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腊月将至,京师落下今冬第一场雪。碎琼乱玉纷纷扬扬,将屋宇街巷染成一片素白。寒气凛冽,制造局的熔炉却依旧喷吐着炽热的火焰,只是户外的一些作业因天寒不得不暂缓。然而,沈惊鸿心中的那团火却燃烧得愈发旺盛,他的备考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如同弓弦拉满,蓄势待发。

徐光启的书房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些许寒意。老先生的神色比往日更加肃穆,他开始系统地为沈惊鸿剖析科举场上的无形规则与有形桎梏。

“场屋之内,非仅学问之争,亦是心性之炼。”徐光启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字迹乃士子门面,务必端正工整,忌潦草,忌墨污。馆阁体虽显板滞,然规矩森严,最是稳妥,关乎考官第一观感,不可不慎。”他展开一卷字帖,指点着其中的撇捺钩提,“尤其是这‘捺’笔,需力贯笔尖,沉稳送出,方见精神。”

沈惊鸿凝神细看,依言在旁边的草稿纸上练习。他前世虽也写字,但与现代硬笔书法迥异,今生更多时间用于格物实践,于书法一道确实生疏。此刻沉心练习,才觉其中亦有法度,每一笔的起承转合,都需心神凝聚。

“再者,便是避讳。”徐光启语气加重,“此乃考场大忌,一字之差,便可断送前程。今上御名、庙号,乃至孔圣之名,必须谨记,或缺末笔,或以他字代之。我这里有一份详细的避讳字表,你需烂熟于心,绝不可错。”他递过一张写满字的纸,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需要避讳的字及其替代写法。沈惊鸿接过,只觉分量沉重,这不仅是文字游戏,更是皇权与礼法无形威压的体现。

“至于文章本身,”徐光启继续道,“破题需如开门见山,一语中的,不可迂回。承题需顺流而下,阐释题意,稳住阵脚。中股、后股乃文章主体,需层层推演,正反论证,将道理说透,发挥尽致。束股则需收束全文,呼应破题,力求圆满。切记,考场之上,稳妥为上,莫要求奇冒险,平实醇正之文,往往更易入考官法眼。”

沈惊鸿将这些要点一一记下。他知道,自己思维跳脱,易于出奇,但也容易偏离正统,徐光启的提醒可谓及时雨。他找来徐光启早年的程文墨卷,以及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到的近年顺天府优秀范文,摒除杂念,潜心研读。不再仅仅看其观点,更细致分析其结构如何起承转合,论证如何引经据典,语气如何代圣贤立言。他试图将自己习惯于逻辑推演和数据分析的思维,融入这套古老的表达体系之中,寻找那个微妙的平衡点。

这一日,窗外雪花依旧飘洒,徐光启面色凝重地拿出一套密封的卷袋,正是往岁顺天府童生试的真题。“惊鸿,今日你便模拟一场,限时三个时辰,感受一番场屋氛围。”

书房内顷刻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炭火的微响。沈惊鸿深吸一口气,拆开卷袋,展开试卷。目光首先落在首题四书文上——《“子曰:君子不器”》。

看到这个题目,他心头先是一紧,随即又是一动。紧的是此题内涵深邃,关乎儒家对理想人格的界定,极易写得空泛或偏颇;动的是此题正与他近来所思所行的“格物”与“大道”之辨紧密相关,或许正是他展现独特见解的机会。

他闭目凝神,先排除杂念,回忆朱子《集注》:“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 这是正统解释,强调君子应追求全面的德性修养,而非局限于具体技能。他提笔蘸墨,破题力求平稳:“圣人论君子之体,以其不滞于一方也。” 承题顺势而下,阐明“器”之局限与“不器”之通达。

