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只能从鬼子的手里去抢了!”
韩冰紧盯着西山省地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的各方势力,心中逐渐有了决断。
没有地盘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但他并不气馁。
他心中暗自盘算,既然没有现成的地盘,那就亲自带领队伍,硬生生打下一块属于自己的私盘。
到时候,只需对外宣称是收复失地,谁又能有足够的理由来反驳呢?
接下来,韩冰开始认真思考,究竟哪块地方最适合作为发展的根据地。
他借着指挥部昏黄的灯光,小心翼翼地铺开地图细细地搜寻着每一个可能的地点。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韩冰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地图上标记的一个地名。
“运城”。
“就是这里了!”
韩冰用铅笔在这个位置上重重的画了一个圈......
几日之后,山城政府的调令如期送达韩冰的手中。
果不其然,调令的内容正是命令三百师以最快的速度前往第二战区。
早已做好充分准备的三百师,在接到调令后,迅速而有序地行动起来,整个军营顿时呈现出一片忙碌的景象。
看着眼前这幅景象,韩冰心中不禁轻轻叹了口气。
尽管他拥有强大的系统支持,但内心深处却依然感到一种无根的漂泊感。
只有找到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地盘,才能让他在这错综复杂的各方势力的博弈中稳稳立足,立于不败之地。
“但愿这趟旅途能够顺利!”
韩冰在心中默默地祈祷着,抬起头的他看着西山省的方向,眼里露出了坚毅的目光。
三百师调动的消息,自然无法瞒过那些有心之人的眼睛。
其中,最为关注的莫过于鬼子。
对于韩冰和他的三百师,岛国上下早已恨之入骨。自从这支队伍横空出世以来,帝国在针对夏国的战争中屡屡受挫,碰壁不断。
仔细算来,光是直接或间接栽在韩冰手里的将官,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两位数。
而那些在与三百师交战中丧生的帝国士兵,更是不计其数。然而,在这深深的恨意之下,鬼子心中却掩藏着难以言喻的忌惮和恐惧。
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如此先进的装备,究竟是从何而来?难道是列强已经放宽了限制,开始重新武装夏国,准备与帝国一决高下吗?
但细细一想,又觉得不对劲。如果真的放开限制,为何只有三百师一支部队拥有如此精良的装备?
而且,从山城内部传来的消息也显示,三百师的师长韩冰与山城高层的关系并不融洽,甚至多次在电报中公然顶撞对方。
在这种情况下,山城高层就算能搞到好的装备,也绝不可能将其配备给一支如此桀骜不驯的部队。
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些装备都是韩冰自己设法搞来的。
为此,鬼子也曾多次试图向三百师内部安插眼线,但结果却无一例外,所有的眼线在不久后就如同石沉大海,再无音讯。
(已经被封进水泥桶的鬼子眼线:淦)
鬼子在惊讶于对方强大的反间谍能力的同时,也不得不加紧了对三百师的盯梢。
当得知三百师即将被调离五战区的消息传来时,那些或多或少对内情有所了解的鬼子师团长们,几乎在同一时间,都不约而同地悄悄松了一口气。
他们心中暗自庆幸,终于可以摆脱这个让他们寝食难安的强劲对手了。
然而,这种短暂的轻松感很快就被一阵强烈的羞愧所取代。
作为领兵数万、身经百战的师团长,他们竟然会对区区一个师级单位感到如此畏惧,这实在是令人难以启齿的耻辱。
但事实就摆在眼前,这支名为三百师的夏国部队,以其精良的装备,出色的战斗力和顽强的意志,给帝国军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挫败和耻辱,
这种耻辱是如此的巨大且深刻,以至于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从记忆中抹去。
有人曾经暗地里进行过一番细致的计算,试图弄清楚究竟需要动用多少兵力才能彻底消灭那支令人生畏的三百师。
然而,当计算结果揭晓时,所有人都感到无比震惊。
经过一番精密推算得出的结论显示,要想彻底消灭三百师,至少需要出动三个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甲级师团。
这还仅仅是兵力上的需求,尚未将所需的各种重型装备计算在内。
如果将这些必不可少的重型装备也纳入考量范围,那么所需动用的人力物力将会呈现出几何倍数的惊人增长。
届时,别说能否成功发起进攻,即便是能否承受得起调动如此庞大军队所必需的巨大消耗,都将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
