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杨秀清年满36岁。
自从她带着儿子杨景升、女儿朱若溪回到石板田村,在太平镇开工艺品店并建房之后,随着业务逐步拓展,店中生意异常兴隆。
此时的杨秀清,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女强人。
虽说她是一个带有两个孩子的单身女人,但她人长得漂亮,又有钱,不少男人都开始追求她。
不过,杨秀清心里明白,这些男人大多是冲着她的美貌和金钱来的。
所以,她一直不为所动,将全部心思都放在了经营工艺品店和照顾孩子上。
她不断提升工艺品的品质和种类,还积极拓展省内外销售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石板田村的特色工艺品。
然而,树大招风。
杨秀清的成功引来了一些同行的嫉妒。
他们开始在背后使坏,恶意诋毁她的工艺品店。
有人说,杨秀清的生活极其不检点,在她当姑娘的时候,就与下乡知青刘海波有不正当关系,后被村民们发现后,将他们赶出了石板田村。
还有人说,她在海城找了个有钱的男人,结果被人家原配发现了,原配找人教训她。那男的没办法,只好给她一笔钱,让她离开海城。
甚至有人说,她在海城那会儿,在夜总会陪酒赚钱,靠这个养活杨景升和朱若溪两个孩子,攒够了钱之后,她决心从良,过上正经人的生活,便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家乡,在镇上开了家专门经营手工艺品的店铺。
这些谣言在古镇上、村子里和工艺品市场上,就像是野火一样迅速蔓延,引起了轩然大波。
很多不明真相的人开始对杨秀清指指点点,原本一些信任她的客户,也开始产生了动摇。
杨秀清的工艺品店客流量明显减少,订单也大幅下降。
一些合作伙伴听闻谣言后,也对继续合作产生了疑虑,纷纷找借口推迟或者取消合作项目。
杨景升今年14岁,妹妹朱若溪11岁。
兄妹俩都在太平镇上学,哥哥读初中,妹妹上小学。
受到这些流言蜚语的影响,两个小朋友在学校里经常被同学们嘲笑,也没有同学愿意跟他们玩。
孩子们哭着回家向她诉说委屈,这让杨秀清感到无比心疼和愤怒。
她认为,不能坐以待毙,任由这些谣言继续扩散下去。
杨秀清决定先从调查谣言源头入手,她选择了去派出所报警,同时自己也在市场里暗暗打听消息。
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查到了谣言是从一家同行的店里传出来的。
这家店之前和杨秀清竞争一个重要的订单失败,便怀恨在心,想出了这个恶毒的办法来打压她。
杨秀清没有急于去和对方理论,而是收集了足够的证据。
她带着这些证据来到了法院,起诉造谣者侵犯她的名誉权。
在法庭上,杨秀清冷静地陈述着事实,展示着证据。
她的坚强和理智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与此同时,杨秀清还组织了一场新闻发布会。
她邀请了当地的媒体和客户代表。
在会上,她真诚地讲述了自己曾经的过往和创业的艰辛历程。
她还展示了工艺品店的财务报表和客户反馈情况,证明自己的生意是合法、正当且有口碑的。
对于那些谣言,她一一进行了澄清,用事实粉碎了那些不实的传言。
新闻发布会后,媒体纷纷报道了此事。
公众对杨秀清的遭遇表示同情和支持。
原本动摇的客户重新恢复了对她的信任,一些合作伙伴也主动联系她,表达了继续合作的意愿。
杨景升和朱若溪在学校里的情况也有了好转。
同学们不再嘲笑和孤立他们,反而对他们的妈妈更加敬佩。
而造谣的同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不仅要公开道歉,还要赔偿杨秀清的经济损失。
经过这次风波,杨秀清的工艺品店名气更大了,生意也比以前更加火爆。
她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继续把工艺品店做大做强,让太平镇和石板田村的工艺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这天,杨景升放学来到店里。
他对杨秀清说:“妈妈,我们班主任李向阳老师,准备去我们家做家访,你能不能早点下班啊?”
杨秀清听到儿子的话,心里有些紧张,但还是微笑着对杨景升说:
“行,妈妈今天早点关店回去。你先跟妈妈说说,最近在学校表现咋样,是不是闯祸啦,让老师要家访?”
杨景升连忙摆手说:“没有没有,妈妈,我最近表现可好了。李老师说要了解下咱们家的情况,说是为了能更好地照顾我的学习和生活。”
杨秀清点了点头,心里想着老师还挺负责。
她关了店门,和杨景升一起回到家,赶紧开始准备晚饭。
不一会儿,李向阳老师就来到了他们家那套小二楼门口。
李向阳也是1954年出生的,这年37岁。
5年前,因妻子嫌弃他只是一个在偏远小镇上教书的普通教师,觉得他既没有社会地位,也赚不到大钱,看不到什么前途和出息。
最终,选择跟他离婚,跟着一个在城里做生意的有钱商人私奔了,离开了这个生活多年的小镇,去往繁华的大城市开始新的生活。
这段失败的婚姻给他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结婚这些年一直没有生育孩子,这让他不必承受骨肉分离的痛苦,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自从那次感情受挫后,李向东不再相信女人。
他选择封闭自己的内心,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单身的状态。
每当有人给他介绍对象,他总是冷漠地拒绝。
然而,当他在报纸上看到杨秀清的经历和创业故事后,内心起了波澜。
他第一次感受到,原来世界上还有如此伟大的女性。
当李向阳听说杨秀清还是一个带着两个孩子的单身妈妈时,他高兴坏了,立马决定要去追她。
为了接近杨秀清,李向东特意找机会进行家访。
希望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位让他重新燃起希望的女性。
李向阳站在门口。
他显得有些紧张,努力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才抬手轻轻敲响了门。
杨秀清听到敲门声,赶忙放下手中的活,快步走到门口打开了门。
杨秀清微笑着招呼道:“李老师,快请进。”
她的脸上带着些许紧张后的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