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神书签”的意外,像一根细小的探针,刺破了苏曼看似平静的恢复表象,也让她和众人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她灵魂状态的脆弱与复杂。那不仅仅是力量亏空、记忆缺失,更是一种内在平衡的极度敏感,任何细微的情绪波澜,都可能在她那尚未修复的灵魂场中引发不可预料的共振。
苏曼没有再主动要求接触书签,但她也没有退缩。她开始花更多时间静坐,不是放空,而是尝试着主动去感知、去梳理自己体内那些紊乱的能量流和破碎的意念碎片。这个过程极其艰难,如同在狂风过后的废墟上,用颤抖的手一点点辨认、归拢散落各处的珍贵瓷片,稍有不慎,不仅无法修复,反而可能被碎片的锋利边缘再次割伤。
林清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知道这是曼曼必须自己走过的路。她能做的,是提供最稳定的环境和最及时的后援。
墨渊基于上次的数据,进一步优化了他的监测模型。他开始尝试构建一个极其精细的“灵魂波动模拟图”,试图找出苏曼灵魂场中那些相对稳定的“锚点”和最容易引发紊乱的“脆弱节点”。这项工作极其精密且耗费算力,他周身的数据流日夜不停地闪烁着,进度却如同蜗行。
“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一日,林清音在翻看【诡物典册】时,目光停留在了一件名为“织梦蚕茧(残)”的条目上。
根据记载,这并非完整的诡物,而是一枚上古灵蚕遗留的、未能完成最终蜕变的残破蚕茧。它蕴含着极其微弱却纯粹的“孕育”与“修复”的意念,能引导接触者陷入一种类似深度冥想的、受保护的浅层梦境状态,在梦境中缓慢滋养精神,甚至有一定概率梳理混乱的记忆。代价是,使用后会感到类似宿醉的轻微精神恍惚,持续数小时。
与“宁神书签”的被动安抚不同,“织梦蚕茧”更侧重于主动的、内源性的修复。
“这个……会不会太冒险了?”谢九安听到这个想法,眉头紧锁。涉及梦境和意识深层,不确定性太大。
“墨渊,分析‘织梦蚕茧’与苏曼当前灵魂状态的兼容性及风险系数。”林清音转向数据专家。
墨渊眼中数据流加速,片刻后回应:“……目标‘织梦蚕茧’,能量活性极低,意念构成单一,偏向秩序侧。与苏曼灵魂波动存在百分之十七点三的潜在共鸣区间。主要风险:可能引动深层记忆碎片,导致梦境失控;或在极端情况下,意识短暂滞留浅层梦境边界。”
“……风险等级:中度可控。建议在严密监控下进行短时尝试。”
中度可控。这意味着有风险,但并非不可接受。
林清音拿着典册,来到苏曼身边,将“织梦蚕茧”的特性、效用以及潜在风险,毫无保留地、用尽可能平静的语气告诉了她。
苏曼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蜷缩又松开。她看了看林清音眼中隐含的担忧,又看了看门口谢九安凝重的脸色,最后目光落在典册那泛黄的纸页上。
沉默了片刻,她抬起头,看向林清音,眼神虽然依旧带着虚弱,却有一种清晰的、自己做决定的坚定。
“……我想试试。”
她不想永远做一个需要被小心翼翼呵护的瓷娃娃。她需要主动去做些什么,哪怕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仍然拥有选择的勇气。
尝试在一个阳光充足的午后进行。
那枚“织梦蚕茧”只有指甲盖大小,通体呈半透明的乳白色,表面有着天然形成的、如同符咒般的细密纹路,触手温润,散发着类似阳光和青草的、令人放松的气息。林清音已经用祖灵之力反复净化过数遍。
苏曼平躺在床榻上,将蚕茧轻轻握在掌心,置于胸前。她闭上双眼,努力放松身体,按照林清音的引导,将一丝微弱的精神力探入蚕茧之中。
起初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有掌心传来持续的、温和的暖意。但渐渐地,那暖意仿佛活了过来,如同拥有生命的丝线,沿着她的手臂,悄无声息地蔓延向她的四肢百骸,最终汇聚于她的眉心祖窍。