对于三百师即将开赴西山省的消息,岛国大本营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高层们紧急召开会议,讨论是否需要给第一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增派援军。
然而,很快大本营便失望地发现,此时的他们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兵力可以调往西山省。原因显而易见,各地的战事都急需兵力支援。
尤其是当前仍在激烈进行的武城会战,相较于历史上的战况,鬼子的损失更是惨不忍睹。
不妨来详细统计一下,自从韩冰乱入战场后,在武城会战中对鬼子造成的惨重损失。
第六师团在激烈的战斗中遭遇了全军覆没的惨烈结局,师团长稻野四郎更是当场阵亡,尸体直接被拉回了五战区巡回展出。
第二十七师团、第三师团以及第十三师团也遭受了极为严重的损失,这三个师团的伤亡情况均超过了半数,士兵的战损率更是高达惊人的六成以上,战场上的惨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而更令大本营心惊肉跳的是,各级军官的战损率更是攀升到了恐怖的三分之二,这意味着各个师团的指挥体系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也就是说,这三个师团已经基本上丧失了战斗力,形同残废。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大本营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优先将有限的资源更多地投入到武城会战之中。
至于西山省那边,只能暂时先提醒梅津美治郎务必多加小心,以防不测。
西山省,泰元,岛国第一军司令部。
面色冷峻的梅津美治郎,目光如炬地凝视着大本营刚刚发来的紧急电报。
时任第一军司令官的他眉头紧锁,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重感。
随后,他缓缓站起身来,双手背在身后,开始在宽大而略显空旷的作战室内来回踱步。
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他的心上。
停下脚步的瞬间,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窗外,那片阴沉的天空似乎也在映衬着他此刻的心情。
满心的焦虑和不安如同潮水般涌来,充斥着他的整个大脑,让他无法平静。
“这是来了一头猛虎啊!”
梅津美治郎叹息道。
阎柏川所率领的绥晋军,山城老人指挥的中央军,活跃在赤区的八路军,以及其他由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各路抵抗武装力量,在西山省的广袤土地上交织纵横,形成了一幅错综复杂的军事格局。
这些武装力量如同盘根错节的巨树,根系深植于这片土地,使得整个西山省宛如一个深不可测、泥泞不堪的巨大泥潭。
第一军在这片泥潭中艰难跋涉,尽管竭尽全力,却依然无法摆脱困境,反而越陷越深,仿佛被无形的力量牢牢束缚,难以自拔。
现在,又来了一个三百师,他也同样清楚,敢顶撞山城老人的也绝对不是什么善茬。
如何对待这个新邻居,一时半会儿他也很头疼。
就在梅津美治郎愁眉苦脸之际,与此同时,远在克难坡隐匿的阎柏川也同样获知了三百师即将开拔前往西山省的消息。
“三百师,他们的师长难道就是德公说的那个韩冰?”
阎柏川喃喃自语,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疑惑与探究。此时的他正深受胃病之苦,身体虚弱,只能斜倚在床上静养。
回想起不久前李德仁发给他的那份电报,其中曾隐晦地提及,希望他能暗中给予这个名叫韩冰的年轻师长一些关照和支持。
当时他还在奇怪李德仁怎么会对一个师长这么上心,直到当时在看着李德仁发过来的三百师的简历后,那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嘶——”
阎柏川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暗自感慨,
“德公啊德公,你这是硬生生地往我这里塞了一条翻江龙啊!”
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过韩冰与山城政府方面发生的冲突细节时,阎柏川的心情却又陡然一松,仿佛压在心头的大石瞬间落地。
他明白了,原来这个韩冰并非山城政府的棋子,而是因为某些原因被“流放”到了这里。
“感情这小子是被发配了啊!”
阎柏川心中暗笑,原本紧绷的心情也逐渐放松了些。
如今看来,韩冰的到来并非山城老人有意向他的地盘掺沙子,而是另有原因。
“也好,也好!”
阎柏川连连点头,心中暗自庆幸,
只要不是那些山城老人又想在我的地盘上搞小动作就好!
就算是翻江龙,他也挺好奇,能在西山这个地界上究竟能够掀起什么样的风浪?
赤区,八路军。
“来了个不得了的家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