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趣味运动会还有两周,我成了宿舍里最忙的人 —— 白天要统计各院系的参赛名单,晚上要跟部长、副部开线上会议商量比赛流程,偶尔还得帮小胖划科一的重点,连逼哥都调侃我:“张凡你现在跟个陀螺似的,一抽就转,比我妈催我写作业还积极。”
周三下午,批发市场的大姐把物资送来了。我和副部、两个干事一起去校门口接货,满满两大箱东西,搬得我们满头大汗。“先放体育部仓库,” 副部擦了擦汗,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周末咱们再清点一遍,把每个项目的物资分好,用透明袋装起来,贴上标签,免得比赛当天乱。”
我点点头,掏出手机拍了张照片,发在宿舍群里:“看看咱们买的绑带、手套,质量贼好,比去年的旧东西强多了。” 逼哥秒回:“哟,张凡现在成‘采购大佬’了?能不能给咱们宿舍也留副手套?我打球手总磨破。” 我回了个 “滚” 的表情包,又补了句:“想要自己去买,别打公物的主意。” 小胖也回:“我科一肯定能过,到时候咱们去操场打球,用你买的新篮球。”
接下来的几天,各院系的参赛名单陆续报了上来。我坐在电脑前,把名单汇总成一个 Excel 表格,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标注 —— 红色是拔河,蓝色是两人三足,绿色是背靠背夹气球,黄色是定点投篮,紫色是接力赛。统计完才发现,拔河的参赛队伍最多,有 10 各院系,每个队伍 10 人;背靠背夹气球最少,只有 5 各院系报名。
“得跟没报的院系说说,” 我跟部长说,“不然项目太少,活动不够热闹,而且氦气球买了 100 个,用不完就浪费了。” 部长点点头,让各院系的体育部部长再动员一下。没想到,第二天就有 3 各院系补报了背靠背夹气球,还有 2 各院系报了定点投篮。我看着总表,心里总算踏实了些 —— 这下每个项目都有至少 7 各队伍参赛,不会冷场了。
周五晚上,我在宿舍里对着电脑统计人数,逼哥和小胖在旁边刷题,小林子在整理相机里的照片。“张凡,你说咱们去看运动会的时候,能不能带点零食?” 逼哥突然问,眼睛还盯着电脑屏幕,“我上次看球赛,带了包瓜子,吃着特香。” 我白了他一眼:“你敢带?上次你在图书馆吃瓜子,被管理员骂了半天,忘了?”
小胖也跟着起哄:“我带点橘子吧,剥着方便,还能补充维生素。小林子,你到时候多拍点照片,尤其是女生跳舞的,咱们宿舍可以当壁纸。” 小林子笑着说:“行啊,不过你们别挤我,我得找个好位置,不然拍出来的照片都是后脑勺。”
周六早上,我们四个去操场帮着布置场地。逼哥负责搬桌子,搬了两张就喊累:“这桌子也太重了,比我游戏里的装备还沉。” 小胖负责吹气球,吹了没几个就脸红脖子粗:“这气球怎么这么难吹?我腮帮子都酸了。” 小林子则拿着相机,在场地里转来转去,拍些布置场地的细节照片,还时不时指导我们:“桌子得摆整齐点,不然拍出来不好看。”
我负责贴跑道线,用粉笔在地上画直线,画了没几米就歪了。“你这画的是蛇吧?” 逼哥凑过来看,笑得直不起腰,“我来帮你,我小时候在地上画火车轨道,比你画得直多了。” 没想到他画得还真不错,一条直线画得又直又匀,就是偶尔会画歪,还嘴硬:“这是故意的,免得太直了不好看。”
中午去食堂吃饭,遇到了文艺委员,她手里拿着个粉色的节目单,笑着说:“我们院系准备了个舞蹈,在趣味运动会开幕式上表演,到时候你们来看看啊。” 我点点头:“肯定去,到时候给你们鼓掌。” 她又说:“我们还准备了点小礼物,给参赛的同学,你们体育部要不要一起?”
我心里一暖,赶紧跟部长说了这事。部长很高兴:“太好了,咱们部准备的是小徽章,正好跟你们的礼物凑一对,到时候一起发。”
距离趣味运动会还有三天,我和副部、几个干事一起去仓库清点物资。宽绑带 20 条,防滑手套 30 副,篮球 5 个,排球 3 个,拔河的粗麻绳 2 根,氦气球 100 个,防滑垫 2 快,急救包 10 个 —— 一样都不少。“再准备点创可贴,” 副部说,“万一有人擦伤,能及时处理,急救包太大,拿出来不方便。” 我赶紧记下来,第二天就去校超市买了两盒创可贴,放在口袋里备用。
比赛前一天晚上,我在宿舍里收拾东西,把第二天要带的哨子、计时器、成绩表、对讲机都放在包里。所有都收拾整备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就怕明天有什么突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