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海都市的天刚蒙蒙亮,刑侦队的办公室已经亮起了灯。
陆珩提前半小时到了单位,刚推开办公室门,就看到老王趴在电脑前打盹,屏幕上还停留在境外服务器的数据解析界面,旁边放着半杯凉透的咖啡。
“还没休息?”陆珩走过去,轻轻拍了拍老王的肩膀。
老王猛地惊醒,揉了揉眼睛,指着屏幕:“头儿,数据碎片还是没解出来,但我跟邻市网安那边对接了,他们已经开始排查老城区的异常网络信号,重点盯那些近期有境外Ip访问记录的设备。”
陆珩点头,把桌上的“烛影”案件特征清单递过去:“今天我们去邻市警队,跟他们当面同步情况。你把这些数据整理好,重点标清楚‘烛影’筛选目标的核心标准——有创伤背景、具备复仇动机、易被心理操控,到时候一起交给他们。”
说话间,苏棠拎着一个保温袋走进来,里面飘出淡淡的抹茶香:“早啊!特意多做了点抹茶饼干,路上当早餐。上次的蛋糕反响不错,这次试试饼干,保证比蛋糕还进步!”她把保温袋递过来,又想起什么,补充道,“对了,我把之前所有生日蜡烛的检测报告都整理成电子版了,存在U盘里,等下给邻市警方拷贝一份,万一他们那边也发现类似标记,能及时比对。”
陈默也很快到了,手里拿着邻市老城区的详细地图,上面用不同颜色标注了监控盲区、老旧小区和近期有人员变动的住户:“陆队,邻市警方昨晚发过来的补充资料,我标了几个重点排查区域,都是监控覆盖差、人员流动复杂的地方,‘烛影’要是在那边活动,这些地方最有可能藏线索。”
半小时后,四人驱车前往邻市。车窗外的风景从高楼林立的城区渐渐变成郊外的田野,陆珩看着手里的地图,指尖在老城区的标记上轻轻划过:“邻市网安那边说,昨晚没再监测到境外服务器的信号,估计‘烛影’很谨慎,不会频繁暴露痕迹。我们这次去,重点是把‘烛影’的作案模式和特征跟他们讲透,让他们在日常排查里多留个心眼。”
苏棠坐在副驾,咬着抹茶饼干,突然开口:“要是‘烛影’在邻市已经找好了目标,说不定很快就会有新动作。我们得提醒邻市警方,多关注近期有‘复仇倾向’的报案,尤其是涉及‘创伤背景’的——毕竟‘烛影’最擅长挑这种人下手。”
陈默在后排点头:“我已经把海都市这边标注的‘创伤悬案’清单整理好了,到时候跟邻市警方的悬案库比对一下,看看有没有跨市关联的线索。万一‘烛影’之前就在邻市做过案,说不定能串出更多痕迹。”
老王盯着笔记本电脑上的数据,补充道:“我还在跟邻市网安同步‘烛影’可能活跃的暗网论坛特征,要是他们监测到类似账号,能第一时间锁定。不过‘烛影’的反侦察能力太强,就算有线索,估计也得费点劲才能挖到。”
车继续往前开,邻市的轮廓渐渐出现在视野里。陆珩放下地图,看向窗外,心里清楚,这次邻市之行只是个开始——“烛影”的阴影已经蔓延到这里,他们必须尽快找到线索,阻止新的悲剧发生。
此时,在邻市的另一处,又一场精心策划的“盛宴”正在悄然准备,餐桌上的美食即将变成索命的利器,而那枚熟悉的生日蜡烛,正被人悄悄插进甜点的装饰里,等待着点亮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