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帝舍利气息冲天,引动八方风云。跃马桥畔,杀机四溢,各方势力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阴后祝玉妍面覆轻纱,身形窈窕,周身却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森然魔气,她目光锐利如刀,死死锁定那已然封闭的宝库入口,冷声道:“宝库已开,舍利现世,此乃天佑我圣门!闲杂人等,速速退去!”声音如同万载寒冰,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梵清惠和师妃暄手持色空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梵清惠神色平静,朗声道:“祝宗主,邪帝舍利乃不祥之物,蕴含戾气,若落入心术不正者手中,必为祸苍生。慈航静斋绝不能坐视不理。”
李世民一身戎装,气度沉稳,立于天策府众将之前,沉声道:“杨公宝库乃朝廷遗物,理应由朝廷接管。诸位江湖朋友,还请给世民一个面子,勿要在此动武,惊扰了长安百姓。”他话语虽客气,但身后的精锐兵士已然结成战阵,杀气凛然。
除此之外,还有众多闻讯而来的江湖豪强、独行高手,以及突厥、高丽等势力的探子,皆虎视眈眈,蠢蠢欲动。双龙、跋锋寒、傅君婥则聚在一处,背靠背,警惕地注视着四周,压力巨大。
“少说废话!宝物有德者居之!手底下见真章吧!”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顿时如同点燃了火药桶!
“杀!”
祝玉妍率先动手,天魔气场展开,如同无形漩涡,卷向师妃暄!她深知慈航静斋是魔门大敌,欲先除之而后快!
梵清惠剑出鞘,剑光如虹,带着净化邪祟的凛然正气,迎向天魔气场!
两大宗师级高手瞬间战作一团,魔气与剑气纵横交错,气劲爆裂,逼得周围众人连连后退。
与此同时,其他势力也纷纷卷入混战。有想趁机抢夺宝库入口控制权的,有想浑水摸鱼的,有彼此素有仇怨趁机了结的……场面瞬间失控,乱战成一团!
刀光剑影,拳风掌劲,嘶吼惨叫,不绝于耳。鲜血很快染红了跃马桥下的土地。
双龙、跋锋寒和傅君婥也被卷入战团。寇仲风火真气爆发,拳脚刚猛迅疾,与一名突厥高手战得难分难解;徐子陵身法灵动,水木真气运转,在乱军中穿梭,每每于关键时刻助同伴化解危机;跋锋寒长刀狂舞,狂沙刀法惨烈霸道,将数名试图围攻他们的江湖客逼退;傅君婥弈剑术精妙,剑光如网,守护侧翼。
他们三人配合愈发默契,虽身处乱军,却也能勉强自保,甚至偶尔还能反击,令一些轻视他们的高手吃了暗亏,渐渐在乱战中站稳了脚跟,打出了威名。
然而,真正的顶尖高手,如祝玉妍、梵清惠、以及隐匿暗处的石之轩,都并未将主要精力放在他们这些“小辈”身上,他们的目标,始终是那宝库入口,以及即将可能从中出现的邪帝舍利!
就在外面打得天翻地覆之时,宝库之内,李长青已悄然来到了真库深处一面不起眼的墙壁前。按照鲁妙子笔记记载,此处乃是一条直通城外渭河支流的隐秘水道出口。
他并指如剑,混沌之气吞吐,在墙壁上刻画了几个符文。墙壁无声无息地滑开,露出后面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水道,阴冷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隐隐能听到流水之声。
李长青毫不犹豫,身形投入水道之中。在他进入后,墙壁再次闭合。
水道曲折幽深,充满积水。李长青周身气息内敛,如同游鱼,速度极快地向前潜行。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亮光,水声也变得清晰。他破水而出,已然身处长安城外数里的一处荒僻河岸。
回头望去,长安城方向依旧能感受到那混乱的气机与隐隐传来的厮杀声。
李长青神色平静,此番宝库之行,目的已然达到。邪帝舍利到手,其中蕴含的《天魔策》奥秘与元精法则有待慢慢解析;更借此机会,成功搅动了长安风云,让各方势力粉墨登场,相互消耗。
他神识微动,感应到双龙等人虽身处险境,但并无性命之忧,反而在压力下潜力激发,配合愈发默契,便不再担心。雏鹰总要经历风雨才能翱翔天际。
“接下来,该是寻找《长生诀》的源头,以及那最为神秘的《战神图录》了。”李长青心中推演。《长生诀》乃广成子所着,或许与此界的上古之秘、广成子遗迹有关。而《战神图录》据传藏于战神殿内,战神殿自成一界,飘忽不定,非大机缘不可得,其线索或许就在这纷乱的天下大势,或是某些特定的人物身上。
他目光投向远方,中原大地,烽烟四起。李密瓦岗军、窦建德夏军、杜伏威江淮军、萧铣梁军……各方反王激战正酣。而代表着佛道正统的慈航静斋与魔门两派六道,也在这乱世中激烈博弈。
“和氏璧择主……代天选帝……”李长青想起师妃暄手中的传国玉玺,嘴角微扬。这“天命”之争,或许正是找到《战神图录》线索的关键之一。毕竟,战神殿的传说,总是与“破碎虚空”这等终极奥秘相连,而争夺天下,从某种意义上看,亦是争夺此界气运与规则掌控权的一种方式。
他并未立刻去寻找双龙,而是决定独自行动一段时间,从更高的层面,观察这天下棋局。他身形一晃,便已消失在原地,仿佛融入了这苍茫天地之间。
而跃马桥畔的混战,依旧在持续。失去了明确的目标(宝库入口难以强行开启,邪帝舍利气息也突然消失),各方势力在付出了不小的伤亡后,渐渐冷静下来,开始相互忌惮,对峙,最终各自带着不甘与猜疑,缓缓退去。只留下一片狼藉的战场,以及无数关于杨公宝库、邪帝舍利以及那神秘开启者的猜测与传说,在长安城,乃至整个天下迅速流传开来。
双龙、跋锋寒与傅君婥侥幸脱身,虽未得到宝物,但经历此等大战,无论是武功、见识还是心性,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他们知道,经此一役,他们“寇仲、徐子陵、跋锋寒”的名号,将真正响彻中原武林。而他们对那位神秘莫测、似乎掌控一切的李前辈,也越发感到敬畏与好奇。他们相信,前辈定然无恙,或许正在某个地方,注视着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