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元点头称是:
正合我意。李强!
末将在!
命你率兵五千,征讨车里宣慰司。记住,要速战速决,打出我军的威风!
得令!
李强领兵出征,很快就平定了车里宣慰司的反叛。
他按照钱元的指示,焚其寨,擒其酋,在西南立下了大汉军的威严。
与此同时,钱元也派出多路使者,携带厚礼前往各地土司驻地。
在孟琏宣抚司,使者对土司刀氏说:
大汉政权尊重各族习俗,只要你们归顺,可保现有地位不变。我们还允许你们遣子入学,进入成都的讲武堂或政务学堂学习。
刀氏土司犹豫道:
遣子入学...这...
使者笑道:
这可是难得的机会。令郎若能学成归来,必能更好地治理地方。况且,成都繁华,远非这穷乡僻壤可比。
在威逼利诱下,大部分土司都选择了归顺。
对于赋税,钱元允许他们以当地特产折价缴纳,既让汉军获得了急需的物资,也保障了土司的利益。
在一些战略要地,钱元还派驻了军队。
但他很注意方式方法,不仅给予当地土司相应补偿,还用盐铁等紧缺物资进行交换。
这一日,沙定洲来到都督府求见钱元。
将军。
沙定洲献上一份礼单。
这是属下的一点心意。
钱元看了看礼单,笑道:
沙土司有心了。正好,我也有件事要与你商量。
他命人取来一套精良的盔甲:
这是成都军器监最新打造的铠甲,就送给沙土司了。
沙定洲又惊又喜:
这...这么贵重的礼物...
钱元意味深长地说:
只要沙土司忠心为大汉效力,日后还有更多好处。
实际上,钱元和马岳早就商量过,适当武装归顺的土司并不可怕。
随着火炮技术的进步,传统的铠甲很快就会失去作用。
到崇祯十七年春天,云南主要城镇及大部分土司辖区都已臣服于大汉政权。
昆明城头,字大旗在春风中猎猎作响。
钱元站在重新修葺的城楼上,望着这座刚刚恢复生机的古城,心中却是百感交集。
将军,给大帅的捷报已经拟好了。参军捧着文书上前。
钱元接过文书仔细审阅,沉吟片刻后道:
再加一句:滇省初定,百废待兴,请多派官吏,伏乞大帅示下治理方略。
他深知,攻城略地易,治国安邦难。
云南民族众多,地形复杂,更需要谨慎对待。
好!好!好!
马岳连说三个好字,将钱元的捷报递给周维,长史,你快看看,钱元已经拿下昆明了!
周维仔细阅读军报,抚须笑道:
钱将军用兵如神,短短数月便平定云南,实乃大帅之福,我军之幸啊!
不过...
马岳指着军报末尾。
钱元这是在向我们请教治理之策啊。长史,你怎么看?
周维沉思片刻,走到地图前:
大帅,云南情况特殊。
其一,各族杂处,土司林立;
其二,地瘠民贫,交通不便;
其三,沐氏经营二百余年,影响深远。
依属下之见,当务之急是稳定局势,循序渐进。
说具体些。
首先,当设立云南都督府,总揽军政大权。钱将军劳苦功高,又熟悉云南情况,可任大都督。
马岳点头:
钱元的忠诚毋庸置疑。这个大都督,非他莫属。
对马岳来说,只要系统出身,他从来不需要考虑忠心问题。
其次。
周维继续道:
当按照之前所说,移民实边。将四川境内的囚犯、反对我们的士绅大户迁往云南,既能充实边地,又能消除隐患。
马岳眼睛一亮:
我都差点忘了这回事!那些整天写反诗的文人,还有那些暗中捣乱的士绅,正好让他们去云南土司去!
再者。
周维又道:
钱将军在信中请求派遣文官,此事宜早不宜迟。云南初定,需要大量官吏治理地方。政务院可遴选一批干练官员,即刻赴任。
马岳拍板。
你立即着手挑选人选。记住,要选那些既懂治理,又通晓民情的。
周维笑道:
大帅放心,属下心中已有几个合适人选。比如成都府的张明远,此人曾在川南为官,熟悉少数民族事务;还有渝州的李仕淳,精通农事,善于屯田...
这些你定就好。
马岳打断他。
告诉钱元,云南政务,可仿照四川成例,但要根据当地情况变通。特别是对待土司,要刚柔并济。
说到这里,马岳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院中盛开的桃花:
最重要的是推行汉化。要让云南各族逐渐接受汉家文化,学习汉话,使用汉字。这件事急不得,但要持之以恒。
“不仅可以把土司少主送到四川,云南本地也可以大办学堂,多招学子。”
崇祯十七年到了,马岳一直在等待北京方面消息。
结果北京消息还没到,云南先平定的消息到了。
周维深以为然:
大帅高见。可先在昆明设立学堂,招收各族子弟入学。同时鼓励汉人与当地人通婚,促进融合。
还有一事。
马岳转身道:
告诉钱元,不要急于对土司用兵。要以安抚为主,剿抚并用。对那些愿意归顺的,不妨多给些好处。
大帅仁德!周维躬身道。
属下这就去拟写回文。
十天后的清晨,钱元正在与部下商议春耕事宜,忽闻驿马疾驰而至。
将军!成都急件!
钱元急忙接过文书,拆开火漆封印。
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上渐渐露出笑容。
太好了!大帅完全同意了我们的建议!
钱元兴奋地对在场的将领们说。
大帅任命我为云南大都督,准许设立都督府,还要从四川派遣文官过来协助治理!
在场的将领们纷纷露出喜色。
杨畏拱手道:
恭喜将军!有大帅支持,云南定能早日恢复太平。
刘申更是拍案叫好:
这下好了!有了文官治理地方,我们这些武夫就可以专心练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