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里的日子还是一如既往,林璟宣每日在学堂、饭厅还有宿舍这三地出没,当然还不忘了每月的山长讲学,有了前面的经验,每次两人都起的很早,第一排的位置已经牢牢占据,山长也因此将他两认了个脸熟,看这两年轻人好学的劲头很是不错,时不时的还给他俩开个小灶,这让林璟宣很是感激山长,每回下山都会带一些自家铺子的小食送给他。
转眼间,已过三年,如今的林璟宣已经是一位十七岁的少年,前些日子刚过完年假从家里回来。村里人见到他如今都不敢认了,都说读书好,但也没说读书让让人变好看啊,现在的林璟宣长身玉立,身姿挺拔,由于是北方人再加上自己爷爷和爹也是高个子,林璟宣这三年又吃的好,如今看着得有一米七八左右,他觉得自己应该还能再长两厘米的。另有常年读书,身上书卷气浓郁,人又一向温和,颇有种温文尔雅的感觉。他五官原来就长得不错,再加上气质,如今走在街上,有不少小娘子都回头看,为此郑世杰还酸溜溜说明明以前都是看自己的,如今好友怎么越长越好看了。看来,自己也要注意这些,可不能被他比下去了。
林璟宣的绘本事业现在也是蒸蒸日上,前面画的几本短篇故事很是受欢迎,前两年林璟宣就琢磨着整一篇长篇绘本出来,而内容嘛,就借鉴了现代常用的修仙题材,作为一个宅男,林璟宣前世也是看了很多这种类型的小说。这次林璟宣尝试着话本加绘本组套,这么长的故事他怕绘本讲不明白就同时写了话本。没想到,这收到了广大读者的热情追捧,现在不同时拥有着这两种你就落伍了,林璟宣打听自己的话本时听到这话也是高兴不已。
敬墨轩这几年和林璟宣合作的颇为顺利,有了这话本书肆的利润也是蹭蹭往上涨,之前的利润分成照旧,年底更是会给林璟宣一笔丰厚的红包。靠着这话本另加绘本的收入,这三年林璟宣共收到了八百两的分成,再加上红包啥的,自己的私库一下子就有了一千两。
家里小食铺的生意如今也是红红火火的,林璟宣在闲暇时琢磨了一下前世见过的美食,又想了想可行度,就给父母出了驴打滚的主意,这在前世是很普遍的小吃,在这林璟宣倒是没有看见过,没想到做出来后还挺受府城人家欢迎的,软软糯糯里面还有红豆馅,撒在上面的黄豆粉也是满口留香,这让自家小食铺的生意好了不少,当然还有其他糕点,林璟宣觉得可行的都会让自己爹娘试试,有的居然真的成了,这样下来,生意就更好了。
林璟宣怕自家爹娘累着,就请了伙计帮忙,还在府城又开了两家铺子,这样一算自家小食铺一月除去房租还有付给伙计的佣金外差不多能赚五十银子左右,且呈每年不断增长的趋势。这让林沐两口子很是满意,每天都干劲满满,以前他们哪里敢想这样的好事,还得是自家儿子争气,虽说自己只有这一根独苗,以前村里人还暗地里嘲笑自己,现在哪个不是见着自己就是一通恭维。
不过再想扩大家中铺子的规模就不太行了,这个时候士农工商阶级分明,如果被打入商籍的话那绝对会影响林璟宣的科考之路,虽说如今商人之子也能科举,但到底上升空间不大。所以如今的规模他们已经很满意了。
家里试验成功了,林璟宣写信回家的时候就会把配方写给大伯他们,这让镇子上的生意也好上不少了,而且大伯也把铺子开到县城里,如今生意也是红红火火的。
二哥林璟砚三年前考中了童生,去年来府城院试铩羽而归,仍旧在县学苦读。之前一直拖着不想成亲,去年倒是松了口让奶奶和大伯母松了口气,最后定了县城王大夫家的大女儿,王大夫在县城里的医术算是不错的,开了一家医馆,二嫂也会点医术,有时候会给妇人看诊。去年秋天的时候成了亲,如今刚查出来有了身孕。
至于自家大姐,在去年春天的时候也成了亲,结亲对象是府城的一户刘姓人家,说来也是缘分,刘家的老太太特别喜欢自家铺子的糕点,常打发身边的下人去买,那日她闲来无事亲自逛着来买的时候恰好看见了林竹,林家人都长得不错再加上林竹在府城养了一段时间,看着更是水灵灵的,于是刘老太太就动了心托人给自家小儿子相看。
刘家是商户,在陕府有一家比较大的酒楼,生意很是不错,本来以林家现在的条件是嫁不进去刘家的,但谁让有时候缘分就是如此呢,刘今才一眼就相中了林竹,一颗心都落在林竹身上,刘家父母也满意林竹,又加上林璟宣如今在书院读书,看着前途不错,两家合了八字觉得合适就定了下来。
林璟宣对于这个结果还是比较高兴的,刘今才虽然性子有些跳脱,但是人还是不错的,知道心疼自己媳妇,刘家大嫂对于新进门的弟妹也是比较友善,平日里大家分开住在两个跨院里,也没有什么矛盾,刘家老太太也是个不爱磋磨媳妇的,因此姐姐的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如今也不用干什么活计。
林竹成婚的时候林璟宣在嫁妆里面添了二百两银子,林沐也添了一百两,又陪嫁了若干东西,刘家的聘礼也是照搬回了刘家,这也让刘家不由得高看对方一眼。
看来这家人是真心待自家姑娘的,不像有些人见生了个女儿就变着花样的欺负,最后还将聘礼吞的一点都不剩。而且人家的弟弟也争气,如今在书院里读书,兰山书院可不是想进去就能进去的,听说成绩也不错,如果未来更进一步的话,自家也能跟着沾光,这样一想,那对林竹可是更好了。
今年八月就是乡试之年,林璟宣在去年就顺利的考进甲班,如今每次岁考都能得个前头的名次,有时候也能得个头名。甲班基本上都是能参加乡试的学子,林璟宣也打算参加今年的乡试,因此更是刻苦学习。
乡试照例是在陕府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