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只见郭嘉跨步而出,高声说道:
“如今汉中已然落入明公之手,而益州的牂牁也尽在明公掌控之中。既然如此,吾等为何不利用司隶、兖州、青州等地来抵御袁绍、曹操等强敌,先行攻取巴蜀几郡?”
他稍作停顿,接着分析道:“这样一来,吾等不仅可以消灭刘璋,避免同时几面受敌,而且也无需在南郡、武陵两地驻扎大量兵马,以防备巴蜀的兵马出川。如此,吾等便能够集中精力对付北面的诸侯。”
郭嘉越说越激动,继续说道:“从汉中出发,可以通过金牛道、米仓道这两条古道进入巴蜀;同时,也可以逆江而上,抵达江州。”
“此外,还能从牂牁北上,穿越犍为,直接进入巴蜀。四路大军同时进发,只要其中有一路兵马能够成功攻入巴蜀并站稳脚跟,那么巴蜀必然会陷入混乱。”
“到那时,刘璋恐怕只能死守成都,而其余之地,明公的兵马抵达,必然会望风而降。”
“明公,这巴蜀之地,地势险要,物产丰富,若能将其收入囊中,那可真是如虎添翼!到时候,再考虑移镇之事也不迟。”
“而且,只要明公占据了巴蜀,要攻取凉州就容易多了。一旦得到雍凉之地,明公也可得无数善骑之人与养马之地,那里的精骑可是天下闻名的,有了他们,对付曹操、袁绍,岂不是更加轻松简单?”
“不仅如此,明公,若是吾等得到了雍凉,那么长安与洛阳这两座重要的城池,明公就可以任选其一作为都城!无论是哪一城,都有着山川之险作为天然的屏障,可以抵御敌人的进攻。”
“只需派遣少量的兵马驻守,就能够固若金汤。之后,再集中兵力向北进军,讨伐曹操、袁绍,那胜算更高!”
郭嘉的话音刚落,众人便开始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场面一时间有些嘈杂。
就在这时,税司司长刘巴突然站了出来,他面带微笑,拱手向波彦行了一礼,说道:
“明公,依下官之见,奉孝所言不虚,巴蜀之地不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更是鱼米之乡,人口多达数百万之众。若能将其纳入明公治下,必然会使吾等的实力大增!”
刘巴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而且,巴蜀的税收也是相当可观,其数额难以估量。更重要的是,蜀中还有盐井,这可是一大财源!明公灭掉刘璋,那么巴蜀的盐利自然也会落入明公的手中。”
说到这里,刘巴的声音如同刚才的郭嘉一样越发激动起来:“到那个时候,天下之人都将食用明公所出之盐,而政务府每日的入账更是会如滔滔江水般源源不断。”
“有了这些钱财,明公就可让人修建无数的道路、挖掘众多的沟渠、建造数不清的水库,如此一来,不知会造福多少百姓!”
刘巴越说越兴奋,他最后向明公深施一礼,恳切地请求道:“巴恳请明公先取巴蜀,此乃上上之策啊!”
就在这时,徐庶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也觉得郭嘉所说的话很有道理。他意识到,先夺取巴蜀,确实比移镇更为有利。
于是,他转头对波彦说道:“明公,庶之前的考虑确实不够周全,现在想来,还是奉孝的建议更为妥当。如能够先攻下巴蜀,那么南方之地就都会归属于明公,南方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接着,徐庶继续说道:“吾等得到了巴蜀几郡,再占据雍凉之地,曹操、袁绍就都不再是明公的对手了。到时候,明公可以调集数十万步骑大军去讨伐他们,只需要一战,就能够将二人彻灭。”
“收回河北,天下的十三州都将归属于明公,明公帝业成矣。”
徐庶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波彦统一天下的辉煌景象。他接着说道:“明公兵强马壮,再加之施行的仁政,使数千万的百姓安居乐业,保存汉家的元气。”
“等到明公一统天下之后,凭借手中的王师、府库中的钱粮,顺应天命,发兵去讨伐羌、匈奴、鲜卑、乌桓等异族,将他们彻底灭掉,或把他们驱赶到漠北去。”
最后,徐庶满怀憧憬地说:“到时不仅能够收复西域,取回三韩、扶余、挹娄等地,还可以修建直道、筑起城池,让天下变得更加安稳。到那时,百姓们就能够过上太平盛世的日子了。”
听完众人的意见后,波彦沉默地站在舆图前,凝视着那错综复杂的地图线条,仿佛要透过它们看到未来的战局。他眉头微皱,沉思良久,心中权衡着各种战略方案的利弊。
终于,波彦缓缓转过身来,他的目光坚定而果断。他环视了一下在座的众人,然后开口说道:“好,就依奉孝之言。吾等先依托司隶、兖州、青州等地的城池、关隘,采取守势,以此来消耗曹操、袁绍。
“同时,集中兵力,先攻取巴蜀。”
波彦接着说道:“然后,再占据雍凉之地,这里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要道,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有了巴蜀、雍凉的支撑,吾等的实力将会大大增强。”
“待时机成熟,便可挥师北上,讨伐河北。河北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若能攻下,政务府府库会有更多钱粮,到时征战异族更有底气!”
“喏。”众人领命。
这时只见波彦老丈人民司司长陶让再出列说道:“大将军今有杨、荆、交、徐、兖、豫六州,又有他州几郡,治下数千万众,以吴侯一县侯之爵位,再也彰显不出大将军武功,请大将军早日称王,让人归心。”
众人听陶让再请波彦称王,也纷纷下跪劝进波彦。
波彦原先也答应众人中原之战后就称王,也知道称王建国势在必得,也只有称王,才更名正言顺治理广阔的疆域,让治下之民更有归属感,让麾下文臣武将放弃对汉室的留恋,专心为他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