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之城派出的增援部队与工程抢修队,日夜兼程,终于抵达了硝烟未散的“锁喉”高地。他们的到来,暂时稳住了摇摇欲坠的防线。工程师们顶着零星袭扰,拼尽全力修复受损的自动防御系统和能源线路;增援的生力军填补了伤亡惨重的阵地,带来了宝贵的弹药和药品。
然而,所有人都清楚,这只是暂时的喘息。静默区的“意志”似乎彻底盯上了这座扼守其咽喉的要塞。
增援抵达后的第二天野外,凄厉的警报再次划破长空!
新一轮的尸潮攻势,毫无征兆地再次发动!规模丝毫不逊于首次进攻,甚至夹杂了更多上次出现过的“掘地者”和“切割者”,它们的目标明确,直指尚未完全修复的防御薄弱点和地下设施!
钢铁长城再次怒吼,修复的“守望者”炮塔喷吐火舌,士兵们依托工事浴血奋战。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尸潮仿佛无穷无尽,一波接着一波,用最纯粹的数量和悍不畏死的冲锋,消耗着守军的弹药、体力和意志。
接下来的几天,几乎成了地狱般的循环。每天,甚至一天数次,尸潮都会以不同的组合、从不同的方向发起猛攻。有时是正面强攻,有时是侧翼渗透,有时是利用“掘地者”进行地道奇袭。
静默区的Emp打击也变得更具针对性,不再是覆盖性轰炸,而是选择在关键时刻、对关键区域进行短促、高强度的脉冲干扰,专门瘫痪正在集火或者修复中的关键防御节点,每一次都让守军付出惨重代价。
高地,变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绞肉机”。士兵伤亡数字持续攀升,自动化武器的损耗速度远远快于维修速度,弹药库存以惊人的速度下降。每一天,都在消耗着新生之城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战略储备和宝贵的有生力量。
持续的高压和惨烈的伤亡,开始摧垮部分指挥官的神经。负责高地驻扎的小陈,一路跟着林逸从梁场走过来的元老,首先崩溃了。
他看着每天触目惊心的伤亡报告和物资消耗清单,听着外面永无休止的爆炸声和嘶吼声,精神逐渐被恐惧吞噬。他开始频繁地通过加密频道,向新生之城指挥中心发送近乎歇斯底里的求救信息。
“指挥!又一轮进攻!东侧第三防线被突破!堡垒再次宕机!我们快顶不住了!”
“弹药!我们需要更多的弹药!高爆弹快打光了!”
“伤亡太大了!再这样下去,高地要失守了!必须想办法!必须!”
终于,在一次指挥部险些被“切割者”小队突袭成功后,小陈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他对着通讯器,声音尖利地提出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建议:
“指挥!林指挥!动用‘雷霆’导弹吧!用战术弹道导弹对尸潮集结点和静默区边缘进行覆盖式打击!只有这样才能遏制它们的攻势!不然我们全都得死在这里!!”
这个提议,让指挥中心的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林逸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理解小陈的恐惧,但绝不能接受这种饮鸩止渴的方案。
“驳回!”林逸的声音冰冷而斩钉截铁,透过通讯频道,清晰地传到了高地指挥部,也让慌乱中的小陈如坠冰窟。
“小陈,冷静!”林逸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雷霆’导弹是我们的战略威慑力量,其搭载的弹头,是针对静默区深处已确认坐标的‘生物重炮’和疑似指挥节点的最后手段!它的发射,必然招致对方最猛烈的报复性打击!现在敌情不明,盲目动用,只会暴露我们的底牌,甚至可能引来我们无法承受的、针对城市本体的超视距打击!”
他顿了顿,语气稍缓,但依旧坚定:“高地的压力我知道。但现在的战斗,还在常规层面。你们要做的,是依托工事,灵活防御,消耗敌人,等待时机。援军和物资会持续补充。记住,你们的坚守,意义重大!不仅仅是为了高地本身,更是为了牵制静默区的力量,为其他方向争取时间!”
林逸的决断,如同冰水浇头,让小陈暂时冷静下来,但也让他感到了更深的绝望。指挥不愿意动用最终武器,意味着他们必须用血肉之躯,继续在这座绞肉机里煎熬。
命令下达后,指挥中心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林逸决策背后的沉重压力。
周教授低声道:“‘雷霆’导弹的发射基地和备用弹头是我们的最高机密,也是我们对抗静默区‘重炮’的唯一反制手段。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小陈的提议是恐慌下的昏招。”
林逸目光凝重地看着西线战报。他知道,每一条伤亡数字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但他更知道,作为最高指挥官,他必须着眼全局,忍受局部的痛苦和牺牲。那沉默的导弹发射井,是守护整个新生之城的最后壁垒,绝不能因一时的困境而动摇。
就在西线战事吃紧,林逸全力协调资源支援时,又一个坏消息,从遥远的东部海岸线传来。
负责东海方向监控的技术官紧急报告:“指挥!‘海蛟’指挥部通报,他们派往深海异常信号源进行侦察的主力编队……失联了!”
“最后一次传回的信息极其短暂且混乱,提到遭遇了强烈的……‘生物性电子迷雾’干扰,以及……某种巨型海生构造体的踪迹?随后通讯彻底中断,所有尝试联络均失败!”
“同时,东海沿岸的被动声纳阵列监测到,近海区域的低强度、高频率生物信号活动急剧增加,模式异常,不像以往兽潮的聚集,更像是在……进行某种大规模的‘迁徙’或‘布设’?”
屋漏偏逢连夜雨!
西线的绞肉机还在疯狂吞噬资源与生命,东海的侦察行动又遭遇重大挫折,并且出现了新的、无法理解的异常动向。
林逸的心猛地一沉。静默区的攻势,难道是多点开花的全面施压?东海深处,到底隐藏着什么?
“锁喉”高地的战报依旧不断传来,惨烈而胶着。
小陈的求救信号变成了绝望的例行汇报,但不再提导弹的事,只是不断地请求更多支援。
林逸站在指挥台前,面色冷峻。东北战线告急,东海异动,两线的压力同时压来。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锐利如刀。
“命令:从第二、第三城防预备队中,再抽调两个营,紧急驰援‘锁喉’高地!告诉小陈和秦风,不惜一切代价,守住!”
“命令:周教授,集中所有空闲算力,分析东海新出现的生物信号模式,我要知道它们想干什么!”
“命令:联络‘海蛟’指挥部,询问他们后续计划,是否需要协助搜救?”
资源在透支,压力在倍增。但林逸的眼神没有丝毫动摇。
他知道,这是静默区“意志”发起的全面考验。退缩,就意味着灭亡。
唯有坚持,才能等到反击的曙光。
新生之城,迎来了建立以来最严峻的战略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