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之城指挥中心,空气仿佛凝固了。刀疤从西北“探针”前哨站传回的关于“遗落方舟”的详尽数据,与周教授团队多月来监控静默区核心所积累的碎片信息,被并排投射在巨大的全息屏幕上。
数据流奔腾,频谱图旋转,能量签名被反复比对、放大、解析。结论清晰却又令人极度困惑:两者在技术底层逻辑上,存在无法否认的、惊人的同源性!它们绝对源自同一技术体系,甚至可能是同一“血脉”!
但……这怎么可能?一个在西北群山,被“探针”部队艰难研究;一个在静默区核心,被恐怖的变异潮和未知“意志”重重拱卫?这巨大的矛盾,像一把冰冷的锁,拷问着所有人的认知。
最高优先级的加密通讯链路将新生之城指挥中心、西北“探针”前哨站(琉璃)、甚至远在东海防线的高战指挥部连接在了一起,举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三方远程技术联席会议。所有人的目标只有一个:理清这令人匪夷所思的“双舟”谜团。
周教授率先发言,语气充满了学者的审慎与困惑:“数据不会说谎。这两处设施的技术高度一致。但它们的处境和表现形态天差地别。我们现在面临几种可能性,每一种都……惊世骇俗。”
“第一种可能,”周教授调出“方舟”计划的残缺架构图,“‘方舟’并非一个单一巨构,而是一个庞大的分布式网络。‘探针’前哨站和静默区核心的设施,可能是这个网络中的两个不同节点,甚至可能是‘主脑’与‘分支’的关系。静默区节点可能因其功能核心(如主数据库、中央控制)或地理位置,成为了那个‘意志’优先夺取或寄生的目标,而西北基地因其功能侧重(如基因库、生态实验)或更完善的隔离措施得以幸存。”
这个假说逻辑清晰,但需要证实“方舟”网络的确切规模和节点分布,而这正是最大的未知数。
琉璃的机械义眼闪烁着分析的光芒,提出了一个更激进的想法:“有没有可能,它们本质上是‘同一个’东西?灾变发生时,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技术(例如基于量子纠缠或超维投影的同步复制技术)被启动,试图在多个地点同时生成‘方舟’基地,以最大化生存几率。但由于不可控的干扰(也许是静默区‘意志’本身的冲击),复制过程发生严重偏移或‘污染’,导致一个变成了灾难核心(静默区),另一个则成为了残缺的、未被完全‘激活’的镜像(西北)?”
这个假说充满了科幻色彩,但也极其危险,暗示两个“方舟”可能存在某种深层次的、诡异的联系。
高战的声音从东海频道传来,带着军人的直接:“也许没那么复杂?也许‘方舟’本来就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单一构造体,就像一艘……星舰?灾变中的巨大灾难(例如地壳变动、能量冲击)将其撕裂了,一部分坠入或深陷于静默区,另一部分则抛飞到了西北群山?静默区的部分受到了核心污染,而西北的部分相对‘干净’?”
这个假说更偏向物理分离,但难以解释两者技术信号在“软件”层面的高度相似性和持续活跃性。
会议上,一位年轻的数据分析师怯生生地提出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猜想:“会不会……西北的‘遗落方舟’,本身就是一个陷阱?是静默区那个‘意志’有意释放出来的、带有部分真实技术的‘诱饵’?目的是吸引像我们这样的幸存者势力去研究、去依赖,最终在不知不觉中被其技术体系同化或控制,甚至成为为其收集资源、修复自身的‘工蜂’?”
这个猜想让所有人后背发凉。琉璃立刻调取了“探针”这段时间的所有破解记录和异常事件日志,试图寻找蛛丝马迹。
激烈的争论持续了数小时。每一个假说都能解释部分现象,但又都存在无法自圆其说的漏洞。
“分布式网络”说缺乏其他节点存在的证据;“镜影分身”说过于玄奇;“破碎巨舰”说难以解释能量信号的持续活跃和智能性;“致命诱饵”说则无法解释“探针”部队多年相对独立的研究成果和“方舟”基地本身强大的、似乎并非伪装的防御系统。
唯一达成共识的是:静默区核心的那个存在,其力量与“方舟”技术深度绑定,甚至可能就是其核心。而西北的“遗落方舟”,是理解并最终对抗前者的关键钥匙,但其本身也充满了未知的危险。
面对重重迷雾,林逸做出了决策。
“真相未明之前,我们必须以最坏的打算,做最充分的准备。”他的目光扫过屏幕上每一位负责人,“琉璃指挥官,高战指挥官,周教授。”
“‘探针’前哨站希望你这里继续保持最高戒备,对所有从‘方舟’基地获取的技术和信息进行最严格的隔离与逆向工程审查,重点排查任何形式的隐藏后门、逻辑炸弹或潜在的精神影响。新生之城将即刻派遣最强的技术增援和安全评估团队前往你处。”
“‘海蛟’指挥部,大牛和高强会持续驻扎。并且新生之城这里会不定期安排人员进行轮班守卫和运输物资。”
“周教授,集中所有计算资源,对现有所有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建立并验证不同的假说模型,我需要更可靠的推测,而不是猜想。”
“在我们真正弄清楚它们是‘双生子’、‘镜中影’、‘破碎体’还是‘诱饵’之前,”林逸的声音沉重而坚定,“我们拥抱它的技术,但必须警惕它的本质。下一步的行动,必须建立在更坚实的认知之上。”
联席会议结束。西北、东海、新城三地的力量被调动起来,从不同角度聚焦于这同一个惊天谜团。
没有人得到确切的答案,但所有人都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了他们面对的事物的复杂性与危险性。它可能不是两个敌人,而是一个巨大谜团的两个面。
刀疤站在“探针”前哨站的观测窗前,望着那座沉默的银白色巨兽,感觉它仿佛活了过来,在迷雾中静静地凝视着他们,眼中闪烁着未知的意图。
林逸在指挥中心,看着代表两个“方舟”信号源的光点在地图上闪烁,它们之间仿佛存在着一条看不见的、扭曲的线,链接着过去与未来,希望与毁灭。
探索的道路从未如此清晰,也从未如此迷雾重重。唯一确定的是,他们必须向前,深入这技术的宝库与认知的深渊,才能找到最终的答案。
而那答案,或许将决定人类文明的最终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