然而,在起讲后入手处,他沉吟片刻,笔锋悄然一转,并未完全否定“器”,而是写道:“然器非必小道也,君子虽不囿于一器,然需明器之理以通大道。” 随后,他大胆举例:“昔者圣人制礼作乐,莫非器也?然其本在于仁,发于中和,此即器载乎道也。周公孔子,或长于政,或精于教,莫非器也?然其道贯乎一,无所不通,此即道驭乎器也。” 他将具体技能(器)视为承载和体现大道(普遍规律与最高道德)的途径,最终归结于“故君子之学,由器入道,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斯为不器之真义。” 既未脱离经义,又巧妙地为自己所从事的格物之学留下了空间。

写完这篇四书文,他额角已微微见汗,感觉心神消耗颇大。稍事休息,便继续完成试帖诗和后面的经义、策问。策问题目果然是时政热点——“问:当今边患频仍,钱粮匮乏,何以御外侮而实内帑?” 这正是沈惊鸿所长。他精神一振,结合自己对辽东局势的分析、雷霆铳效能的数据以及制造局管理中对物料、人工成本的核算经验,提出“选将练兵,精利器械,固守要害,广开屯田,清厘赋役,节用爱民”数策。论述中,他虽未直言雷霆铳,但以“昔之强弩,今之火器,皆赖匠作精良,乃可御敌于国门之外”暗指,并以“核其实效,计其长远,则靡费虽巨,然一器可当十夫,省饷实多”来回应可能存在的耗费质疑。整篇策论条理清晰,数据支撑隐约可见,虽言辞因考场限制而含蓄,但内在的逻辑力量和务实风格已跃然纸上。

三个时辰到,沈惊鸿搁下笔,长长舒了一口气,只觉得手腕酸麻,精神却有一种释放后的疲惫与充实。徐光启一直静坐一旁看书,此时方起身,拿起他那墨迹未干的试卷,坐到灯下,逐字逐句仔细阅看。

时间一点点过去,书房内静得能听到雪落屋檐的细微声响。沈惊鸿心中不免有些忐忑。终于,徐光启放下试卷,抬眼看向他,目光中带着审慎,也有一丝难以掩饰的欣慰。

“此文……”他顿了顿,似在斟酌词句,“四书文能紧扣‘不器’之旨,阐发‘由器入道’之理,虽略显险峭,非中庸平正之道,然能自圆其说,根基未失,可见你近日于经义上用功颇深。策论尤佳,条陈明晰,切中时弊,言之有物,非空谈道德者可比。只是……”他指了指沈惊鸿的字,“这笔力,火候仍欠三分,架构尚可,然筋骨不足,还需日日勤练,直至形成肌骨记忆为止。”

能得到徐光启如此评价,尤其是对其策论的肯定,沈惊鸿心中一块大石落地。“险峭”之评在他意料之中,能“自圆其说”且“根基未失”已属不易。

模拟考之后,沈惊鸿的训练更加具有针对性。他将那份避讳字表早晚背诵,直至倒背如流。又将四书五经中自己掌握不牢的篇章挑出来,反复诵读、默写。制造局的事务,他彻底放手,全权委托给张匠头与几位核心匠头管理,只要求他们每三日呈报一份简明的进度汇总,非涉及重大技术难题或物料短缺,不再前去打扰。

苏卿卿似乎也敏锐地感知到他考期临近的紧张与压力。她不便亲自前来,便通过徐府内眷,更频繁地送来亲手制作的江南细点,以及加入了宁神药材的热汤。盛放点心的食盒底层,那张熟悉的素笺上,不再是算学题目,而是换成了“静水流深”、“持心如璧”这般简短却有力的警句,或是抄录《庄子》中“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段落,笔墨清丽,意蕴悠远。这份跨越礼教藩篱的、含蓄而坚定的支持,如同冬日里一缕温暖的阳光,穿透严寒,照进沈惊鸿的心底,给予他难以言喻的慰藉与力量。

年关的气氛日益浓厚,京师内外张灯结彩,空气中弥漫着爆竹的火药味和炖肉的香气。然而,对于无数像沈惊鸿这样即将踏入考场的士子而言,这喧嚣的年味与他们无关。他们的世界里,只剩下青灯、古卷、以及笔下那方寸之间的无声战场。

