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家乡,寒风裹着冷雨,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把整个小城罩得严严实实。连续三天,天空都是灰蒙蒙的,窗玻璃上凝着一层薄薄的水雾,用手指一划,就能画出弯弯曲曲的水痕。早上七点,我被窗外 “哗啦哗啦” 的雨声吵醒,推开窗,一股刺骨的寒意扑面而来 —— 小区门口的蓝色铁皮防控岗又搭起来了,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正举着喇叭,循环播放着 “非必要不外出,外出请戴口罩、扫场所码” 的通知,声音在湿漉漉的空气里传得很远,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严肃。
“疫情又反复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想起前几天跟学校老师约好,这周要去市里提交政治类材料,现在看来,只能暂时搁置了。转身回屋,书桌上还摊着整理好的思想汇报和社会实践报告,用蓝色文件夹仔细夹着,边角都被我捋得平平整整,现在却只能暂时 “躺” 在桌上,等着疫情好转的消息。
“凡凡,早饭放桌上了,是你爱吃的青菜瘦肉粥,记得趁热吃,别总盯着手机,对眼睛不好。” 妈妈的声音从客厅传来,伴随着 “滋滋” 的消毒喷雾声。我走到门口,看到她正拿着喷壶,仔仔细细地给门把手、开关、餐桌这些高频接触的地方消毒,喷壶里的消毒水带着淡淡的氯味,是这段时间家里最熟悉的味道。“妈,您也别太累了,注意休息。” 我走过去,想帮她拿喷壶,她却摆摆手:“不用,妈这点活儿还干得动,你赶紧吃饭,一会儿凉了就不好吃了。”
我坐在餐桌前,端起温热的粥碗,却没什么胃口 —— 心里总惦记着股票的事。匆匆喝了两碗粥,我就回到房间,坐在书桌前,手指几乎是本能地拿起手机,点开了证券 App。屏幕加载的瞬间,我的心跳也跟着快了几分,直到 K 线图跳出来,那根向下的绿色曲线,像一根针,扎得我心里发紧 —— 前几天跟风买入的科技股,因为疫情反复导致产业链停工的消息,开盘就跌了三个点,账户里原本赚的一千多块收益,瞬间缩水到五百多,五位数的存款总额,眼看就要跌破本金线。
“怎么又跌了?” 我皱着眉头,手指在屏幕上反复滑动,看着分时图上忽上忽下却始终向下的波动,心里像揣了团乱麻。之前跟着表哥学理财时,他就说过科技股波动大,劝我谨慎入手,可我前阵子看理财博主说 “科技是未来趋势”,脑子一热就买了,现在后悔得不行。再看之前持有的消费类股票,虽然没大跌,但也涨势缓慢,像个没力气的老人,在原地慢慢踱步,毫无起色。
“别太着急,你表哥不是说过,市场波动很正常,只要保住本金就好。” 爸爸端着一杯温水走进来,杯壁上凝着细密的水珠。他最近也跟着我看理财直播,虽然还是分不清 “mAcd” 和 “KdJ” 指标,却记住了表哥常说的 “不贪、不慌、保住本金” 这几个字,现在倒成了我的 “定心丸”。他把水杯放在我手边,又拿起我桌上的《理财入门指南》,翻了两页,笑着说:“你看这书里也写了,‘投资就像种庄稼,有丰年也有灾年,关键是别把种子都赔进去’,你现在至少还保住了大部分本金,比很多人强多了。”
我接过水杯,温热的水滑过喉咙,心里的烦躁像是被冲散了一些。是啊,当初表哥第一次教我理财时,就反复强调 “本金安全是第一位的,收益都是锦上添花”,现在虽然赚的钱没了,但只要本金还在,就还有机会。我深吸一口气,关掉证券 App,点开了王者荣耀 —— 前一天晚上,有个老客户在微信上找我,说想让我帮他打十局排位,从星耀三打到王者,给 150 块报酬,正好能转移下注意力,还能赚点零花钱。
登录账号,熟悉的游戏界面跳出来,我选了自己最擅长的射手位 “公孙离”。进入游戏后,我很快就专注起来: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控制着角色走位、补兵、躲技能,看到敌方英雄过来,立刻用 “位移” 技能躲开,再反手打出一套伤害。第一局打得很顺利,十分钟就带领队友推掉了对方的高地塔,赢了比赛。看着屏幕上 “胜利” 的字样,心里的烦躁消散了不少,仿佛刚才股票下跌的焦虑,都随着游戏里的击杀声烟消云散了。
中午吃饭时,我跟爸妈聊起打游戏赚钱的事:“今天接了个单子,打十局排位,能赚 150 块,够咱们家两天的菜钱了。” 妈妈正在给我夹青菜,听到这话,笑着说:“能赚钱是好事,但也别太累了,打几局就休息会儿,眼睛要多看看远处,别总盯着屏幕。” 爸爸也跟着说:“是啊,赚钱重要,身体更重要,你要是累了,就别接那么多单子,家里也不缺这点钱。” 我点点头,心里暖暖的 —— 虽然爸妈不懂打游戏怎么赚钱,但他们总是无条件支持我,怕我累着、怕我受委屈。
下午两点,我准时打开理财直播软件,关注的那位理财老师已经开播了。屏幕里的老师穿着黑色西装,背景是干净的白墙,手里拿着一支笔,正在白板上画着行业板块图:“大家看,疫情反复会对线下消费、旅游、科技制造这些行业造成一定影响,但也会催生新的机会,比如医疗板块,像口罩、防护服、疫苗相关的企业,需求会增加;还有线上教育、居家办公相关的板块,也会有不错的表现。不过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盲目跟风买入,要控制仓位,最好分三到五次买入,降低风险。”
我一边听,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着:“疫情期间重点关注板块:医疗、线上教育、居家办公;操作策略:分批次买入,控制仓位。” 老师还举了几个具体的基金例子,分析它们的持仓结构和历史收益,我都一一记下来,打算等行情稳定些,再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直播快结束时,老师还特意强调:“现在市场行情不稳定,大家一定要记住,‘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只要保住本金,等行情好转,就有机会赚回来。” 这句话,像一颗钉子,牢牢钉在我心里。
直播结束后,我又打开证券 App,看着账户里的余额 —— 科技股还在跌,已经跌到了成本价附近,再跌下去,就要亏本金了。我咬了咬牙,做了个决定:止损卖出。手指在 “卖出” 按钮上悬了几秒,最终还是点了下去。看着屏幕上 “交易成功” 的提示,虽然知道亏了几百块,但心里反而松了口气,像是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还好及时卖了,不然亏得更多。” 我自言自语道,拿出手机给表哥发消息:“哥,我把之前买的科技股卖了,虽然亏了三百多块,但本金基本保住了,接下来打算买点医疗类的基金,您觉得怎么样?”
