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芽”号静默地滑行在无垠的虚空中,如同一枚承载着生命希望的种子,在墨黑绒布与钻石碎屑般的星辰海洋间悄然穿行。与人类联邦冰冷、充斥着金属回响和合成空气的舰船内部截然不同,活体方舟的内部是一个温暖、湿润,充满了蓬勃生机的生态空间。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湿润植物的清香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的生命气息。照明并非来自刺眼的灯具,而是由遍布舱壁和穹顶的柔和生物发光苔藓提供,光线如同月光般皎洁而温柔。空气循环依靠的是遍布各处的、形态优美的螺旋藻类簇,它们无声地吞吐着,维持着令人心旷神怡的氧气浓度。
此刻,在方舟核心区域的一个天然“议事厅”内——这是一个由数株巨大、伞盖如云霞般斑斓的荧光蘑菇环绕形成的静谧空间,地面是柔软而有弹性的菌毯,散发着微弱的暖意——陈远、澹台凤舞、艾文长老以及几位重要的守护者学者和战士围坐在一起。他们坐在由粗壮虬结的树根自然生长形成的座椅上,气氛凝重。
航程并非一帆风顺。尽管依靠陈远胸前那枚古老吊坠的微弱指引,以及“希望之芽”号作为活体方舟对亚空间潜流和能量波动特有的亲和性,他们成功规避了途中大部分狂暴的能量乱流和隐形的引力陷阱,但一种无形的、沉甸甸的压力,如同附骨之疽,始终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挥之不去。那是对身后追兵的忧虑,对前路未知的忐忑,以及对肩上所负重任的清醒认知。
艾文长老苍老的手指在空中轻轻划过,一道由发光苔藓和悬浮孢子自然形成的立体星图在他面前缓缓旋转、凝聚。星图中央,一条纤细而坚韧的绿色光带代表着他们正在航行的路线,指向遥远深处一个微弱却持续闪烁着、被标记为“初始绿洲”的光点。然而,所有人的目光,都更多地聚焦在星图的后方区域——那里,一片代表着强大、有序且充满敌意的能量反应的红点,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群,正以稳定得令人心寒的速度,不断逼近。红色光点组成的阵列庞大而森严,带着一股钢铁洪流般的压迫感。
澹台凤舞凝视着那片刺目的红色,她的坐姿依旧挺拔,属于军人的本能让她迅速分析着局势。她深吸一口气,那带着植物清香的空气似乎也无法驱散她话语中的沉重:
“根据能量特征信号比对和航速模型反推,可以确认,后方追击的是联邦的后续特混舰队,内部代号很可能为‘肃清者’。”她的声音清晰而冷静,像是在进行一场战术简报,但微微绷紧的下颌线暴露了她内心的波澜,“这支舰队以三艘‘战神’级重型战列舰为核心战斗群。‘战神’级,是联邦现役最强大的主力舰之一,拥有足以撕裂小行星的火力和覆盖全方位的能量护盾。”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看到几位年轻的守护者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惊惧之色。她继续道:“辅以它们的是至少两个中队的快速护卫舰、电子战舰和突击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攻防一体的远征打击群。舰队指挥官确认是马修·卡特上将。”
提到这个名字时,澹台凤舞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卡特上将,在联邦海军内部以作风极其强硬、战术决策冷酷无情而着称。他信奉绝对的火力优势和效率至上,在处理……非标准人类文明事务上,记录不佳。”她选择了相对中性的词汇,但在场所有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这位将军,对于“星耀之泉”这样的存在,绝不会抱有丝毫的宽容或谈判意愿。
“他们的航速超出了我们最初的预估。”澹台凤舞最终说出了最残酷的判断,她的指尖点在星图上那片不断靠近的红色边缘,“照目前的速度和航线趋势计算,最多五天,甚至可能更短,‘肃清者’的先遣舰只就会进入对我们‘希望之芽’号的有效远程打击范围。”
“五天……”一名坐在外围、脸上还带着稚气的年轻守护者下意识地低声重复了一遍,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环顾这温暖、充满生命气息的议事厅,目光所及皆是柔和的光线和生长的植物,这与记忆中联邦战舰那冰冷炮管的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希望之芽”号是生命的奇迹,是探索与希望的方舟,但它本质上并非为战争而生。它几乎没有安装任何像样的定向能武器或导弹阵列,其防御更多依赖于生物外壳惊人的韧性、能量吸收特性以及复杂的自我修复能力。面对“战神”级那种为毁灭而生的庞然大物,以及它麾下专业化、体系化的战争机器,他们的生存几率,用微乎其微来形容都显得过于乐观。
