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板顿了顿,又补了句“我这儿现在卖的都是冰鲜蟹,虽然不如活的有赚头,但至少稳当,损耗小。”
刘平寇心里想了一下,又转了附近两个菜市场,问下来情况都差不多,活蟹确实抢手,但没人敢轻易收长期货,都怕运输出问题。
就算有人愿意收,也反复追问“能不能保证到货时还是活的”,一听他是从川沙运过来的,都摇着头婉拒了。
有个老摊主还劝他“这位同志,不是我不帮你,这路不近,就靠木桶装碎冰,运到这儿蟹得死一半,你亏我也亏。”
一圈跑下来,刘平寇了解市场,他清楚了,今天这二十斤蟹能保住鲜活,全是因为赶早路、碎冰加得多,可真要批量送,哪有这么侥幸?
除非都跟他一样有空间,及时换桶里的冰。
回到川沙平东家的时候,平东早等在门口,见他回来忙迎上去“大哥,怎么样?找到销路没?”
刘平寇把木桶往墙角一放,叹了口气“找到了愿意要的,但没法做。”
他指了指桶里剩下的几只蟹“今天就带了二十斤,路上碎冰化了一半,你看这都蔫了。要是真批量送,运到浦西得死大半,成本都收不回来,根本帮不了你。”
平东脸上的期待瞬间落了空,愣了愣才低声说“我还以为……这下渔民有出路了呢。”
刘平寇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着急,这路走不通,咱再想别的法子,但运输这关过不了,活蟹批发生意是真做不了。”
平东又问了投资冷库的事,刘平寇说可以是可以,但是现在还没那么多钱,等一有钱了就过来帮他。
不是他有钱,不帮是现在政策不允许,到时能挂靠建冷库,但这不是他想要的。
11月初,刘平寇留在浦西考察门面,在南京路附近有一间80平米的铺子,要价三万块。
房主的房子是退还回来了,想要卖了出国,正常这个价格可买不来。
明面买卖是不行的,这时候都会变通。
最常见的方式不是“卖”,而是“以房抵债”或“赠与”。
通过以房抵债协议,办理了房本,刘平寇拿到钥匙后。
心想:明年开春装修,开服装店,在买几个。
在后世顶级商业中心“四街一场”刘平寇每条街又买了几个门面。
南京路,中华商业第一街,规模大、老字号多,除了一个80平方的,又买了一个50多平方的。
淮海路,以后是高雅时尚代表,商品精致,这边的门面都是大平米的,还都是多层。
四川北路, 金陵路,城隍庙市场,也都是多层建筑,通过黑中介这几条街都买了最少俩个门面。
还有其他重要商业区域,如西藏中路,连接南京路与淮海路,文娱场所集中。
徐家汇,静安寺,西区区域中心,提篮桥,虹口区区域中心,也都买了一个门面。
就在刘平寇大肆购买门面的时候。
此时的北师大,小十在一直躲着姜丽,可姜丽却找到陈雪,装作无意地说“小雪,昨天我看到建军和他们系女生一起去图书馆,离得挺近的。”
还是老套路,但是它管用啊。
这不陈雪一听,心里又吃醋了,立马问道“真的吗?他们在干嘛?”
姜丽摇摇头,看是在解释的说“好像在讲题,不过那女生总对着建军笑,看着挺亲密的,你别多心,应该就是互相学习。”
陈雪没说话,心里却像堵了块石头,见到小十时也没好脸色,小十跟她说话她也是爱搭不理的。
小十不知道怎么回事,想解释又怕说出教室的事,只能干着急。
11月20日,刘平寇回到四九城,刚进四合院,林淼就迎上来“可回来了,广州发的牛仔服卖得真好,都断码了。”
小六拿着块翡翠原石跑过来“爸,您看我买的这块石头,8公斤的,可能有冰种,我看了好久了,从表皮上看,绝对能出好货。”
刘平寇接过看了看“不错,明天找个老师傅切切看。”
晚上吃饭时,小九说“爸,我的裁缝铺来了几个大客户,想批量订做旗袍,给的价格高,我一个人忙不过来。”
刘平寇说“天上不会掉馅饼,还按订好规矩来,而且不在预订以后的单子,这样你能随时涨价。”
第二天,刘平寇带小六去琉璃厂找了个老师傅,手动的切割机,原石切开,果然是冰种,但不是正阳绿,是苹果绿。
老师傅赞叹“好东西!现在能卖五百块一钱,过两年还能涨,你这能取出来6公斤的明料。”
这时候的翡翠明料,都是按照公斤,两和钱算的。
小六想卖了,刘平寇却摇头“先留着,等行情再好点再说。”
晚上回家苏静婉笑着说“我正好画了几个珠宝设计稿,用这翡翠做簪子,配小九的旗袍肯定好看。”
小九也凑过来看苏静婉的设计图“二嫂,这个凤凰造型的不错,我这就改改旗袍设计,搭配起来试试。”
此时的学校,姜丽又模仿陈雪的字迹写了张纸条,塞给小十:周末上午公园假山后见,上次的事我不生气了。
小十看了一眼就扔了,扔之前还撕的粉碎,他认出这字迹虽然像,但陈雪不会用这种劣质信纸。
姜丽见小十没赴约,又找到陈雪“小雪,建军是不是生你气了?我昨天看到他跟那个女生一起去食堂了。”
陈雪忍不住问小十“你最近,总跟你们系那个女生在一起干嘛?”
小十愣了不明白的问“就一起讨论功课啊,怎么了?”
陈雪把姜丽的话一说,小十才明白“那是姜丽挑拨!我跟她就是同学关系。”
陈雪半信半疑“真的?那她为什么要这么说?”
小十没法说姜丽在追他,好多事他都有错,最近的纸条和教室的事,他只能说“她一直有点怪怪的,你别信她。”
刘平寇这边,正和李延商量雇工的事“你说,工商局的试点下来了,每家店能雇三个人,那太好了,这样我也支持一下你的工作,每个店都雇三个。”
李延点头“我已经拟好了雇工合同,明天就去街道办备案,这回试点要是弄好了,明年就能落实下来。”
林淼插话说“王府井店先雇两个店员、另一个要会计,我就能轻松点了。”
小五说“妈,我跟您一起看人,挑踏实肯干的。”
11月底,小九的裁缝铺,又雇了两个裁缝也上了手,她开始专注于设计,把旗袍和翡翠首饰搭配起来。
一个大客户看到样品后,当即订了三套“这搭配太精致了,我女儿结婚就穿这个。”
小六也没闲着,每天去琉璃厂淘古玩,收了一个清代的花瓶,花了三十块,偶尔下次乡,平时都陪着老婆。
刘平寇看着孩子们都有正事做,心里很欣慰,每天早上遛鸟,制作美食,日子过得很惬意。
12月初,深圳的旅店传来消息,因为服务好,口碑出来了,入住率也高了,每家旅店的入住率都到了八成,每个店,月营业额平均一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