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对他所处时代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如果他是一个身份尊贵的人,那他对时代的影响就可能稍稍的高了那么一点点。
比如,作为17世纪欧洲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利奥波德在上位后,就有无数人在喊:奥地利完了,哈布斯堡完了。
一个皇帝的人选可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未来二十年的兴衰,而一个国家的兴衰又会引起其所在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进而影响国际局势的变化。
因此,为了避免由于皇帝个人年龄而对国家产生的一些负面的影响,如今的奥地利就必须推出其他能够与皇帝一起站在权力中央的人物。
如果让外界审视奥地利时发现这偌大的国家竟然没有一个能够靠得住的人时,那么外界将会对奥地利失去尊重。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法国,法国有一个10岁的国王,但法国同样有欧洲闻名的外交官塞尔维安,有黎塞留,有马扎然。
当欧洲人看向法国时,当将目光移到王座之下时,一切的质疑就已然偃旗息鼓了。
因此,为了让世人知道奥地利还有人能够站出来,利奥波德上位后的第一个命令便是封帝国元帅利奥波德威廉亲王与康斯坦茨与布莱斯高伯爵,宫廷顾问克里斯托夫为辅政大臣,辅佐皇帝开展政务直至陛下成年,辅政期间辅政大臣可直接主持帝国议会与帝国内阁,享有检察权与行政权。
随着这一任命的发布,奥地利中央,利奥波德威廉与克里斯托夫将正式走到明面上,撑起帝国的排面。
在完成对利奥波德威廉与克里斯托夫的任命后,皇帝随即又下达多条命令,包括但不限于
赏赐在过去战争中有突出表现的军官与士兵,为其颁发勋章并封赏爵位和土地,提拔国内几大家族的成员进入帝国内阁,适当降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缩减地方官员,鼓励地方开垦荒地。
这一系列的政令,都围绕着一个中心,那就是拉拢人心。
提拔国内豪族,降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鼓励地方贵族的扩张等一系列措施,为的是拉拢国内地方大小贵族的人心。
奖赏军队,提拔军官,为的是拉拢军队的人心
新皇上位,根基未稳,此时对于利奥波德来说,坐稳皇位才是一切,坐稳皇位才有以后。
对于奥地利来说同样如此,刚经历战败,国内百废待兴,此时稳住国内局势,压住叛乱的势头,才能给中央进行改革与恢复经济争取时间。
而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的效果也是显着的——
特劳特曼斯道夫家族与埃斯特家族作为哈布斯堡的老派盟友在得知自己的家族凭白在内阁中多了一个席位后,两族的族长很快就亲自前往维也纳向利奥波德表示效忠;
斯塔赫姆贝格家族则更直接,其族长直接拿来了此前皇室给他们家族打过的所有借款欠条,当着利奥波德,威廉亲王和克里斯托夫三人的面将其付之一炬。
而奥地利各地的小贵族们在得知中央命令后也纷纷投桃报李,或拿出家藏进贡中央,或派出族中精英前往维也纳供职。
虽然说这一系列的政策发布后,寒门出身的知识分子与地方的普通百姓的处境会更加艰难。
但,至此国家危难之际,还是先苦一苦百姓吧,罪名皇帝来担。就算以后真的被回旋镖打脸了,那也可以说,陛下当初才八岁,还不懂事。
当然,利奥波德只是背锅的,以上的这些政策肯定不是八岁利奥波德能够想出来的,政策的主要制定者还是克里斯托夫与利奥波德威廉。
虽然让小孩背锅有些没品,但如今的奥地利有了这经验丰富的二人辅佐,一个中登一个老登,虽然不能让奥地利重新伟大,但至少能让奥地利在利奥波德亲政前免于跌入衰落的深渊。
总而言之,换了个新皇帝,奥地利情愿与不情愿,他们都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和平却艰难,一个忐忑而未知的时代。
……………………
与此同时,在帝国北部,勃兰登堡。
柏林,这座新兴的城市的市民们正用一个热闹的庆典庆祝着他们国家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与波勃战争中所取得的胜利。
1646到1648年短短两年间,勃兰登堡的领土扩大了近一倍,他们夺回了东波美拉尼亚,他们夺回了普鲁士,他们还得到了马格德堡。
在不声不响间,勃兰登堡成为了这延绵三十年的战争后收益率最大的一个。
(不是收益最大,是收益率最大,可以理解为战前战后的变化最大。)
欢乐的氛围洋溢在勃兰登堡上下的各个城市之中,蔓延全国的庆典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署到现在威廉与卡尔重返勃兰登堡依旧没有停止。
于是,为了庆祝勃兰登堡的这一伟大的胜利,威廉宣布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副本在柏林签署的日期 8月24日设立为国家胜利日,并为国家胜利日设定了五天的法定节假日。
………………………………
柏林宫的一处宴会厅外,夜晚的晴朗夜空伴着初秋清爽的风,卡尔与威廉并肩走在崭新宽阔的石板路上:
“威廉,都跟你说了,不用这么大张旗鼓的把所有官员都叫来,把枢密院的几位叫来一起吃个饭就好。”
“那怎么行呢,你好不容易回来了,肯定得有排面啊。”
威廉大大咧咧的解释,卡尔则有些无奈的嗔怪:“我看你是没把我当自己人,谁回自己家还整得这么隆重的。”
对于卡尔的嗔怪,威廉心中早有腹稿:“哎~这就是你不对了,卡尔,总不能说把好东西都留给客人反而亏待了自家人吧。好不容易回来了庆祝庆祝嘛。”
“两年不见,嘴上功夫见长啊,威廉。”
被卡尔夸,威廉当即得意的嘿嘿一笑:“嘿嘿嘿,哪里哪里~我还得谢谢你在明斯特把东波美拉尼亚给争取过来,施韦林都跟我说了。”
“威廉,你也少来,你不像那种动不动就煽情的人。”
“真情流露一下还不行吗?嘤嘤嘤~难受了,卡尔。”说罢,威廉就捂住脸装模作样地干嚎起来。
威廉这突然的一嗓子直接给卡尔整尴尬了,他刚忙小声对威廉说道:“你小声点!后面官员们还看着呢!威廉。”
但卡尔越说,威廉就越起劲,又故意加大了音量:“呜呜呜!卡尔一回来就欺负我~~还说要动手打我,呜呜呜~”
“………………”没错了,这贱兮兮的样子绝对是威廉没错了,卡尔直接就是一巴掌,拍到威廉的屁股上:“来,不是说我揍你吗?今天就揍给你看。”
“哎呀!救命啊,打人啦!”
“你有本事别跑!威廉!”
“就跑就跑,嘿嘿嘿”
………………………………
站在远处,目睹了卡尔和威廉吵架的全过程,今年新加入枢密院的普鲁士官员恩斯特·冯·德格莱本大为震撼,他不敢相信远处那两个心理年龄加起来不超过十岁的人是堂堂勃兰登堡的公爵与宰相。
他用一种疑惑而懵逼的眼神看向身旁的施韦林,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感受到这个普鲁士来的小年轻的疑惑目光后,施韦林从容一笑,回答道:“习惯就好”
…………………………
本章,完。
(今天是两章,前两天抱歉了,读者老爷们,之后应该会稳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