您每天握笔批作业,手腕总保持一个姿势,气血走不通,就会僵痛。用桑枝通经络、当归补血,煮水热敷,再按内关、阳池穴,很快就能疏解。”
说着,林辰的脑海里闪过一段画面 —— 孙思邈在终南山的书斋里,对面坐着个抄书的老学者,学者握着笔的手不停发抖,说 “抄了三天书,手腕僵得像块石头”。孙思邈正往铜锅里放桑枝和当归,一边搅一边说:“桑枝能把经络里的瘀滞通开,当归能补耗掉的血,煮水敷腕,再活动活动,不出两天就好。” 画面里,孙思邈还帮学者揉着手腕:“记住‘每书十行,即举臂远眺’,别让手腕总闷在一个姿势里。”
刘老师听得连连点头:“这话太对了,我批作业时一坐就是两小时,连杯水都忘了喝,现在才知道把自己熬出了毛病。”
“老师,咱们去茶水间煮水吧,” 苏晓冉从布包里掏出纱布包好的桑枝和当归,还带着淡淡的木香,“桑枝要煮十五分钟,当归煮十分钟就行,煮太久药味会涩。”
茶水间离阅览区不远,胖子自告奋勇拎着水壶:“我来烧水!上次帮李师傅煮葛桂水没糊,这次肯定也没问题。” 他把桑枝和当归放进搪瓷杯,加了热水,放在电水壶旁边温着,还时不时掀开杯盖闻闻,生怕煮出怪味。
林辰扶着刘老师坐在茶水间的小凳上,开始按穴位。先按内关穴,在手腕内侧,腕横纹上两寸,用拇指轻轻打圈:“老师,有点酸胀忍一下,这穴能通手臂的经络,专门缓解腕痛。”
刘老师闭着眼 “嗯” 了一声:“酸完真松快,刚才绷得紧紧的筋,好像软了点。”
“再按阳池穴,” 林辰的手指移到手腕外侧,“这是三焦经的原穴,能疏理腕部的气血,您平时批作业累了,按一分钟就能缓过来。”
胖子煮着水跑过来,也想试试按穴位,刚碰到刘老师的手腕,就被苏晓冉轻轻拍了下胳膊:“轻点!刘老师的手腕本来就嫩,你这力道能按红。”
胖子赶紧收回手,挠了挠头:“我就是想帮忙,那我还是去看杯子吧,别让水凉了。”
搪瓷杯里的水渐渐变成浅棕色,桑枝的清香混着当归的微甜飘出来,飘满了小小的茶水间。刘老师吸了吸鼻子:“这味儿真温和,比膏药的刺激性气味舒服多了。”
苏晓冉走过去,摸了摸杯壁:“温度正好,用毛巾蘸着敷吧。” 她从包里掏出块干净的小毛巾,蘸了药汁,拧到半干,递给林辰。
林辰把毛巾敷在刘老师的手腕上,刘老师舒服地叹了口气:“暖乎乎的,热气顺着手腕往小臂窜,僵得发麻的地方,好像有股气在慢慢转。”
林辰知道,这时候用祝由术辅助正好。他闭上眼睛,回忆老医书里治腕痛的咒语:“气血通,瘀滞散,腕臂舒,疼痛止。”
默念着咒语,手指轻轻按在毛巾上。脖子上的太极玉佩很快热起来,一股温和的暖流顺着毛巾渗进刘老师的手腕,和药汁的暖意合在一起。刘老师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更暖了,里面绷着的筋好像松了,能握笔了。”
她试着拿起旁边的笔,握在手里转了转,脸上露出惊喜:“真不僵了!刚才握笔像抓着块冰,现在能灵活转了,太神奇了。”
刘老师又在纸上写了几个字,笔锋顺畅,一点不卡顿:“僵了快两周的手腕,终于好了,这下批作业不用愁了。”
苏晓冉把剩下的桑枝和当归装在小布袋里,递给刘老师:“老师,这是剩下的药材,您每天煮水敷一次,敷三天,手腕就不会再犯僵了。”
林辰也补充道:“孙思邈还说‘劳逸适度,乃养生之要’,您批作业时,每半小时就放下笔,活动活动手腕,转转眼珠,对身体好。”
刘老师接过布袋,小心地放进包里,又从抽屉里拿出几张泛黄的纸:“这是我整理的古籍里的养生小方子,有治眼疲劳的,有护脾胃的,送给你们,说不定能用得上。”
林辰接过纸,上面的字迹工整,还标着出处,忍不住笑:“谢谢刘老师,这比课本上的还实用。”
快到中午时,三人准备离开图书馆。刘老师送他们到门口,指着书架:“下次想看什么书,提前跟我说,我给你们留着,省得跑空。”
路上,胖子嚼着剩下的芝麻糖:“刘老师的方子真有用,我妈总说手腕疼,回头我也给她煮点桑归水。辰儿,下次咱们帮谁啊?”
林辰摸了摸怀里的笔记本,翻开记着的待办:“宿舍楼下修自行车的张叔,上次说膝盖疼,阴雨天更厉害,下次去看看,用牛膝和独活煮水泡脚,再按犊鼻穴,应该能好。”
苏晓冉点点头,从布包里掏出个小本子:“我明天去药店买点牛膝和独活,提前泡软,到时候直接带过去。对了,刚才煮剩下的药汁,我装在小瓶子里了,晚上咱们也泡泡手腕,预防批作业累着。”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三人身上,暖融融的。林辰摸了摸脖子上的玉佩,玉佩暖暖的,像在回应他的心意。他想起孙思邈的话,中医从来不是冰冷的药方,而是藏在生活里的细心呵护,这份传承,就在这些平凡的帮助里慢慢生长。
回到宿舍,林辰把今天的经历记在笔记本上,在空白处画了小段桑枝,旁边写着:“腕僵痛,以桑归舒之;传医道,以初心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