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7研究区的纯白空间内,林风结束了又一轮与“织网者”表层网络的常规交互。意识回归的瞬间,那份源自灵魂深处的细微疲惫,以及被无处不在的监控凝视的滞涩感,再次笼罩了他。
他走到观察窗前,看着外面那些遵循着冰冷逻辑运行的议庭造物。监察者VII的目光,埃克索斯那带着审视与索取意味的接触,派系间无形的倾轧,还有远方“熔炉”商会与不明势力的阴影……这一切,都像是一张不断收紧的网。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他不能永远只做一把被研究的“钥匙”,一个在派系夹缝中艰难求存的“顾问”。人类文明也不能永远只是议庭档案中的一个编号,一个需要被评估、被审查、甚至被勒索的“潜在风险”。
星火若只能隐忍,终将被黑暗吞噬。它必须燃烧,必须发出自己的光,哪怕最初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缕。
决心已定。林风转身,走向个人终端,调出了他与“织网者”系统交互的全部记录,以及监察者VII提供的、关于系统防御网络运行的基础数据。
他没有去触碰那些深层的、可能引发警报的敏感信息,而是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了表层与中间层交接区域的“信息湍流”上。这是委员会公认的效率瓶颈区,大量无害的数据流在此处因防御机制的残余影响而变得紊乱、迟滞,严重拖慢了整体研究进度。监察者VII的解决方案是投入更多算力进行暴力梳理,但这治标不治本,且消耗巨大。
林风闭目凝神,三钥之力在体内静静流淌,不是用于冲击,而是用于“感知”。他回忆着与系统交互时捕捉到的那一丝丝韵律,那属于“织网者”文明独特的、将秩序与灵动完美结合的“呼吸”节奏。
他结合数据库中的海量观测数据,开始构建模型。不是基于议庭固有的、强调绝对控制和层级分明的逻辑,而是尝试引入一种更柔性、更具适应性的思路——类似于人类神经网络中的动态路由,或者生态系统中的自组织行为。
他设想,能否在信息湍流区,植入一些微小的、基于“织网者”自身韵律的“引导信号”?这些信号不强行改变数据流向,而是像为混乱的羊群指引出几条隐约的小径,利用系统自身的残余动能,让数据流更自然地“选择”通畅的路径。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设想。它要求对“织网者”系统的理解达到一个全新的深度,并且需要一种与系统本身高度“共鸣”的引导力。而林风,恰好是唯一可能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存在。
数日的推演、计算、模拟。隼在远程提供了大量的算法支持,帮助他完善细节,规避可能触及防御机制的陷阱。铁砧也传来讯息,第七星环的联合防卫网络给了他一些关于分布式系统协同的启发。
终于,一份名为《关于优化“织网者”表层-中间层交互区信息流通效率的初步建议》的报告,在林风的终端上完成。他没有通过常规渠道提交,而是选择了直接发送给研究委员会的全体核心成员,包括监察者VII、智者奥隆、守墓人,以及……那位考古部的调查员埃克索斯。
报告内容详实,数据支撑充分,提出的优化方案精巧而富有创意,最关键的是,它完全基于对“织网者”系统本身的深刻理解和尊重,而非外部力量的强行干预。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林风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略微加速。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建议,这是一次宣言,一次试探,更是一次……亮剑。
他告诉议庭,他不仅仅是一把被动的“钥匙”,更是一个拥有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智慧个体。
他告诉那些觊觎者,人类文明拥有他们无法轻易理解或复制的潜力。
他告诉他的盟友,也告诉自己,星火,已然点燃。
信息发出后,t-7区似乎依旧平静。但林风知道,在那平静的水面之下,波澜已起。
他安静地坐在房间里,等待着回响。无论结果是赞赏、是质疑、还是更严厉的审视,他都已经迈出了这至关重要的一步。
从“钥匙”到“执棋者”的道路漫长而艰险,但《无疆星火》的篇章,已由他亲手,写下了第一个主动的音符。那微弱的星火,终将寻求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