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文……”杨秀清欲言又止,她紧皱着眉头,双手不自觉地绞在一起,眼神中流露出明显的焦虑和不安。
孔志文明白她的心思,便向她宽慰道:“秀清,你放心吧,不会有事的,我心意已决,你就别劝我了!”
杨秀清知道自己再怎么劝说也是徒劳,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孔志文仔细地检查每一件出海装备:
救生衣、渔具、干粮、饮用水......
他动作熟练地将这些物品一一装进防水袋,又反复确认了好几遍。
杨秀清注意到,丈夫的手指因为常年劳作而显得粗糙,此刻却格外灵活地系着每一个绳结。
当孔志文和同行的渔民们准备登船时,杨秀清忍不住上前帮他整理了一下衣领,轻声嘱咐道:
志文,一定要小心,我等你回来!
孔志文点点头,给了她一个安抚的微笑,然后转身大步走向渔船。
杨秀清静静地伫立在原地,目光追随着那艘渐行渐远的渔船。
孔志文的身影在码头上显得格外孤独,海风轻轻拂过他的衣角。
渔船在平静的海面上缓缓前行,船尾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激起层层白色的浪花。
这些浪花在明媚的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像撒落了一海的碎银,又像是无数颗跳动的珍珠,在海面上欢快地跳跃着。
杨秀清站在码头上,海风吹乱了她的头发也浑然不觉。
远处的海天相接。
渔船渐渐变成了一个小小的黑点,最终消失在地平线上。
然而,杨秀清始终不愿离去,仿佛多站一会儿就能多看孔志文一眼。
接下来的日子里,杨秀清的心始终悬在半空。
她每天清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望向窗外的大海。
期盼能看到归航的渔船。
白天在海鲜市场卖海鲜时,她常常不自觉地停下手中的活计,出神地望着海平面发呆。
原本井井有条的摊位现在全靠员工打理。
她自己则整日魂不守舍,在家里来回踱步,坐立难安。
每当电话铃声响起,她的心都会猛地一跳,三步并作两步跑去接听,期待着能听到孔志文熟悉的声音。
可一次次接起电话,传来的不是客户的订货信息就是朋友的问候,每次都让她从满怀希望变成深深的失望。
终于,到了孔志文预计归来的日子。
天还没亮,杨秀清就起床了。
她简单梳洗后,连早饭都没心思吃,早早地来到了码头。
清晨的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码头上只有零星几个早起的渔民。
她找了个显眼的位置站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远处的海面。
太阳渐渐升高,码头上开始热闹起来。
一艘艘渔船陆续靠岸。
渔民们忙着卸下收获的海鲜,商贩们上前讨价还价。
整个码头充满了生机。
杨秀清对这些都视而不见。
她的目光始终在搜寻着那艘熟悉的渔船。
然而,孔志文乘坐那艘渔船却始终没有出现。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正午的太阳已经西斜,码头上的人潮渐渐散去,可孔志文的渔船依然不见踪影。
杨秀清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越揪越紧。
她不停地看表,又望向海面,双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也浑然不觉。
直到中午,那艘熟悉的渔船终于出现在海平线上。
杨秀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眼睛紧紧盯着船。
当船靠岸,孔志文出现在甲板上时,杨秀清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她快步走上前去,一把抱住孔志文,开始抽泣起来:“志文,你可算回来了,我这几天担心死了,呜呜!”
孔志文用手替她擦干眼泪。
他指了指船舱里活蹦乱跳的鱼,笑着安慰她说:“我这不是平平安安回来了嘛,你看我还带回了这么多新鲜的鱼呢。”
杨秀清嗔怪道:“以后可不许再去冒这个险了,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让我可怎么办。”
孔志文点点头:“好好好,这次就当体验一下,以后不去了。”
接着,杨秀清打电话给海城医科大学念书的女儿朱若溪,将孔志文返航的消息告诉她,并让她回家庆祝一下。
夜幕低垂,温暖的灯光洒在客厅里,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一起。
孔志文坐在中央,眉飞色舞地讲述着他出海的那些惊心动魄的经历。
他时而压低声音描述黎明时分海面上泛起的粼粼波光,时而手舞足蹈地比划着收网时鱼儿跃出水面的壮观场景。
朱若溪完全被这个继父的故事吸引住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细节。
孔志文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海上的风景变幻,从平静如镜的海面到突如其来的狂风巨浪,再到捕鱼时与大海搏斗的惊险过程。
杨秀清时而发出惊叹,女儿则时不时提出好奇的问题,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在温馨的夜晚里回荡。
朱若溪好奇地问:“孔叔叔,照你这么说,海上特别好玩,也特别刺激,对吧?”
孔志文说:“是的,不过,也很辛苦,而且海上确实有很多危险。所以啊,你们可不要轻易去尝试。”
杨秀清也在一旁附和道:“若溪,你孔叔叔说得对,海上的危险不是你们能想象的。你就安安心心在学校读书,别老想着这些冒险的事儿。”
朱若溪吐了吐舌头,说:“我就是好奇问问嘛,我才不会随便去海上呢。”
一家人又聊了一会儿其他的话题,才各自回房休息。
孔志文把捕回来的鱼,送到了杨秀清在海鲜市场的摊位上。
那些新鲜肥美的鱼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杨秀清站在柜台后,望着店里来回穿梭、认真清点货物的孔志文,眼中流露出复杂的情感。
她的心里既为丈夫感到欣慰,又暗自庆幸老天保佑,能够让他平安无事地从海上航行归来。
每当想起孔志文出海时的情景,她的心都会不由自主地揪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孔志文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对杨秀清的承诺。
他彻底放弃了跟随渔民出海捕鱼的念头,甚至连码头都很少再去,取而代之的是,他把全部的热情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海鲜店的经营中。
从清晨进货到深夜盘点,从招呼客人到研究新品,他事事亲力亲为,与杨秀清一起把这家海鲜店打理得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