陈远一直闭着双眼,他似乎不是在休息,而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感知着外界。他的眉心微微蹙起,仿佛在承受着某种无形的压力。在他超越常人的灵觉中,后方那片追兵所散发出的,并非简单的能量波动,而是一种混合了钢铁意志、冰冷逻辑和毁灭欲望的肃杀气息,如同一个正在不断收紧的钢铁巨钳,带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滚滚而来。他体内,“火种”的力量如同风中残烛,虽然在那次透支后正在古树核心和方舟环境的滋养下缓慢恢复,但此刻能动用的,恐怕不足全盛时期的三成。面对如此规模的、凝聚了联邦最高军事科技的舰队,个人的勇武与超自然力量,此刻显得如此苍白和无力。
他缓缓睁开双眼,眸子里沉淀着凝重,但更深处却燃起一丝不肯屈服的决然。“我们不能就这样被动地等待他们进入射程。”陈远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在静谧的议事厅中回荡,“必须想办法拖延他们的脚步,或者……寻找机会,改变我们的航向,利用宇宙本身的环境来摆脱他们。”
“改变航向?”一位负责导航与星象学的年长学者立刻抬起头,脸上写满了担忧。他手中摩挲着一块天然形成复杂纹路的水晶石,那是他的导航辅助工具。“陈远守护者,这风险太大了。我们目前所依仗的,是吊坠对‘初始绿洲’的指向和这份古老的星图。一旦偏离既定的航线,我们极有可能在这片广袤而未知的星域中彻底迷失方向。更可怕的是,谁也无法预料未知区域隐藏着怎样的危险——可能是未被记录的引力深渊、狂暴的脉冲星风,甚至是……更古老、更不可名状的存在。”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敬畏与恐惧。
“我明白风险所在,学者先生。”澹台凤舞接过了话头,她支持陈远的想法,眼神锐利如鹰,“但请看看星图,如果我们继续保持目前的直线航向,在‘肃清者’舰队绝对的速度优势面前,我们就像是在旷野上奔跑的兔子,迟早会被猎鹰追上并撕碎。被动换不来生存,我们必须主动寻求变数,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哪怕是险境。”
她伸出修长的手指,在发光苔藓形成的星图上快速操作着,将图像放大,聚焦在他们航线前方的一片特定区域。那片区域在星图中呈现出一种朦胧的、不断流动的灰白色,仿佛笼罩在浓雾之中。
“根据这份古老星图的记载,以及我们自身传感器最近收集到的环境数据综合分析,”澹台凤舞的指尖点在那片灰白区域上,“我们即将穿越一片名为‘迷惘星尘’的广阔区域。那里弥漫着异常高浓度的星际尘埃云,尘埃颗粒带有独特的能量属性,并且伴随着极其混乱、多变的小型引力场。这种环境会对绝大多数依靠电磁波和量子扫描的雷达系统、亚空间通讯以及惯性导航系统造成严重的干扰甚至是致盲效果。”
“‘迷惘星尘’……”艾文长老喃喃重复着这个名字,他浑浊却充满智慧的眼睛凝视着那片区域,手指无意识地捻着长长的胡须,“古老的记载中提及过这片区域,它曾是许多冒失探险者的坟墓,但也是一些被追捕者的天然庇护所。那里环境复杂诡异,危机四伏,但也正因如此,它或许能成为我们唯一的掩护。”他抬起头,看向陈远和澹台凤舞,眼中闪烁着权衡的光芒,“如果操作得当,凭借‘希望之芽’号对能量和生命的独特感知方式,我们或许能利用那里混乱的环境作为屏障,甩掉那些依赖标准科技的追兵,或者,至少能为我们争取到至关重要的、更多的时间。”
希望,如同一株在悬崖缝隙中艰难探头的嫩芽,似乎就寄托在这片充满未知与危险的“迷惘星尘”带上了。是留在线路上成为明确的靶子,还是闯入迷雾搏一线生机?答案不言而喻。
陈远与澹台凤舞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断。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方舟内充满生机的空气和所有人的期望一同吸入肺中,然后沉声下令,声音稳定而有力,传遍了整个“议事厅”,也通过生物神经网络传达到了方舟的每一个“角落”:
“传令,调整航向,目标‘迷惘星尘’边缘区域。全舰进入最高警戒状态,所有人员做好应对极端重力环境、强烈能量干扰和可能的空间结构异常的准备!”
“希望之芽”号那流线型的、如同巨大种子的船体微微倾侧,生物引擎发出低沉而和谐的嗡鸣,推动着它如同宇宙中的一叶扁舟,主动而决绝地驶向了那片在前方等待着、朦胧、神秘而危险的星尘迷雾。
而在其身后,那片代表着联邦“肃清者”舰队的、不祥的红色光点群,在星图上依旧闪烁着冰冷的光芒,如同死神的眼眸,不依不饶,步步紧逼。死亡的阴影,并未因前方的迷雾而散去,反而变得更加浓郁和不可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