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舟的左手掌心浮现出完整的九宫格数字键盘纹路,每次握拳都会触发类似计算器归零的“嘀”声。这是上周收容“职场内卷之灵”时感染的【数字化感知症】晚期症状——他现在看任何物体都会自动弹出半透明数据面板,连食堂的番茄炒蛋都标注着“食材成本2.7元\/份,剩余库存87份”的浮动标签。
“认知弑杀者血脉激活度19%” “新增副作用:【绩效焦虑】(每小时会无意识计算自己完成任务的效率值)”
档案屏闪烁着丙-228的警报标识,资料显示【业绩考核官】是档案馆内部滋生的特殊畸变体。它通常潜伏在行政部门,能将考核表转化为现实扭曲武器。最危险的记录是三年前让整个后勤科员工连续加班至身体数据化,最后变成会自动生成报表的人形打印机。
“魏馆长要求你单独处理。”苏晴将装着抗焦虑药的密封罐推过来,她的右耳已经完全透明化,耳廓轮廓偶尔会闪过类似条形码的光纹,“他说这是‘特殊能力适应性测试’。”
林舟注意到她用了“测试”而非“任务”,这让他想起第38章那个用妹妹社交数据构建的畸变体。当他拿起任务档案时,掌心的键盘纹路突然发热,浮空跳出红色警告框:“检测到目标与员工档案cx-007存在13处数据重合”。
行政楼三层考核科弥漫着打印墨粉和咖啡因的混合气味。林舟刚推开玻璃门就陷入领域——走廊变成Excel表格界面,地面是网格线,墙壁流动着不断刷新的KpI数据流。空气中有无形的压力在宣读:“上月绩效未达标员工,本日转化率需提升200%”。
【业绩考核官】坐在走廊尽头的工位上,外形是穿西装的中年男性,但面部如同不断刷新的报表屏幕。他伸手拍向林舟肩膀的瞬间,林舟本能地发动【逻辑悖论冲击】。
“你的工时利用率只有67%。”畸变体的声音带着电子杂音,林舟脚下的网格突然收缩,像表格筛选功能般将他禁锢在狭小空间。更糟糕的是【数字化感知症】开始暴走,他视野里充斥着自己身体机能的实时数据:“心率127次\/分,肾上腺素水平超标38%”。
林舟试图掰开网格栏,却发现手指接触处自动生成待办事项清单。当他看到清单第7条写着“复核苏晓治疗档案”时,突然意识到这不是随机攻击——每条任务都对应着他私下调查妹妹真相的行动!
“认知稳定率降至51%。”密封罐发出警报。林舟吞下抗焦虑药,苦涩味让他短暂摆脱数据流干扰。他注意到畸变体的领带夹是档案馆内部系统的接口装置,而所有数据流都经由那里汇聚。
“根据《员工手册》第37条……”业绩考核官开始宣读条款,每句话都化作实体文字链条缠绕而来。林舟突然冷笑:“你漏算了加班费折算系数。”他掌心的键盘纹路亮起,凭空敲出一串复杂公式,数据链条瞬间紊乱——这是他觉醒的新能力【规则漏洞利用】。
当领带夹被扯下时,畸变体惨叫消散,只剩满地打印纸。林舟在纸堆中发现半张烧焦的合影,上面是年轻时的魏明和某个穿白大褂的女性研究员,背景是标着“苏晓初始收容舱”的实验室。
采集能量样本时,林舟的键盘掌心突然自动输入一长串密码,解锁了业绩考核官的隐藏存储区。里面是数百份员工评估报告,其中包括苏晓三年前的“适应性测试记录”,批注栏写着惊人的结论:“样本cx-007已突破认知枷锁,建议执行记忆格式化”。
更令他毛骨悚然的是最新生成的《林舟阶段性评估报告》,用红色字体标注着:“弑杀者血脉与cx-007同源匹配度达89%,疑似‘那个人’的备用容器”。
回到宿舍后,【绩效焦虑】的副作用开始以荒唐的方式显现。林舟发现自己无法停止给所有物品贴效率标签,连牙刷都被标注“清洁效率:牙齿覆盖率92%”。深夜他被噩梦惊醒,发现自己的左手正在墙上无意识敲代码,翻译出来是重复的警告:“容器觉醒进度11%——监测到记忆恢复风险”。
次日晨会上,魏明特意走到他身边拍了拍键盘化的左手:“副作用也是宝贵的实验数据。”林舟清晰看到馆长头顶悬浮的数据面板突然跳乱码,短暂显示出一行隐藏信息:“项目代号:捕蝉——蝉鸣计划第二阶段启动”。
当天下班前,林舟的终端收到系统推送的《员工心理健康调查》,却在提交时闪退回三年前的界面版本。他眼睁睁看着屏幕上自动勾选出“长期记忆模糊”“身份认知障碍”等选项,提交按钮下方有一行水印小字:“感谢您为‘蝉翼’项目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