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工作结束的第二天清晨,我刚把宿舍的书桌整理好,就收到了体育部部长李阳发来的群通知:“全体成员九点到体育馆会议室开招新筹备会,今年招新需提前至军训前完成,具体原因会上说明。”
我抱着刚打印好的迎新总结表往体育馆走,路上碰到不少抱着书本的新生 —— 他们正趁着 9 月 1 日到 5 日这 5 天的 “校园熟悉期”,在教学楼和图书馆之间穿梭,有的还拿着校园地图,对着建筑标识小声讨论。往年这个时候,招新都是在军训结束后才启动,今年突然提前,我心里满是疑惑。走进会议室时,其他副部长已经到了,李阳正对着白板上的时间轴皱眉,见人到齐,他敲了敲黑板:“今年学校调整了学期安排,新生 9 月 7 日就要开始军训,一直到 21 日结束,军训后只上一周多的课,29 日、30 日就要办新生运动会,10 月 1 日就放国庆假。要是按往年那样军训后招新,新干事刚熟悉工作就要接手运动会,满打满算只有 5 天准备时间,根本来不及,所以校团委要求所有校级组织和社团,必须在 9 月 5 日校园熟悉期结束前完成招新,让新成员提前熟悉流程。”
白板上的红色笔迹清晰标注着关键节点:9.1-9.5 新生熟悉校园,9.7-9.21 军训,9.22-9.28 上课,9.29-9.30 运动会,10.1 起国庆假期。这么一捋,我瞬间明白 —— 要是等军训结束再招新,留给新干事培训和运动会筹备的时间只有短短一周,还得扣掉上课时间,确实太仓促。
“时间紧任务重,咱们得把分工明确好。” 李阳把招新计划表推到桌子中间,“张凡,你负责协调各院系新生的晚自习时间,再做一份宣讲 ppt,重点突出体育部的活动亮点,让新生知道加入后能参与运动会筹备这些实务;其他副部长按院系分组,负责进班宣讲和报名表收集,争取 3 天内覆盖所有新生班级,9 月 5 日必须完成招新收尾。”
我刚接过计划表,手机就震了一下,是波哥发来的微信:“忙完体育部的会没?有空的话晚上一起吃个饭,跟你说说咱们‘绿色旅途’公益社招新的事,今年小杨接手,第一次负责有点慌,你要是有时间,偶尔给点建议就行。” 我想起上学期换届后,自己就不再负责社团工作,只偶尔和波哥、刘雪聊起社团动态,便回复:“今晚可能有点忙,得赶 ppt 初稿,社团招新有具体问题,让小杨直接微信问我,我看到会回。” 波哥很快回复:“行,你先忙体育部的事,别太累。”
跟李阳确认了后续工作节点,我抱着招新计划表回到体育馆办公区,开始统计各院系的晚自习时间。艺术院和体育院的干事很快发来消息,说 9 月 4 日晚上有新生班会,想把宣讲安排在 2 日或 3 日;经管院则回复,3 日、4 日晚上都有空,可配合体育部时间。我把这些信息一一记录在表格里,尽量避开新生的班会和院系活动,确保宣讲时能有足够多的新生在场。
下午一点,我打开电脑开始做招新 ppt。首页用了去年新生运动会的全景图,背景是红色的跑道和欢呼的人群,标题写着 “校学生会体育部招新:与你一起助力 29 日新生运动会”;第二页介绍体育部的职能,用图标标注出 “活动策划”“场地协调”“物资准备”“现场执行” 四个板块,每个板块下面都配了对应的工作照片 —— 有我们去年熬夜画场地示意图的场景,有搬运动器材的合影,还有运动会当天维持秩序的照片;第三页重点讲 “加入福利”,除了综测加分,还特意加了 “优先参与大型活动组织,积累实务经验”“认识各院系同学,拓展人脉” 两项,这些都是新生比较关心的点。
刚把 ppt 框架搭好,李阳就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去年的招新报名表:“今年的报名表可以加个‘意向岗位’栏,让新生提前勾选,后续分工更方便。还有,宣讲时可以带几份去年的运动会秩序册,新生一看就知道咱们的工作内容有多具体。” 我赶紧在报名表模板里加了 “意向岗位” 选项,又从档案柜里找出去年的秩序册,整齐地放在文件袋里,准备明天宣讲时带上。
下午三点,理工院的干事发来微信,说有几个新生提前咨询招新,问 “没有体育特长能不能加入”“运动会筹备会不会占用太多学习时间”。我把这些问题整理成文档,在 ppt 里加了 “常见问题解答” 页,一一对应回复,还特意注明 “体育部需要多种技能人才,无论是否有体育特长,只要有责任心就能加入”“活动均安排在课余时间,不会影响正常学习”。