腊月十九,考试前夜。沈惊鸿没有再碰任何书籍。他亲自将考篮检查了数遍:两支狼毫笔,一方松烟墨,一块端砚,一叠素白竹纸,还有用油纸包好的面饼、肉脯,以及一个装满清水的小葫芦和一个小小的手炉。每一样物品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徐光启傍晚时分特意过来,没有再多讲经义文章,只是又细细叮嘱了一遍入场、领卷、交卷的流程,以及考场中如何应对饥寒、保持心神清明等细节。最后,他看着沈惊鸿,目光深邃,只沉声道:“明日之试,不过初阶。平常心以待,发挥出你平日所学即可。戒骄戒躁,谨守心神。”

是夜,沈惊鸿躺在床榻上,辗转反侧。白日里强自压下的紧张,在夜深人静时悄然弥漫开来。经义的章句、八股的框架、策论的方略,与雷霆铳的图纸、水锤的轰鸣、辽东的地图交织在一起,在脑海中翻腾不休。他知道,这不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他真正融入这个时代,并试图以其规则去影响其走向的关键一步。

次日凌晨,天色墨黑,朔风卷着残雪,寒意刺骨。沈惊鸿穿上厚实保暖的棉袍,外面罩上一件青衿,提起那只沉甸甸的考篮,由徐府一位沉稳的老仆提着灯笼引路,踏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位于城东的顺天府贡院。

离贡院尚有一段距离,便已见人影幢幢,灯火通明。越靠近,人声越是鼎沸。数以千计的士子,从垂髫少年到白发老翁,提着各式各样的考篮,在亲眷仆役的陪同下,聚集在贡院那威严的大门之外。衙役兵丁手持水火棍,维持着秩序,呼喝声、叮嘱声、咳嗽声、踩雪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异而紧张的氛围。

沈惊鸿排入长长的队伍中,寒风扑面,他紧了紧衣领,目光扫过周围形形色色的考生。有的面色苍白,喃喃自语;有的闭目养神,故作镇定;也有的东张西望,难掩好奇。他深吸了一口冰冷而混浊的空气,迫使自己冷静下来。

队伍缓慢地向前移动。终于,轮到他了。两名衙役上前,面无表情地示意他打开考篮,仔细翻检每一样物品,连面饼都掰开查看,确认没有夹带。随后,又对他进行了严格的搜身,确保无片纸只字藏于身上。

经过这一番近乎羞辱的检查,沈惊鸿才得以跨过那扇高大的门槛,正式踏入贡院。门内是另一番天地,甬道深深,两侧是一排排低矮的号舍,如同蜂巢一般。在引导吏员的呼喝指挥下,他按照手中的号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间。

号舍狭小逼仄,仅容一人转身,内有木板一块,充作桌案,另有可拆卸的木板两块,拼凑为座凳与卧榻。四壁萧然,寒气透骨。

沈惊鸿放下考篮,拂去木板上的浮尘,将笔墨纸砚一一取出,摆放整齐。然后,他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待着黎明的到来,等待着那决定许多人最初命运的试卷发下。

贡院之外,喧嚣的人声渐渐远去;贡院之内,一种令人窒息的寂静开始弥漫。青灯古卷的沉寂,工坊铁火的喧嚣,仿佛都已隔世。前方,是笔墨的战场,是他以这个时代认可的方式,发出的第一声属于自己的鸣响。号舍之外,风雪依旧,而沈惊鸿的心,在经历最初的波澜后,反而渐渐沉静下来,如同拉满的弓弦,稳定而专注,只待那开考的钲声敲响。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临安风骨箭神三少爷清欢渡:味染人间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石器革命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世子去哪了?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天下一帝秦始皇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白衣盗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大秦帝国风云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一剑照汗青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绣春雪刃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大明首辅:杨士奇朕的大秦!万邦臣服!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