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潇在龙潭寺休整数日后,留下两万人处理俘虏,又召唤出五万铁臂卫与凤翎卫组成的步兵军团补充进来,大军数量再次来到十五万。
随即,携大胜之势杀入西山行省。
五日后。
大人!叛军先锋距此不足五十里了!
西山巡抚瘫坐在太师椅上,额头上的汗珠不停滚落。
他看了眼堂下瑟瑟发抖的属官们,突然拍案而起:开城门!迎叛......晋王殿下!
大人!这......一旁的布政使还想劝阻。
这什么这!
巡抚一把扯下官帽,那是七皇子!大炎正统!殿下只是想清君侧而已,他有什么错!”
“还是说,你想让全城百姓陪葬?
类似的一幕在西山行省各处上演。
有些硬骨头的指挥使还想抵抗,结果手下先跑了——
这些日子关于“三十万大军灰飞烟灭”晋王分田“晋王清君侧”的传闻,早就传遍了市井街巷。
奉天殿内,天命帝机械地翻看着奏折。
每一封都是告急文书,每一封都在说同一个消息——又有一城降了。
他重重合上奏折,心里不停滴血。
十八万大军啊!
就算是十八万头猪,也不可能败的这么快!
此时,殿内的文武百官正吵得面红耳赤。
以兵部尚书为首的一派坚持认为董志轻敌冒进;
户部尚书则哭诉征召的新兵太多,粮草愈发不济;
几个御史更是上蹿下跳,嚷嚷着要彻底清算此次战败的原因。
够了!
天命帝一拍龙案,就依诸位爱卿所奏,董志...夷九族。
随即他疲惫地揉着太阳穴,朕乏了,秦王主持朝会吧,尽快定个章程出来。
王言川心头狂喜,大军失败的阴影顿时烟消云散。
他强作镇定地上前:儿臣遵旨。
待皇帝退朝,王言川立刻挺直腰板:
诸位大人,当务之急有三...
他竖起五根手指,其一,允许各州县自行组建团练抵抗逆贼;其二,急召天宁军回援;其三,命各地兵马入京勤王!
西北边陲,天宁军大营。
圣旨到——
苏烈单膝跪地,听完圣旨内容后眉头紧锁。
副将凑过来小声问:将军,真要回援?
皇命难违。
苏烈叹了口气,传令,留五千人防守,其余人马即刻开拔!
五万天宁军浩浩荡荡南下,铁甲洪流卷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苏烈骑在马上,心里却七上八下——王潇那小子素来诡计多端,这次.......
一日后。
浑身是血的几名骑兵突然从后方追来,将军大事不妙!您前脚刚走,王潇就派军偷袭了大营!
什么?!
苏烈一把揪住骑兵衣领,留守的五千弟兄呢?
那人瞬间泣不成声:弟兄们死战不退...可对方至少有三万大军...赵千户让小的们拼死报信...
苏烈眼前一黑,差点从马上栽下来。
这踏马还没开打,自己的老巢就被端了!
现在他这支孤军...
将军?副将担忧地看着他。
全军加速行军!苏烈咬牙道,必须在王潇攻入京城前截住他!
七日后,西山行省河东府。
王潇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蜿蜒的官道,那里,五万天宁军正日夜兼程赶来。
而在他们身后,李嗣业率领的六万黑甲军已经成功迂回,彻底切断了退路和粮道。
王潇对于苏烈这个老头子的态度有些复杂,毕竟是女主的亲爹,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想亲手将此人宰了。
但这人又是个天命帝的死忠派.......
思索片刻后王潇眼睛一转,有了想法。
传令下去,让吕轻侯准备发起进攻。
当天宁军急行军数日来到河东府时,探子回报的消息让苏烈长舒一口气,终于赶上了。
但此刻全军上下人困马乏战斗力严重不足,他决定暂时不打草惊蛇,先安营扎寨休整一番。
营地内,胡子拉碴的苏烈正蹲在地上检查战马的蹄铁,铠甲上全是尘土。
将军,埋锅造饭吗?副将凑过来问道。
苏烈刚要点头,突然感觉地面在微微震动。
他猛地站起身一把推开副将:敌袭!列阵!
黑甲军如潮水般涌来时,天宁军的盾牌才竖起一半。
苏烈抄起长枪骂了声娘:王潇这小兔崽子,不讲武德!
弓箭手!三连射!
满天箭雨掠过盾阵,前排的黑甲军顿时人仰马翻。
天宁军乃苏烈一手训练出来的精锐边军,虽仓促迎战,但在付出两千人的代价后渐渐稳住了阵脚。
直到,后军开始出现不明骚乱。
不多时副将满身是血的冲了过来,“后面...后面又来了大批黑甲军,弟兄们实在顶不住,防线已经溃散了!”
苏烈一愣,下意识抹了把脸上的血,踏马的中计了!粮道肯定也完了!
他立马摊开地图,撤!往沁州撤!
吕轻侯与李嗣业前后夹击大败天宁军,但并未趁势全歼,只是在后面紧追不舍。
苏烈无奈只能留下三千人断后,同时舍弃本就不多的辎重全速前进。
等来到沁州城下,他看着空荡荡的城门心里咯噔一下。
将军,城里一个人都没有......前去探查的亲兵回来后,声音止不住发抖。
这代表了什么,不言而喻。
苏烈握紧长枪,回头看着逐渐逼近的黑旗突然笑了:
好小子,这是给老子准备了个大棺材啊!
但此刻除了没有意义的回头血战,别无他法。
片刻后苏烈狠狠一脚踹在城墙上:全军进城!
城外山坡上,王潇与众将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殿下,天宁军只剩下不到三万人,为什么不全歼?李嗣业不解地问道。
王潇摇摇头:不急,耍耍。
吕轻侯此时也凑了过来:咱们就这么围着?
围着,比杀了他有用。王潇转身走向营帐,传令下去,每日骚扰天宁军七次,一个苍蝇也不能放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