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八路军129师师部指挥所
师长、旅长、李云龙、赵刚几人正围着地图正在讨论,
“报告!”张浩宇在门外喊道。
“进来”
“师长、旅长。我回来啦,这次因为采购的东西比较多,耽误了几天!”他走上前,将装备和物资清单递给了师长。
师长接过文件,旅长和李云龙自然地凑近。
师长翻开第一页,目光扫过那些项目名称和后面的数字,他的眉头微微蹙起,似乎怀疑自己看错了。
他下意识地扶了扶眼镜,身体前倾,又仔细地看了一遍。
寂静在窑洞中蔓延了十几秒。
突然,师长的手指猛地一颤,捏着文件的指节有些发白。
他抬起头,眼中不再是平日的沉稳,而是充满了极度的、难以置信的震撼,甚至有一丝恍惚。
“这…这……坦克就一百辆?还有飞机?!二十四架战斗机?!十二架轰炸机?!还有这么多重炮,张浩宇同志,这清单……你没拿错吧?”
“师长,绝对没有错,本来这次带回去的缴获大概能买三分之一吧,后来遇到爱国商人赵振华赵老,不仅高价收购了那批缴获,而且捐助了15个亿用于支持我们八路军……所以这次我们专项组商量后,就把能采购,能提供的都给咱们弄来了,钱跟积分都花光了,估计这次能把咱整个八路军换装一遍!”
师长猛地站起身,由于动作过猛,身后的椅子发出“吱呀”一声刺耳的摩擦声。
他来回踱了两步,试图消化这海量的信息,最终停在张浩宇面前,目光如炬地盯着他:“我们原本想着你这次回去,就老李那个团的标准搞一套再整换一个合成团,就是天大的好消息了!这么多装备能把咱们整个八路军,从头到脚,武装两遍还有富余!”
旅长一把抓过清单的另一页,手指点着上面的数字,呼吸急促:“我的老天爷……59坦克一百辆!122榴弹炮一百二十门!老总!这……这已经不是发财了!这是搬回来一座兵工厂!不!是给咱搬回来一个集团军的全部家当!”
李云龙更是眼睛瞪得溜圆,嘴巴张了半天,才猛地一拍大腿,压低声音却掩不住狂喜:“哈哈哈!老张!用你的方言来说,你是真牛…!不愧是俺老李的福星!这下咱八路不是富得流油,是富得能淹死小鬼子了!”
师长终于从最初的巨大冲击中稍稍平复,他深吸一口气,重重地坐回椅子上,目光再次扫过清单,语气变得无比郑重和深沉:“浩宇同志,我代表八路军,代表所有艰苦抗战的同胞,感谢你!感谢现代时空的同志们!更感谢爱国人士赵老先生!赵家此次对抗日救国事业的支持,是雪中送炭,更是恩同再造!这份情谊,比山重,比海深!”
“请你务必转告赵老先生!他家族遗失的《山河稷》之事,我本人,以及我八路军全体将士,必将时刻铭记于心!我们将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在整个华北,乃至更广阔的区域,竭尽全力查找线索!此事,关乎信义,关乎承诺,我以党性担保,绝不食言!”
激动过后,巨大的责任感迅速取代了狂喜。
师长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营地灯都晃动了一下:“不行!这事太大了!远远超出了一个师的决策范围!必须立即上报总部,请老总、副总指挥亲自定夺!”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张浩宇:“浩宇同志,前几次你带来的那个加密的通讯设备,可靠吗?能否确保绝对安全?”
张浩宇肯定地点头:“绝对安全,首长。那是专用链路,而且数码加密,在现在这个年代绝对无法被监听和破译。”
“好!”师长断然下令,“立即准备!接通总部!召开紧急电话会议!”
【电话会议连线中… 线路接通】
窑洞内,一部现代数码加密的通讯设备闪烁着绿色的指示灯,悄声运行。
师长手持话筒,神色肃穆。旅长、李云龙、赵刚、张浩宇屏息立在周围。
一个沉稳而略带沙哑的声音从听筒中清晰的传来,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老总):“情况,作战科已初步了解。直接说你们的方案和看法。”
师长身体微微挺直,对着话筒,语气恭敬而清晰:“老总,副总指挥。情况确如浩宇同志所汇报。现代时空的同志基于庞大的资源,还给我们提出了两条战略发展建议,供总部参考决断。”
“第一条,稳步发展,徐徐图之。 优先保障李云龙部,打造一支精英重装合成旅,作为样板和种子。摸索训练、后勤、作战的全套经验,培养骨干力量,然后逐步向120师、115师等兄弟部队扩散换装。此方案稳妥,风险可控,但形成全局战斗力周期较长。”
“第二条,快速形成战斗力,进行战略切割。 利用装备形成的绝对优势,先行出击攻打娘子关、雁门关等重要隘口,同时切断正太路、同蒲路等省内交通大动脉,将晋省境内的日军分割、孤立,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快速实现光复山西,乃至改变华北战局创造决定性条件。此方案见效快,战果预期巨大,但风险极高,对部队训练、后勤补给、战役指挥都是极限考验。”
电话那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能听到细微的电流声。显然,总部的首长们也在权衡这前所未有的选择。
片刻后,另一个冷静而缜密的声音响起(副总指挥):“两条路,本质上是一条。核心是‘攥紧拳头’和‘打出拳头’的时机问题。 没有力量,一切都是空谈。有了力量,如何运用,关乎全局。我看,可以分步骤走。当前阶段,核心是‘攥紧拳头’。必须集中最优势的资源,以最快的速度,先让李云龙这个旅形成实实在在的、碾压式的战斗力!这是一切的基础和前提。拳头硬了,下一步是打出去还是收回来蓄力,主动权就在我们手里。”
老总的声音紧接着响起,斩钉截铁:“我同意!告诉李云龙,不要怕当出头鸟,也不要怕别人眼红!总部给他撑腰!但要给他定下两条铁律:第一,形成战斗力要快!要快得超出所有人的想象!第二,要拿出成套的、可复制的训练、保障、作战经验,为全军培养种子,当好老师!”
副总指挥补充道:“关于装备分配原则,总部同意你们的初步设想。优先保障拳头力量,同时兼顾兄弟部队基础换装,提振全军士气。 具体比例和清单,由你们师部根据实际情况详细拟定,报总部批准。总部只有一个要求:要快,要稳,要绝对保密!”
老总最后下令,声音透过话筒传来,带着千钧重量:“你们上次提交的方案批准。同意以新一团、新二团、独立团主力为基础,组建‘八路军第一纵队’(对外代号),李云龙任司令员。授权你们全权处理装备接收、隐蔽、训练事宜。总部会协调各根据地,予以全力配合。张浩宇同志的安全和通道,是最高机密,由你师部直接负责,出问题,我唯你是问!”
“是!坚决完成任务!请老总放心!”师长肃然领命,声音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