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家园,私人空间内。
江祈年心念一动,选择了“拓印回收”。
【系统提示】:是否确认对《灵源种道经》(总纲\/灵种篇)·残卷进行“拓印回收”?
回收后,该物品本身将消失,但其蕴含的信息将被系统完整记录,您及已掌握该信息者不会遗忘。回收可获得积分:1000点。
“确认回收。”
话音刚落,江祈年手中那卷他亲手誊抄着《灵源种道经》总纲和灵种篇的蚕丝绢帛,便化作点点莹白光芒,如同被无形之手抹去一般,缓缓消散在空气中。
与此同时,聊天群界面他的积分余额跳动了一下,增加了1000点。
“果然,拓印回收只是回收‘物品载体’,并不影响已经掌握的知识。”
江祈年微微颔首,对这个结果颇为满意。
虽然比“本源回收”的十万积分少得多,但胜在对自己没什么影响,且白得一千积分,已是意外之喜。
毕竟一千点积分,可是够买十块下品灵石了。
就算以江祈年的运气,想要依靠签到获得这么多积分,也得要个十五天左右。
若是换成武则天,怕是要将近100天。
“既然《灵源种道经》可以回收,那我在刘娥世界中搜集的那些武学,应该也可以回收吧?”
想到这里,江祈年立刻行动起来。
他将从大宋世界搜集来的各类武功秘籍,包括《少林七十二绝技抄本》、《崆峒派拳谱》、《白虹掌力》......
以及《一阳指》、《六脉神剑》秘籍、还有从不老长春谷得到的原版《长生神书》等等,分门别类,一一整理取出。
琳琅满目的秘籍堆在身前,几乎可以开一个大型综合藏经阁了。
这些功法秘籍,他早已融会贯通,其精义皆已融入自身的“万化战法”与“万化道域”之中。
原本对他而言,参考价值已然不大,留在手里只能算是一种收藏。
如今既然有“一键回收”功能,正好用来测试一下其价值规律,顺便清理库存,换取积分。
他拿起一本《少林七十二绝技抄本》,启动“万能鉴定”。
【物品名称】:少林七十二绝技摘要(手抄本)
【材质构成】:普通宣纸、墨迹
【能量层级】:极低(蕴含武学理念信息)
【基本功效\/用途】:记载外家武功修炼法门,强身健体,克敌制胜(内容相对粗浅)
【状态】:完好
【系统评价】:凡俗武学合集,理念具有一定系统性,但能量层次低下,潜力有限。
【可回收价值】:积分1000\\30
警告:可选择‘本源回收’与‘拓印回收’,‘本源回收’后将永久失去此经文信息。
“本源回收的话,倒也值个1000点积分,不过拓印回收就只值30点积分了。”
看到这个信息,江祈年挑了挑眉。
但转念一想,这也正常。
对于能沟通诸天万界的聊天群系统而言,这些低武世界的功法,确实算不上多么珍贵。
拓印回收能给个30点积分就不错了。
“而且‘本源回收’与‘拓印回收’之间,也并不全都是一百比一。”
江祈年继续分析其中的规律。
“另外,也不清楚我若选择本源回收,会不会影响到我的‘万化战法’和‘万化道域’?”
想了想,他还是决定谨慎点,不冒险的好,依然选择了拓印回收。
【回收《少林七十二绝技摘要(手抄本)》,获得积分30点。】
接下来,江祈年并没有进行鉴定,而是直接回收。
毕竟,他的免费鉴定次数已经用完了。
刚刚鉴定了一次,花费了10点积分,要是每本秘籍都鉴定一下再回收,那都赚不了多少积分。
江祈年心念一动,不停回收。
一时间,私人空间内光华连连闪动,一本本、一卷卷秘籍化作光芒消失,而江祈年的积分余额也开始稳步上涨。
【回收《崆峒派武学精要》,获得积分25点。】
【回收《白虹掌力》,获得积分25点。】
【回收《小无相功》,获得积分50点。】
【回收《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获得积分60点。】
【回收《北冥神功》,获得积分60点。】
【回收《凌波微步》,获得积分25点。】
【回收《逍遥御风》,获得积分100点。】
【回收《长生神书》,获得积分100点。】
......
一番操作下来,原本堆积如山的秘籍消失一空,而江祈年的积分余额,则暴涨了895点。
加上之前回收《灵源种道经》获得的1000点,此番“清仓”行动,总共入账1895点积分!
“不错,也算是一笔不小的进账了。”
江祈年看着积分余额涨了一截,心情愉悦。
这些积分,无论是用来购买商城里的灵石、阵盘,还是用于开启群修炼场,都是重要的资源。
要知道,他存了这么久的积分,还做了不少任务,总积分也才一万多点儿而已。
这一下,就多出了十分之一都不止。
新出的“一键回收”功能,果然是个稳定的积分来源。
以后穿梭诸天,倒是可以多留意那些蕴含独特信息或能量的物品,拿来“变废为宝”。
处理完回收事宜,江祈年便退出了群家园,回到现代世界的别墅休息。
......
次日,东汉洛阳,南宫,前殿。
年仅二十五岁的邓绥端坐于珠帘之后,虽面容绝美,但眉宇间已具威严。
她刚刚处理完几件日常政务,正准备与几位心腹大臣商议秋赋减免之事。
忽然,一名身着绛紫色宦官服、神色匆匆的谒者令疾步上殿,手持一封插着鸟羽的紧急军报。
“报!!!”
“太后!陈留郡八百里加急军报!”
殿内顿时一静,所有大臣的目光都投了过去。
陈留郡?
八百里加急?
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竟需要八百里加急送来?
邓绥心中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