傍晚六点,ppt 初稿基本完成。我把文件发给李阳和其他副部长,让他们帮忙提修改意见,自己则拿着统计好的晚自习时间表,逐一和各院系干事确认宣讲时间 —— 最终确定 2 日晚上宣讲经管院和文学院,3 日晚上宣讲理工院和外语院,4 日晚上宣讲艺术院和体育院,5 日留一天整理报名表和统计人数。
晚上八点,李阳发来修改意见,说可以在 ppt 里加一段去年运动会的短视频,让新生更直观地感受活动氛围。我赶紧从电脑里找出去年小林子拍的短视频,剪辑了一段 15 秒的集锦,里面有运动员冲线、志愿者服务、观众欢呼的画面,插在 ppt 的 “活动亮点” 页后面。其他副部长也陆续发来意见,有的说可以把 “福利” 页的字体调大,有的建议在结尾加个体育部的微信群二维码,方便新生后续咨询。我一一修改,忙到晚上十点,终于完成了 ppt 终稿。
9 月 2 日晚上,宣讲正式开始。我和负责经管院的干事一起,提前半小时到了教学楼。刚把电脑和投影仪调试好,就有新生陆续走进教室,有的还带着笔记本,准备记录招新信息。七点整,宣讲准时开始,我打开 ppt,首页的运动会全景图一出现,台下就传来一阵小声的惊叹。“大家好,我是校学生会体育部副部长张凡,今天来给大家介绍咱们体育部,以及即将在 29 日、30 日举办的新生运动会。” 我指着 ppt,从部门职能讲到活动亮点,再到加入福利,每讲完一页,都留出时间让新生提问。
“学长,我平时喜欢打篮球,能不能加入运动会的赛事组织组?” 一个男生举手问。我笑着说:“当然可以!赛事组织组正好需要了解体育项目的同学,你可以在报名表的‘意向岗位’栏勾选这个选项,后续我们会根据你的特长安排工作。” 另一个女生问:“学长,加入体育部后,什么时候开始培训?会不会和军训冲突?”“我们会在 9 月 7 日到 21 日的军训期间安排面试,军训结束后,也就是 22 号开始,利用晚自习时间进行培训,不会占用大家的上课时间,保证在 29 号运动会前让大家熟悉所有流程。”
宣讲结束后,不少新生围上来填报名表。有个女生一边填一边说:“我高中时就负责过学校运动会的后勤工作,特别想再参与这类活动,看到你们提前招新,就赶紧来报名了。” 我接过她的报名表,在 “意向岗位” 栏看到她勾选了 “后勤保障组”,笑着说:“后勤保障组需要细心的同学,你肯定能做好。”
接下来的两天,宣讲进展顺利。3 日晚上在理工院宣讲时,有个学计算机的男生问能不能帮运动会设计一个计分小程序,我赶紧记下他的联系方式,说后续会和他详细沟通;4 日晚上在艺术院宣讲,有几个学设计的新生主动提出,想帮忙设计运动会的宣传海报和指引牌,我也把他们拉进了体育部的咨询群,说会在后续培训时安排相关工作。
9 月 5 日,招新收尾。我和其他副部长一起,把各院系收集到的报名表整理分类,统计出总共有 186 份,比去年多了 40 多份。其中,意向 “赛事组织组” 的有 52 人,“后勤保障组” 的有 48 人,“宣传组” 的有 36 人,“场地组” 的有 50 人。李阳看着统计表,笑着说:“今年提前招新的效果比预期好,新干事的特长也很丰富,29 号的运动会肯定能办得更顺利。”
晚上回宿舍,我把整理好的报名表放进档案袋,刚坐在椅子上,波哥就发来微信:“小杨说公益社招新也顺利收尾了,还说谢谢你之前给的建议,让他在宣讲时加了活动数据,吸引了不少新生。” 我回复:“客气啥应该的,毕竟咱们看着一路走来得哪能换届以后就真的不闻不问了呢。祝他们后续活动也都顺顺利利。”
躺在床上,我看着天花板,想起这几天的忙碌 —— 从统计晚自习时间、赶制 ppt,到进班宣讲、整理报名表,虽然节奏紧张,但每一步都很扎实。原来,提前招新不仅是为了衔接后续的军训、上课和运动会,更是一次对自己组织能力的考验。作为体育部副部长,我需要协调好各院系的时间,考虑新生的需求,还要确保新干事能在短时间内熟悉工作,这些都让我在实践中学会了更高效地做事。还好接下来他们要军训我可以放松一段时间了,军训结束以后就要带着干事门开始忙碌起来了衔接得东西有很多还要兼顾各个院系训练场地得时间安排等,看来要提前规划了,不然等到时候优惠乱七八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