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一听“走水”二字,脑袋“嗡”一下,心一下就蹦到嗓子眼。
他快速回到书房,当场就派人去小寒庄,连夜去,应该是出大事了,不然的话,那里的人会回来向自己汇报的。
天亮了,没有一个人来汇报,接着派第二批,然后是第三批,第四批,一共八个人,有去无回!
不用再派了,官府的人已经来找侧妃说了,庄子全火了,所有的庄客都已经被烧成了焦尸。
“所幸仓库里并未见到有大批货物被烧的痕迹,汪家的货物损失应该不会太大”。
“什么意思?仓库里面没货?”
谢天谢地,仓库里的货不在,那就与汪家无关。
这是汪侧妃的想法,恭王心里却在滴血,按正常操作,粮食,不可能全部运走,那些私兵手里要握有大批粮草,会有很大风险的,吊着是最恰当的办法。
铁器和皮货,经营的主体是汪家,他家的女儿还在王府里,又一心一意想着往上爬,心里盘算着能母凭子贵,然后好来个一人得道,便能鸡犬升天,汪家应该没这个胆量。
从现场的焦尸数目来看,庄子上的人员,应该全部遇难了!
他们不是普通的庄客,他们大多数都是杀手,少数几个为汪家的人,但也是自己的人,怎么会因为一场火灾而全体灭亡?
不能乱想了,派出去的八个人,无一返回,这绝对是出了大事的表现,先不猜测是谁干的,得先搞清楚私兵现在的状况。
因为是私兵,恭王只秘密去过一次,之后的管理,一直都是一层控一层的往下推,现在就更不能露面,立即派人出去联系。
这次派人采用另一种方式,一个负责传信的人,而另外两个从侧面保护,第一批出发一刻钟后,第二批人出发,变成四保一,然后是第三批,六保一,第四批则是两个人加在中间,真正的联系人,与第五批八保一的一同出发,只不过这两人是从街头店铺出发。
唐二爷亲自带人去守着,盯梢的人从恭府门口就安排起,只用信号传递消息,人则原地待着。
传递信号的东西很怪弄,是从燕王那里得来的,按要求接好,就用手指按压一些按钮,下一个人自会接到信号,一切都做得天衣无缝,恭王府里溜出只老鼠都漏不掉。
恭王派出去的二十六个人,有二十二个人都是高手,同样的,唐二爷带着的人,也都是高手,二十六个人,出去就被解决掉。
二十六个人被派出去,一去不归,等了三天,毫无音讯,不能再派人了,恭王府已经被人盯上,所幸私兵那边,除了三个领头人之外,没人知道私兵与恭王府的关系,他们只认令牌,即使皇上的人去了,没有令牌,也是无法指挥他们的。
不用去想敌人是谁,唐家、文家、老六、老四,或许还有老五,总之就是很多,而且自己这次已经输了,除了暂时蛰伏下来,别无他法。
有种非常可怕的可能性,那就是小寒庄的货物被敌手一扫而空,过后才点的火,有这个能力的人,有可能是唐家,也有可能是老六,如果他们两家联合起来,那就更可怕。
如果老六已成了废人,那么,他们现在扶持的就是老四,明确了目标,想要对付就更容易点,把老四直接弄死就成了。
只是私兵营的存粮不是很多,拖不得太长时间,还有,也不能不和外界联系。
思考一番后,恭王两口子开始主动出击,恭王妃开始下帖去请靖王妃和端王侧妃过府一叙,结果都很不给面子,就回了两个字:没空!
形势很严峻了!恭王妃借口为侧妃汪氏祈福,打算去庙里上香,先放出消息去,外面的人会去庙里取得联系的,外面一直没消息进来,说明不但出去的人被灭了,进来的人也可能被灭了,现在只能自己继续在王府吊着他们,让王妃出去联系。
恭王妃宋氏是个爱冒险的人,夫妻俩躺被窝里把整个过程小心细盘一下,这会应该万无一失了。
第二一早起来,一大群丫鬟婆子簇拥着,恭王妃上了马车,声势浩大地前往城外庙里上香,因为随行人员太多,中途一会买糕点,一会儿买香烛的,身边的下人穿来穿去的。
“这么大阵仗,到底是干什么呀?”
“没看见吗?那可是恭王府的标志”。
“看见了,我眼睛又不瞎,能看不见吗?我这不是觉得奇怪吗?恭王府向来低调,弄这么大阵势,这是要干什么?”
“这个倒是听说了,恭王大婚已经超过十年了,可王府至今只有两位小郡主出生,而且两位侧妃生下孩子后,没几年也相继过世,如今刚进门不久的汪侧妃,也怀上了,可惜听说娘家的庄子被烧了,损失惨重,一下子支持不住,摔了一跤,小产了。
恭王妃之前也小产过,所以至今无一一儿半女傍身,前些天还施粥祈福的,后来端王府和靖王府接手,恭王府便停止施粥。
那晓得,才停了没几天,汪侧妃的孩子就给流掉了,听说汪侧妃也是个懵懂的,到流产了才发现自己已经怀上。
娘家又出了事,一下子就给折腾得躺床上动弹不得,吓得恭王妃夜不能寐,以为怪自己停了施粥的事,这才赶紧去庙里祈福。”
“嗨!这施粥的事,总要停的,咋能与祈福扯一起呢?不过,恭王府的事情,还真是怪蹊跷的”。
百姓们也是议论纷纷,在热闹的人群中挤来挤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