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殿下一开口,唐惠珠就知道,自己赌对了,三皇子恒王,他舍不得唐家手里的兵权。
“三殿下真是好兴致,都什么时候了,还有这份闲情逸致?先不管我经不经逗,我这边是已经火烧眉毛了。
唐家并非那才发迹的暴发之家,而是传??了几代的世家,很是注重自己的后辈儿孙的成长(想说很注重嫡庶之分,但想想,此时此刻说这样的话,十分不妥),大将军的嫡子嫡女都死了,他会不会冷静处理事情,这个问题,谁也无法准确回答。
唐灵珠被杀了,这说明恭王并不想拉拢唐家,他只想要唐家和朝廷互斗,他好坐收渔利,因此,他会不惜一切代价将唐家往造反路上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爹他要保持冷静,真的不容易。
杀死唐灵珠的那婢女,名叫司棋,是她从三川镇买来,祖母和大夫人不信任家中的老仆,这才让她钻了空子。从这件事情来看,恭王的手已经伸得很长,他做事的狠辣处,从这件事情上,也可见一斑,不达目的,恐难罢休。
我祖母突然放出消息,说我要嫁人,这是个非常不好的兆头,而且还点明了是我二叔的友人。
三殿下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我要下嫁一个商户人家。
殿下有没有想过?天下的世家大族,有几家不靠点“商”来支撑的?说句不怕得罪殿下的话,东越的文家,若不从商,能维持那光鲜的景象?
说白了,买卖这东西,小打小闹被人不耻,从事的人,被称之为贩夫走卒,一旦把买卖做大做强了,那就是另外一码事,没有人再称之为商户人家,而是被称之为大家族,就像汪家,现在不也被称之为大户人家吗?恭王不也娶了他家女儿做侧妃?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做大买卖的的人家多的是,就像纸这东西,文家靠它吃遍天下四国,以此为依托,拓展了多少条路子?这一点,不用小女子说,三殿下最是清楚不过。
可如今的京城里,还有几家铺子在卖文家的纸?那新出现的抢手货:香皂,其中,又有文家的几成参与?唐灵珠去三川镇,其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去为恭王抢那香皂买卖,只可惜,她失败了,那香皂,经营权被唐家霸着,但生产却不属于唐家,而是我二叔的一个友人。
三殿下,我不是在和谁赌气,只是实事求是地说事情,唐家为什么会突然要为我议亲?如果不是孤注一掷,会这么做吗?若非有所图,我一个大将军的女儿,有必要这么匆忙出嫁?而且还强调是庶出,若真的只是为了把我下嫁,随便选个小官之子,嫁了也是可以的。
四皇子靖王,并非真的只是个风流纨绔公子,这些天,我也曾打听到了三川镇的一些消息,四皇子靖王,一到三川镇就搭上了一个叫许乐乐的小姑娘。
三殿下可知这许乐乐是何许人也?她只有八岁,但走了大运,得遇高人,她家原来很穷,曾救过我小堂弟的命,因此,最先帮助她家的人,就是我二叔唐守业!她们许家和我唐家,有着牢不可破的合作关系。
此相信三殿下不会一点调查都没有,因为新纸,就是许家人做出来的,她家的新纸,质量上乘,价格公道,别说在大启的各地售卖,就连东越国也在卖。咱们明人不说暗话,文家靠纸来拿捏天下已经行不通了!”
唐惠珠没有时间和这胖家伙兜圈子,不把他点醒,必然要坏大事,而要点醒这位自大狂,不下点狠手,同样也是不行的。
“你说的这些话,确实有许多都是事实,文家的纸,确实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可文家并非小商小贩,纸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文家与几国皇室都有姻亲关系,给文家找麻烦和搬倒文家,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就比如说这纸的事,也是文家一时失察,才会着了许家人的道。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假以时日,倘若文家真下了决心,几国联合起来,禁了那新纸,也不是不可能。
文家之所以按兵不动,不是动不了,而是觉得没这个必要,文家的产业多的是。”
“的确,天下赚钱的产业多的是,就比如香皂,才出现在这大??的京城,恭王就已经寻到味。
如果唐灵珠去三川镇,真的拿到香皂的秘方,她应该不会死得那么惨。
只可惜,那许乐乐不是个好惹的,她们家的人,可不只救了我堂弟,据说,燕王也为她家所救。
燕王的事情真假难辨,但靖王和许家人成了好朋友,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四殿下从三川镇回来,足足给皇上带了三马车东西,有消息说,那三马车东西,皆为三川镇的土特产,绝大部分都来自于许家。
宫里的事情,三殿下比我清楚,我只是从唐家的一下下人口中,探听到一点点小道消息。端王对我祖母十分孝顺,得了什么好东西,都要给祖母孝敬些。”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我以为已经讲得很明白了,端王、靖王、燕王,他们已经站一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