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前哨站内,死寂如同凝固的冰河。只有头盔灯的光柱在布满冰霜和尘埃的通道中移动,切割开浓稠的黑暗,映照出扭曲拉长的影子。空气寒冷刺骨,带着金属锈蚀和岁月腐朽的沉闷气味,透过简易宇航服的过滤系统,依旧能隐隐嗅到。
陈掠影和孙小灵站在“通讯导航中心”的舱门口,目光落在控制台那点微弱的蓝色信标光芒上,以及旁边那具倚墙而坐、早已化为白骨的守夜人遗体。气氛凝重而肃穆。
孙小灵眼中闪过一丝悲戚,对着遗体庄重地行了一个守夜人的军礼。无论这位前辈因何陨落于此,他坚守岗位至最后一刻、留下指引信标的举动,都值得最高的敬意。
陈掠影默默颔首,目光则更多地落在控制台和那本皮革日志上。他走上前,小心地避开发光的水晶信标,轻轻从白骨手中取下了那本日志。日志的皮革封面已经硬化皲裂,但保存相对完好。
他拂去灰尘,借着头盔灯的光芒,翻开了第一页。泛黄的纸页上,墨水字迹因年代久远而有些晕染,但依旧清晰可辨:
“星历7143. ?? . ?? (日期模糊难辨)
第七前哨站,‘了望者’代号。
记录者:三级观测士官,李斯特。”
开篇的记载就让陈掠影和孙小灵心中一凛。星历7143年!这比他们所处的时代要早近两百年!这座前哨站竟然废弃了如此之久!
他们继续往下看,日志的内容断断续续,笔迹从最初的工整逐渐变得潦草、急促,甚至带着颤抖,清晰地反映出记录者当时心境的变化。
“……例行观测。‘赤石星域’边缘死寂能量浓度持续异常升高,已超过安全阈值三倍。多次向‘磐石’节点发送预警,未收到明确回复,仅有自动确认信号。不安。”
“……接到最高加密指令:启动‘静默协议’,非必要不主动联系。指令来源模糊,验证码等级极高。气氛紧张。”
……(中间有数十页被撕毁或严重污损,无法辨认)…
“……他们来了!不是常规的死寂潮汐!是……是有组织的!舰船!黑色的舰船!标识从未见过!攻击性极强!防御系统快撑不住了!”这一页的字迹几乎是用刀刻上去的,充满了惊恐和绝望。
“……站长命令启动最终应急程序,销毁敏感数据,非战斗人员搭乘‘疾风号’运输舰撤离……我必须留下,维持信标运转,为……可能存在的后续撤离单位或援军指引方向……”字迹在这里变得异常沉重和坚定。
“……他们都走了……‘疾风号’刚离开港口就被击毁了……我看到了爆炸的火光……全完了……”字迹颤抖,有水滴晕开的痕迹,可能是泪水。
……(又缺失数页)…
“……我被困住了。出口被坍塌的结构封死。能源即将耗尽。信标……信标还能维持一段时间……后来者,如果你能看到这份记录……小心……‘黑潮’……它们不是自然现象……是……(字迹模糊)……归……墟……”
最后几个字,“归墟”二字写得极其艰难扭曲,仿佛用尽了最后的气力。
日志到此戛然而止。
陈掠影和孙小灵沉默地合上日志,心情沉重如铅。这本尘封两百年的日志,如同一个时间的胶囊,向他们揭示了这座前哨站覆灭的惨烈真相。并非毁于意外或自然灾害,而是遭遇了有组织的、来自“归墟”势力的突袭!时间点,远在守夜人官方记录的归墟教大规模活动之前!
“归墟教……他们的渗透和活动,比我们知道的要早得多!”孙小灵声音沙哑,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两百年前,他们就已经有能力突袭并摧毁守夜人的前沿哨站!”
陈掠影眼神冰冷,日志中的信息印证了他之前的许多猜测。归墟教的布局,深远得可怕。这座前哨站的毁灭,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信标……”陈掠影看向控制台上那依旧闪烁的水晶,“李斯特士官用最后的力量维持着它,不仅仅是为了指引方向……”
他走上前,小心地将混沌感知探向那枚水晶信标。果然,在微弱的引导信号之下,还隐藏着一层极其隐晦的、需要特定灵能频率或权限才能激活的加密信息层!
陈掠影尝试着将一丝蕴含守夜人灵能特质(从他早期修炼中残留的微末气息)的混沌生灭力,缓缓注入水晶。
“嗡……”
水晶信标的光芒骤然明亮了一丝,一道细微的信息流顺着陈掠影的感知,传入他的脑海。并非文字,而是一副残缺的星图坐标片段,以及一段简短的能量频率标识!
星图坐标指向一个远离当前位置、位于已知星域边缘荒芜地带的区域。而那个能量频率标识……陈掠影仔细感知,脸色微变。这个频率,与他手中的“薪火令”副符的波动,有七八分相似!但更加古老、更加基础!
“这是……初代‘薪火’协议的紧急汇合点坐标和识别信号!”孙小灵也感知到了信息,失声惊呼。作为守夜人军官,她接触过一些关于最古老应急协议的资料碎片。
一个被废弃两百年的前哨站,竟然保存着可能与初代守夜人相关的终极应急汇合点信息?!这太惊人了!
“李斯特士官……他留下的不仅是生路,更是……火种。”陈掠影肃然道。这位士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或许凭借某种权限或巧合,接触并保存了这条最高机密的信息,并寄希望于后来的守夜人同胞能够发现。
希望,在绝境中再次显现。虽然坐标遥远,环境未知,但这很可能是他们目前唯一的、也是最有价值的出路!
“立刻检查站内还有无可用资源,尤其是能源!我们必须尽快修复飞船,前往这个坐标!”陈掠影果断下令。
两人立刻分头行动。孙小灵检查控制台和能源核心,希望能找到残存的能源或可拆解的部件。陈掠影则仔细搜索整个前哨站。
前哨站规模不大,除了通讯导航中心,还有生活区、仓库和一个小型机库。生活区一片狼藉,仓库大部分物资已被撤离时带走或毁坏,但陈掠影在机库的一个隐蔽角落,发现了一台被遗弃的小型应急发电机和几箱密封完好的高能能量电池!虽然型号古老,但能量保存尚可,足以给濒临枯竭的“夜枭级”突击艇进行一次关键补充!
此外,他还在一间锁死的军官休息室内,找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金属箱,里面有一套备用的守夜人中级军官作战服和一些基础的医疗用品、压缩食物。虽然对战斗提升不大,但聊胜于无。
当他们带着找到的物资返回突击艇时,赵锋通过短距通讯传来了焦急的询问。陈掠影简略告知了情况,让他和小刘继续保持隐蔽,等待汇合。
利用找到的能量电池,孙小灵成功为“夜枭级”突击艇补充了部分能源,并修复了左舷推进器。导航系统依旧无法连接星图,但有了明确的坐标和方向,依靠惯性导航和恒星定位,可以进行长途航行。
一小时后,一切准备就绪。
陈掠影和孙小灵最后看了一眼那座沉寂的前哨站和那位无名士官的遗骸,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
“我们不会让你的牺牲白费。”陈掠影在心中默念。
“夜枭级”突击艇引擎点火,缓缓驶离前哨站的对接舱口,调整方向,向着星图坐标指示的那片未知星域,义无反顾地驶去。
舷窗外,是无尽的黑暗和零星闪烁的星辰。前路漫漫,吉凶未卜。但这一次,他们手中握着的,不再是无头苍蝇般的绝望,而是一缕跨越了两百年时光、由先烈用生命传递下来的……微弱却坚定的希望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