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厅内茶香袅袅,气氛却因萧景琰的存在而显得有些凝滞。刘大人小心地陪着笑,时不时瞥一眼安王的脸色。
苏婉恭敬地回答:“殿下谬赞,不过是小本经营,糊口而已。”
萧景琰的目光并未从她身上移开,仿佛能穿透她平静的外表,看到她内心的波澜。“听闻,你不仅擅制饮子,于培育异域作物上,也颇有心得?”他这话问得随意,却让苏婉心中猛地一跳。
他知道了咖啡的事!是沈墨?是秦太医?还是他自有消息渠道?苏婉不敢确定,只能谨慎答道:“回殿下,民女只是偶然得了一些异域种子,心中好奇,便试着培育,纯属个人喜好,不敢妄称心得。”
“哦?”萧景琰指尖轻轻敲了敲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是何作物?竟能让苏姑娘如此费心?”
苏婉知道瞒不过,索性坦然部分相告:“是一种名为‘咖啡’的植物,源自极西之地。其种子烘焙研磨后煮饮,味苦,但提神醒脑之效显着。民女觉得或有用处,便尝试引种。”
“咖啡……”萧景琰重复了一遍这个略显陌生的词,深邃的眼中看不出喜怒,“成效如何?”
“回殿下,历经波折,去岁侥幸收获少许果实,今春已成功培育出下一代幼苗。”苏婉据实以告,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豪,“虽距量产尚远,但证明此物可在此地生长。”
萧景琰沉默了片刻,就在苏婉心中忐忑之际,他忽然转移了话题,目光扫向窗外:“本王此次南下,意在考察海防与市舶司。开海通商,乃国之大事。苏姑娘以为,若海贸得开,于你这苏记,是利是弊?”
这个问题来得突然,且涉及国策,苏婉心中警铃大作。她沉吟片刻,字斟句酌地答道:“民女见识浅薄,不敢妄议国策。然,若海贸得开,商路通畅,则四方货殖流通更易。于苏记而言,或可获更新奇之食材、更广阔之市场,此乃机遇;然,外货涌入,竞争亦将加剧,需得精益求精,方能立足,此乃挑战。利弊相依,唯在自身能否把握。”
她这番回答,既表达了对朝廷决策的敬畏,又客观分析了利弊,最后落脚于自身努力,不卑不亢,思路清晰。
萧景琰听着,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欣赏。他并未对她的回答做出评价,而是端起茶杯,又饮了一口,方才缓缓道:“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之人。”他放下茶杯,站起身,“茶不错,糕点亦佳。刘大人,走吧。”
刘大人连忙起身称是。
萧景琰迈步向外走去,经过苏婉身边时,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目光似乎在她腰间那枚并未佩戴、却仿佛能感受到存在的玉如意上停留了一瞬,随即恢复如常,只留下一句平淡却意味深长的话:
“好生经营。或许不久,你这‘咖啡’,真能派上用场。”
说罢,便与刘大人一同离去,侍卫们紧随其后,如同来时一般,迅速而有序地消失在街道尽头。
直到那玄色的身影彻底看不见,苏婉才缓缓松了口气,后背竟已惊出一层薄汗。安王这次突如其来的到访,时间虽短,信息量却巨大。他不仅知道了咖啡,似乎还对其有所期待?他最后那句话,是什么意思?“派上用场”?用在何处?
她站在原地,回味着刚才的每一句对话,每一个眼神。那位高高在上的王爷,心思如同深海,她只能窥见冰山一角。但这一次,她清晰地感觉到,她以及她的苏记,似乎真的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进入了这位权力核心人物的视野。未来是福是祸,犹未可知,但一条更为波澜壮阔的道路,似乎已在她面前,若隐若现地铺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