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坊的投入使用,极大提升了咖啡的处理效率和产能。除了确保水师订单的优质交付,苏记铺子里售卖的咖啡饮品种类也丰富起来,从最初单一的清饮,到后来加入了牛乳、桂花糖浆等不同风味的特调,渐渐吸引了一批固定的爱好者。
这日,一位风尘仆仆、商人打扮的中年男子走进了苏记铺子,点名要见东家。苏婉出来相见,那人自称姓吴,是邻县清水镇的茶商。
“苏姑娘,久仰大名。”吴商人拱手笑道,“在下在清水镇经营一间茶楼,近日听闻贵铺有一种名为‘咖啡’的海外奇饮,风味独特,提神效佳,心中好奇,特来叨扰,想亲身体验一番。”
苏婉心中微动,面上却不露声色,客气地请他落座,让娟子端上几款不同风味的咖啡请他品尝。吴商人逐一细品,时而皱眉,时而颔首,最后对那杯加入了牛乳和少量糖浆的“醇香咖啡”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此物……初尝确实与众不同,但这般调和之后,倒也别有一番风味,易于接受。”吴商人放下茶杯,目光热切地看向苏婉,“不瞒苏姑娘,在下此次前来,是想问问,贵铺可否向在下供应这咖啡豆或是研磨好的咖啡粉?我想在我那茶楼中,试着推出此饮。”
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意味着咖啡的影响力,已经开始向泉南镇之外扩散。苏婉压下心中的喜悦,谨慎地问道:“吴老板有此意向,自是好事。只是不知贵茶楼需求几何?对品质有何要求?”
吴商人显然是做过功课的,他提出先订购一小批,看看市场反响,并希望苏婉能提供一些冲泡的指导和宣传的支持。苏婉与他仔细商讨了价格、供货方式和合作细节,最终达成了一份小额的、试水性质的供货协议。
送走吴商人,周文焕抚掌笑道:“好事!真是好事!清水镇的茶商都主动找上门来了!婉儿,咱们这咖啡,算是真正香飘在外了!”
苏婉却并未被这小小的成功冲昏头脑,她沉吟道:“周伯伯,这是个好开端,但也提醒了我们。随着知道咖啡、想卖咖啡的人增多,我们必须尽快确立我们苏记咖啡的品质标准和品牌。不能让别人坏了咖啡的名声。”
她立刻着手两件事:一是设计一个独特的“苏记咖啡”标识,准备印在今后所有外销的咖啡包装上;二是撰写一份详细的《咖啡冲泡指南》,从研磨粗细、水温、器具到不同风味的调配方法,都做了简明清晰的说明,随货附赠。
“我们要让每个售卖苏记咖啡的人,都能最好地呈现它的风味。”苏婉对娟子和铁柱解释道,“只有这样,咖啡才能在一个新地方扎下根,而不是因为不当的冲泡而被误解、被抛弃。”
几天后,第一批印着“苏记”标识、附带着冲泡指南的咖啡粉,被小心翼翼地装车,运往清水镇。苏婉站在铺子门口,望着远去的马车,心中充满了期待。这小小的第一步,或许预示着,她那“一品豆妃”的梦想,正沿着运河的水路,悄然向着更广阔的世界蔓延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