表哥回复得很快,还附带了一张医疗板块的分析图:“做得对,疫情期间科技股受产业链影响大,波动确实太大,不适合新手持有。医疗类基金相对稳定,尤其是跟疫情防控相关的细分领域,长期来看有潜力,但别一下子投太多,分批次买入,比如先投三分之一,等后续行情明朗了再补仓,这样能降低风险。” 有了表哥的建议,我心里更踏实了,打开基金页面,选了一只持仓以医疗设备、疫苗为主的基金,先投了一千块钱,设置了每周定投,打算慢慢积累经验。
晚上七点,我跟小林视频。屏幕里的他,头发比上次见面时长了些,穿着一件灰色的卫衣,背景是他家摄影工作室的背景墙,上面还挂着几幅他拍的风景照。“凡哥,你那边疫情也反复了吧?我这几天都没出门,工作室的订单少了一大半,之前约好的外景拍摄,全推迟了。” 小林叹了口气,拿起桌上的保温杯喝了一口水,“之前听你的建议,买了点基金,最近也亏了点,不过还好没投太多,就当交学费了。”
“咱们都一样,先保住本金最重要。” 我笑着说,“我最近看理财直播,学到了不少疫情期间的投资策略,一会儿把笔记发给你,咱们一起研究研究。对了,你在家也别闲着,多看看摄影教程,等疫情好转,订单肯定会多起来的。” 小林点点头,眼睛亮了些:“是啊,我这几天正在看国外的风光摄影教程,还学了点新的修图技巧,等下次见面,给你看我修的照片。”
挂了小林的视频,我又跟赵梦聊了会儿。她那边疫情也有些反复,设计工作室的员工都居家办公,每天靠线上会议沟通工作进度,订单交付时间也推迟了不少。“今天跟客户沟通方案,聊了快两个小时,手机都快没电了。” 赵梦揉了揉眼睛,语气里带着几分疲惫,但很快又笑了起来,“不过奶茶很乖,我工作的时候,它就趴在我脚边睡觉,不吵不闹,就是不能出门散步,总在家里转圈,有时候还会对着窗户叫,好像想出去晒太阳。”
她说着,把手机镜头转向沙发 —— 奶茶正抱着我之前给它买的棕色玩具骨头,在沙发上打滚,圆滚滚的身子扭来扭去,可爱的样子让我忍不住笑了。“等疫情好转,我就去看它,给它带最喜欢的火腿肠。” 我跟赵梦约定,等能出门了,就一起带奶茶去公园散步,像以前一样。
睡前,我坐在书桌前,翻开笔记本,台灯的暖光洒在纸上,照亮了我写下的字迹:“疫情反复,生活节奏被打乱,去市里提交材料的计划搁置了,炒股也遇到了挫折,还好及时止损,保住了本金。这段时间,每天的生活都围绕着屏幕展开:早上起来看疫情通知,上午打游戏赚零花钱,下午看理财直播学知识,晚上跟家人朋友视频聊天。日子虽然简单,甚至有些单调,却也很踏实。表哥说‘本金安全第一’,以前总觉得这句话很简单,现在终于明白其中的分量 —— 投资就像人生,不可能一直顺风顺水,遇到挫折时,学会及时止损,保住‘本金’,才能有机会从头再来。
未来,我会更谨慎地对待投资,不再盲目跟风,也会珍惜当下的生活,多帮爸妈做些家务,陪他们聊聊天。等疫情结束,我要赶紧去市里提交材料,继续准备论文,朝着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写完后,我合上笔记本,窗外的雨还在下,但声音小了些,偶尔能听到雨滴落在树叶上的 “沙沙” 声。我走到窗边,看着小区里的路灯,橘黄色的光在雨雾中晕开,像一个个温暖的小太阳。我知道,疫情总会过去,就像这雨,总有停的时候;行情也总会好转,就像这黑夜,总有天亮的时候。只要保住本金,保持耐心,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就一定能等到云开雾散的那一天。
躺在床上,我想起爸爸白天说的话:“投资就像种庄稼,有丰年也有灾年,关键是别把种子都赔进去。” 是啊,现在的我,就像在 “灾年” 里保住了 “种子”,只要好好呵护,等 “丰年” 到来,一定能有好收成。带着这份期待,我慢慢进入了梦乡,梦里没有疫情,没有下跌的股票,只有阳光明媚的日子,和家人朋友一起,笑着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