她的呼吸变得愈发悠长、平稳,身体彻底放松下来,仿佛沉入了一池温暖的、散发着微光的泉水之中。外界的声音变得遥远而模糊,林清音和谢九安紧张的脸庞也如同隔着一层荡漾的水波。
她“看”到的,不再是黑暗,也不是混乱的信息流。而是一片朦胧的、散发着柔和白光的雾霭。雾霭之中,有一些极其模糊的、闪烁不定的光影在缓缓飘动。它们形状不定,色彩黯淡,像是被水浸湿后褪色的旧照片,又像是深海中自发光的浮游生物。
她本能地知道,这些就是她破碎的记忆和灵魂碎片。
她没有试图去抓住它们,也没有感到恐惧。蚕茧的力量温柔地包裹着她,让她保持着一种奇异的、清醒的旁观者状态。她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些光影在雾中沉浮,偶尔,当某一片光影飘得近些时,会有一两个极其短暂的、无声的画面或一股微弱的情感涟漪掠过她的心头——
是小时候和林清音分吃一根糖葫芦的酸甜;
是第一次见到谢九安时,他那一身与当铺格格不入的凛冽剑气;
是爷爷在昏黄油灯下,擦拭一件青铜古镜时专注而苍老的侧影;
甚至是……在昆仑那片混沌中,心光燃起时,那种撕裂一切又重塑一切的极致痛苦与决绝……
这些碎片依旧零散,无法串联成完整的叙事,但它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带着尖锐的刺痛感冲击她的意识。在蚕茧营造的这片受保护的“浅层梦境”中,它们只是存在着,如同河床上的鹅卵石,被温和的能量水流缓缓冲刷、抚平棱角。
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不知过了多久,苏曼感觉到掌心的暖意开始逐渐消退,那片朦胧的雾霭也开始变得稀薄。她意识到尝试该结束了。
她缓缓地、主动地收回了那丝探入蚕茧的精神力。
眼皮沉重地掀开,现实的景象重新映入眼帘。林清音和谢九安依旧守在床边,眼神关切。窗外的天色已经染上了黄昏的暖橘色。
“感觉怎么样?”林清音立刻上前,轻声问道。
苏曼眨了眨眼,适应着光线。一种深沉的疲惫感席卷而来,伴随着蚕茧代价所说的那种轻微精神恍惚,仿佛大脑被柔软的棉花塞满,思考变得缓慢。但除此之外,并没有任何不适或痛苦。
她仔细感受了一下灵魂深处。那些隐隐作痛的裂痕似乎……平复了一点点?虽然依旧存在,但那种时刻存在的、细密的撕扯感减轻了。脑海中一直存在的背景杂音,也仿佛被调低了音量。
“……还好。”她声音带着倦意,却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平静,“……很安静……里面……”
她尝试回忆梦境中的碎片,那些画面和情感依旧模糊,但不再让她感到慌乱和排斥。它们就像是……被暂时安放到了某个合适的位置。
“有效果。”墨渊的声音从一旁传来,他眼中的数据流显示着苏曼灵魂波动趋于平稳的图表,“……灵魂场紊乱度下降百分之零点五。记忆碎片活跃度未显着提升,但关联性冲突降低。”
百分之零点五,这个数字微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苏曼而言,这却是她主动迈出的、坚实的一小步。她证明了,即使在这种状态下,她仍然能够借助外物,引导自身进行修复,而不是完全被动地等待。
林清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由衷的、带着泪光的笑容。她握住苏曼的手,感觉到那指尖传来的、不再是冰冷,而是带着一丝倦意的温暖。
“累了就再睡会儿,曼曼。我们就在这儿。”
苏曼轻轻“嗯”了一声,顺从地闭上眼睛。深深的疲惫让她很快沉入无梦的睡眠,但这一次,她的眉心是舒展的,呼吸是匀畅的。
织梦疗痕,初现曙光。
当铺窗外,暮色四合,城市华灯初上。在这片喧嚣的边缘,古老的渡厄当铺内,一场更加精细、更加漫长的修复,正在无声而坚定地进行着。希望,如同那枚残破蚕茧中蕴含的微弱生机,正在一点点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