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林觉得,自己幸亏是跟着四九城的老油子出来的啊。
不然今天拿着一块钱的巨款,没有四九城粮票,自己也买不到吃的。
一路上杨大林欣赏着大街上的特色年代建筑,还有形形色色的人群。
这个饿着肚子,也在大力搞各种建设的伟大民族,迸发着无尽的激情。
自己估计做不到那么奉献,只能先把自己和玉兰婶子一家过好就知足了。
南锣鼓巷离四九城站,大约十里地多点,现在又没有那么多红绿灯,也没有那么多汽车,所以二十多分钟就到了。
齐大爷带着杨大林来到站前广场旁边一个小巷子口的饭店。
就叫国营站前饭店,一进门,杨大林看了一下饭价格。
馒头三分钱一个,包子五分一个。
这是要粮票的价格,他可以刷脸,不要粮票,但是限量,价格的翻倍。
杨大林准备冒一把风险,一会把大力丸吃了,买上十个馒头先准备着。
万一不够再说,馒头二两一个,十个就是六毛钱,二斤粮食,一会就着饭店的咸菜疙瘩,再喝点开水估计差不多。
杨大林把玉兰婶子给的那一块钱准备递给齐大爷让他帮忙去买。
齐大爷摇了摇头:“爷们儿,今天第一次见面,咱爷俩挺投机的,大爷请你一顿。”
如此好客的大爷杨大林表示可以再来几个。
回头自己挣钱了请回来就是了。
一顿饭还吃不穷这个大爷吧。
齐大爷让杨大林先坐,然后他去了窗口那里,只见他找了一个熟人。
很快里面一个稍微有点小胖的厨师给递给齐大爷一盘馒头,还有一碟咸菜。
这时候的馒头一点也不白,还有点颜色发暗。
杨大林闻着麦香的馒头,先给齐大爷说自己出去撒泡尿,马上回来。
齐大爷笑笑没说话,还以为他是去先释放一下肚子。
如今很多人都是喝水把肚子骗饱的,他以为杨大林是去释放一下肚子,他能理解。
还给他指了公共厕所的方向。
杨大林出来之后没有直接去公共厕所,先找了一个附近执勤的公安。
他怕他吃那个大力丸万一有啥副作用,身边还能有个人关照一下。
所以就选择了公安战士附近。
背着公安战士杨大林把大力丸吃下。
不错,山楂丸的味道
大力丸一直储存在新手大礼包之内的空间。
别的任何东西不能放,里面只有一个空荡荡的大力丸,不领取一直在,领取了,那个储存空间就没了。
嚼了几下,顺利把大力丸咽下。
没一会杨三斤就觉得自己没有其他感觉,就感觉胃里灼烧的厉害,就是那种极度饥饿的感觉。
果然是需要能量补充的。
杨大林勉强支撑了一会,没感觉有其他的变化。
赶紧跑回饭店,齐大爷让杨大林不要客气,赶紧吃。
这一盘,有八个二两的馒头,杨大林两口一个。
没一会就吃完了,齐大爷啥也没说,又去端来一盘。
这时候已经过了饭点,店里客人真不多。
也没有人看他,这年代能吃的很正常。
齐大爷端来第二盘一会就没了。
这下已经十六个馒头了。
齐大爷看着杨大林意犹未尽的感觉,骑虎难下,不过还是又去端了一盘。
当二十四个馒头下肚的时候,杨大林觉得自己还是需要能量。
不过再让人家请真是不好意思了。
杨大林把自己那一块钱递给了齐大爷:“大爷,再给我买一块钱的吧,下午我挣了钱优先还您。”
二十四个二两的馒头,快有五斤了。
杨大林出钱,齐大爷也摇头了,人家每个人也有限量,不能再卖给他了。
不过齐大爷看着杨大林饿着还冒绿光的样子。
说让他等一会,他出去没一会叫来一个和他打扮差不多的人。
这个人帮着又给买了三盘馒头,杨大林才觉得吃了个八成饱。
就连饭店几个厨师都惊呆了。
一个少年一顿吃了近十斤馒头。
还喝了好几碗温开水,三碟小咸菜。
也算是一个大胃王了。
不是没见过能吃的,很多人这时候一顿吃个三五斤粮食很正常。
有人吃面条还弄洗脸盆装呢,不过那是水多。
但是一顿吃近十斤馒头的还是真少见。
杨大林那一块钱,齐大爷还是还给了他。
说了请他一顿就算他请的。
这一顿杨大林光吃馒头就吃了四十八个,钱2.88元。
要是顿顿这么吃,一天杨大林就就算花六块钱。
一个月就是180元,真是谁也养不起啊。
就连高级干部家庭估计都养不起。
而且齐大爷觉得奇怪的是,杨大林肚子一点也不大,哪怕现在穿的挺厚的衣服了,这家伙的衣服都没撑起来。
也是一个神奇的现象。
杨大林知道那些馒头都被吸收了,肚子当然不显的大。
齐大爷还给杨大林介绍了一下刚才帮他买馒头的人,让他叫李叔就行。
也是一起拉货的伙计。
三个人稍微在饭店里坐了一下,齐大爷问:“大林子,这会肚子怎么样,能跟着去干活不?”
杨大林站起来,跳了一下,肚子一点也不难受。
浑身觉得充满力量。
“可以,走大爷,今天的把您请的馒头钱挣出来。”
“不用,大爷说请你一顿饱饭,就请一顿,大老爷们一个唾沫一口钉。”
“那等我挣钱了,请您和李叔一顿饱饭?”
“行,”
两个大老爷们相视一眼,点点头。
请不请不知道,最起码这小伙子有这个态度,就让人舒服不少。
齐大爷和李叔带着杨大林找了火车站货站的管理员,给杨大林登了记。
进了火车站货运装卸场,今天说是有好活。
里面很多要从火车车厢里卸的货物。
比如各地运来的各种粮食,木材,各种商品等等。
今天这一列车厢是卸的大米。
一麻袋一百二十斤。
从车厢里走着搭建的斜板扛到车站的运输车上,运输车给运到仓库。
就这段路程,前后几十米,一袋给五分钱。
如果一个成年人能吃饱的话一天扛个二百袋一点问题也没有。
那可以挣十块钱,那是最理想的情况下,但是吃不饱的情况呢。
再一个火车站哪能给你那么长时间让你慢慢下货,这时候来干灵活的人不要太多,很多没关系的还来不了呢。
一节火车能拉六十吨大米,也就是1000袋120斤的。
这一节车厢是用十个人下的。
火车车厢里两个人专门给送到抗大包的的人的肩膀上,专门扛大包的六个,装车的两个。
还限时间的,也就是这五十块钱是有十个人一起分的。
不过还有一个人要抽头,那就是专门负责记录每个人扛多少包的那个正式工。
人家还要抽走百分之十。
还有介绍进来的抽走百分之十。
也就是十个人可以分四十块钱。
干的多的多拿点,干的少的在少拿一些,而且还不是固定天天有活。
算你每天挣两块,一个月挣六十来算,你还不是正式工,又缺各种票据,生病吃药耽误功夫也没有人给你报销。
这种活又不是天天有。
所以看着收入不低,关键它不是旱涝保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