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渊最后劈开莲台机关,伴随着沉闷的机括咬合声,佛像基座侧面缓缓滑开一道尘封的裂口。一股浓重得几乎凝滞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是时间深处沉积的灰尘、朽木与某种难以言喻的陈旧墨香混合的味道,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鼻端。队伍依次弯腰,钻入这狭窄的通道,如同穿越了时光的缝隙。探照灯锐利的光束猛地刺破洞窟内部粘稠的黑暗,当光柱扫过深处,所有人如同被施了定身法,连呼吸都屏住了。
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超乎想象的蜂巢状巨大空间。
目光所及,皆是层层叠叠、高耸如林的石制经架,如同大地内部生长出的古老森林。岁月无情,大部分经架早已坍塌腐朽,断裂的石梁和散落的碎石与经卷文书纠缠在一起。那些承载着千年智慧的载体,在地面上、在残存的架子上,竟堆成了连绵的小山!它们并非杂乱无章,许多是以早已褪色、变得极其脆弱的布帛包裹着,或是被安置在特制的防潮木匣里。只是匣盖大多碎裂,布帛也风化破败,如同残蝶的翅膀,再也无法护佑内里的珍宝。
光柱下,文献本身的材质更是令人瞠目。坚韧得几乎超越时代的特制纸张;光洁如初、触手微凉的绢帛;而数量最多的,竟是打磨得极其光滑、薄如蝉翼的木牍。最摄人心魄的是书写其上的墨汁,在强光照射下,竟闪烁出令人心颤的璀璨金光与银光!
“金汁!银汁!”头发花白的王教授第一个失声叫了出来,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他几乎是扑向一堆散落的经卷,极其小心地,用指尖拈起一卷用金汁书写在深蓝色绢帛上的残卷。灯光下,那深蓝如午夜天幕,金字如星辰闪耀。他布满皱纹的手指抚过那些奇特的文字,浑浊的老泪瞬间涌出,沿着深刻的纹路滚落,“《西夏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天啊!这是失传了数百年,只在史籍里留下一个名字的孤本残卷啊!”他激动地几乎语不成调,手指剧烈地颤抖着指向不同区域,“看!这是西夏文!这边…是汉文!还有藏文!天哪,快看那边角落!是梵文!写在贝叶上的梵文贝叶经!”王教授猛地抬头,环视这浩瀚的宝藏,声音里充满了震撼与狂喜:“这…这哪里仅仅是一个藏经洞?这是一座跨越民族、融合宗教文化的无上圣殿!是丝路文明交流最璀璨的结晶!它的价值…足以彻底改写我们对西夏历史、对佛教传播史、对整个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的认知!是填补历史空白的无价之宝!”
一旁的李研究员也激动得语无伦次,他正小心翼翼地翻看几片散落在地的木牍文书:“教授!您快看这些!这…这格式,这印章…是西夏的法典条文!还有这些…是官府账簿!户籍登记!天哪!”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光芒:“这…这是研究西夏社会结构、经济制度、律法体系最直接、最原始的铁证!其价值,比任何金银珠玉都要贵重万倍!”
叶天也被这无声的文明洪流深深震撼。他屏住呼吸,极其谨慎地拿起一片边缘微有缺损的银汁木牍。银色的字迹在灯光下流淌着冷冽而古老的光泽。他转向镜头,神情是前所未有的肃穆凝重:“各位观众,我们眼前所见的,没有耀眼的黄金,没有炫目的宝石。但它们,却是比世间任何珍宝都更加贵重的无价之宝!这些沉默的经卷、文书、法典,就是西夏王朝曾经辉煌存在的‘基因密码’!是那个消逝王朝留存在大地深处的心跳与呼吸。每一片残页,每一行文字,都可能隐藏着解开历史谜题的钥匙,都可能颠覆我们固有的认知。”他的语气陡然加重,带着强烈的警示意味:“然而,它们的脆弱也超乎我们的想象!光线、空气中细微的湿度变化、甚至我们此刻呼出的气息,都可能对这些沉睡八百年的脆弱载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让这些好不容易重见天日的文明碎片,再次归于永恒的沉寂。”他转向王教授,目光恳切而坚定:“教授,请务必指导大家,启动最高级别的考古保护预案!非必要,绝对禁止触碰原件!必须接触时,必须佩戴专业无尘手套,轻拿轻放,如同捧起初生的婴儿!同时,做好最详尽的编号、位置记录,优先进行全方位、高精度的影像留存!每一份文献的原始状态,都必须被永恒定格!”
“明白!刻不容缓!”王教授瞬间从巨大的惊喜中切换回顶尖学者的专业状态,斩钉截铁地下达指令,声音在空旷的洞窟里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小张、小李!立刻把恒温恒湿箱和便携式惰性气体隔离罩架设起来!参数设定:温度恒定20c±1,湿度45%±2!甜甜!你负责超高清微距拍摄,我要每一份文献正反两面、每一个边缘角落、每一处破损细节的原始影像!记住,动作要轻!再轻!呼吸都要控制!冰冰!”他看向主持人,“镜头重点捕捉文献材质、特殊文字和整体堆积状态,向观众解释清楚,任何微小的震动和不当的环境改变,对这些国宝都是致命的!”
“观众朋友们,”冰冰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递出去,带着微微的颤音,那是激动与责任感交织的体现,“大家现在看到的,是足以载入史册的惊天发现!王教授手中的金汁《华严经》,是早已被判定为失传的佛教圣典;李研究员发现的法典和账簿,将为我们揭开西夏王朝社会运作最真实的面纱。这里的每一片木牍,每一卷经文,都承载着一个失落文明的重量。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民族共同的记忆根脉!”直播间的画面被洞窟内的景象占据,弹幕早已不再是文字,而是汹涌澎湃的情感浪潮:“国宝!!!”“瞬间泪目!”“向考古工作者致敬!请一定保护好!”“这是真正的民族之魂!”“看得我大气不敢出!”
甜甜已经跪坐在铺着无酸衬垫的地面上,巨大的环形补光灯在她周围亮起柔和的光晕。她戴着放大镜和专业的防雾口罩,双手戴着特制超薄无尘手套,小心翼翼地用软毛刷拂去一卷绢帛文书边缘极其细微的浮尘,动作轻柔得仿佛怕惊醒一个沉睡千年的梦。高清相机的快门声在寂静的洞窟里发出轻微而规律的“咔嚓”声,每一次声响,都是将一段沉睡的历史,永恒镌刻入数字的光影之中。
小张和小李则如同精密仪器般协作,迅速在洞窟内相对开阔平整的一角,组装起一个透明的、内部循环着惰性气体的临时隔离工作舱。恒温恒湿设备发出低沉的嗡鸣,为这些跨越时光而来的脆弱文明碎片,竭力营造一个接近其漫长沉睡环境的“襁褓”。
叶天站在光影交界处,看着眼前这繁忙而肃穆的景象。探照灯的光柱扫过层层叠叠的经卷之山,金汁银汁在光线下星星点点地闪烁,如同散落在时间河床上的星辰。他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敬畏。这深藏于佛像腹地的洞窟,是战火与时光也未能彻底湮灭的文明火种。它们沉默如山,却又震耳欲聋,无声地诉说着一个王朝曾经的辉煌与湮灭的秘密。保护它们,解读它们,将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艰巨战役,每一分每一秒都弥足珍贵。他深吸一口气,那混合着尘埃与古老智慧的气息沉入肺腑——这不仅仅是一次考古发现,这是一次对失落文明神圣而庄严的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