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书店归位:竹篾映墨香的时刻
周日的晨光比前一天更透亮些,刚过八点,社区活动室的门就被推开了。小虎扛着装杯垫的藤筐走在前面,筐沿还系着浅蓝的粗绳,防止杯垫晃动;晓晓抱着装展示物件的布兜,手里紧紧攥着体验课小牌子和示意图,指尖把硬卡纸边缘捏得有些发皱;编蔷薇的小女孩跟在中间,怀里揣着两个特意挑出的迷你杯垫样品,脚步放得极轻,生怕蹭坏了竹编纹路。老陈走在最后,拎着一块干净的细棉布,那是特意用来擦展示架和物件浮尘的。
往“拾光书店”走的路上,风裹着街边槐树的清香吹过来,藤筐里的竹篾偶尔轻轻碰撞,发出细碎的“嗒嗒”声。编蔷薇的小女孩忍不住把怀里的迷你杯垫拿出来看了一眼,浅棕色的竹篾编出小小的“书本”图案,阳光落在上面,纹路里都透着暖:“晓晓姐,你说咱们把这个摆上去,会不会有小朋友指着它问,这是能拿下来看的书吗?”晓晓笑着帮她把杯垫重新揣好:“说不定会呢,到时候你就跟他们说,这是竹编的‘小书’,还能当杯垫用。”
刚走到书店门口,就看见周老板正拿着抹布擦展示架,浅灰色衬衫的袖口挽到小臂,露出手腕上简单的手表。“你们来得真早!”他抬头看见孩子们,立刻放下抹布迎上来,目光落在小虎扛着的藤筐上,“这就是杯垫?快进来,我把收银台腾出来,咱们先核对数量。”
走进书店,纸墨香比上次更浓些,几个早来的客人正坐在靠窗的桌椅上翻书,翻页的“沙沙”声和竹篾的清香混在一起,格外和谐。小虎把藤筐放在收银台旁的木桌上,小心翼翼地掀开盖子——十五个“拾光”文字款杯垫整齐地叠在左边,每个都垫着软纸,防止纹路磨损;十五个“书本”图案款放在右边,竹编的“书页”纹路清晰,连边角都透着精致。
老陈拿起细棉布,先擦了擦桌面,再拿起一个文字款杯垫,轻轻擦拭边缘:“周老板,您再检查下,昨晚我们都逐一看过,没有毛刺,防滑层也都压牢了。”周老板接过杯垫,指尖顺着“拾光”二字的纹路摸过去,又把杯垫翻过来,看了看底部的防滑处理:“不用查了,你们做事我放心!不过既然带来了,就先摆两个在收银台,让客人先看看。”
这边核对杯垫,晓晓已经带着两个孩子走到了展示架旁。她先把示意图铺在旁边的小桌上,又从布兜里拿出细棉布,让伙伴们轻轻擦拭每个物件:“发夹要擦仔细点,别把上面的彩绳蹭脏了;挂饰的小钩子也要擦,不然挂上去会显旧。”编蔷薇的小女孩拿着棉布,蹲在地上擦迷你摆件,连摆件底部的小缝隙都没放过——那是她上周编的小竹篮摆件,上面还编了朵小小的蔷薇,她想让它以最好的样子摆在书店里。
擦完物件,晓晓按照示意图开始摆放:最上层摆迷你摆件,小竹篮、小月亮挂饰的底座对齐,中间留着小小的空隙,看着不拥挤;中层放杯垫样品,两个迷你杯垫并排放在中间,旁边各摆一个正常尺寸的,一个文字款一个图案款,客人一眼就能看清款式;最下层摆发夹,粉白、浅绿、米黄三种颜色的蔷薇发夹,每种三个排成一列,还特意把颜色错开,看着更鲜亮。
周老板走过来时,展示架已经快摆好了。他看着中层的迷你杯垫,忍不住拿起一个“书本”款:“这个小的真精致,放在这里当样品,比单摆大的还吸睛。”编蔷薇的小女孩立刻凑过来,小声说:“叔叔,这个小的也是我编的,比大的难编一点,要把竹篾削得更细。”周老板笑着摸了摸她的头:“那你可太能干了,等下客人问起,你可得跟他们好好说说。”
最后,晓晓把体验课小牌子挂在展示架侧面的挂钩上。硬卡纸上的字迹工整,角落的“书本”图案用彩笔涂得均匀,“每周六下午两点,社区活动室,手工竹编体验课,免费教学”这几行字,刚好对着客人路过的方向。周老板凑过去看了看,点点头:“位置选得好,客人路过都能看见,说不定这周六就有客人去你们的体验课。”
刚摆完,一个带着小女孩的妈妈走了过来,目光落在展示架的发夹上:“这发夹是竹编的呀?看着真特别,多少钱一个?”晓晓立刻迎上去,笑着说:“阿姨,这个是我们手工编的,15块一个,上面的蔷薇都是一根竹篾编出来的,没有用胶水。”
小女孩拉着妈妈的手,盯着中层的“书本”杯垫:“妈妈,我想要那个‘小书’,能不能买一个?”编蔷薇的小女孩赶紧走过去,指着杯垫说:“这个‘小书’是杯垫,放在桌上能防滑,不会把书洒湿哦。”小女孩眼睛亮了亮:“那我要这个,我要放在我的书桌前,跟我的绘本放在一起。”
看着客人买下第一个发夹和第一个杯垫,孩子们都忍不住笑了。小虎凑到老陈身边,小声说:“陈爷爷,咱们的竹编真的有人喜欢!”老陈看着展示架上整齐的物件,又看了看翻书的客人和手里拿着竹编的小女孩,心里暖暖的:“这只是开始,以后会有更多人喜欢咱们的竹编,喜欢这份手工的心意。”
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展示架上,竹篾的纹路映着纸墨的淡光,每个物件都透着鲜活的灵气。孩子们站在展示架旁,看着偶尔驻足的客人,心里满是欢喜——他们知道,这些竹编不只是物件,更是藏在时光里的温暖,会随着翻书的指尖,随着客人的笑容,传到更多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