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轩与南宫璃从府中走出时,便觉一股压抑之气萦绕京城,仿佛一场风暴即将来袭。‘昨日户部呈上的灾情报告,你可曾看过?’南宫璃轻声问道,手中铜镜在袖中微微发烫,似有异动。
“看了。”赫连轩语气沉稳,“说是南方三省暴雨成灾,河道决堤,良田被毁。但……总觉得不对劲。”
“我也这么觉得。”南宫璃点头,“若只是天灾,为何地方官奏报时间如此统一?而且内容都避重就轻,像是刻意掩盖什么。”
两人正说着,忽见前方一队官兵匆匆奔来,领头的是兵部的一名副将,神色凝重。
“赫世子,南宫姑娘,陛下急召,说是有要事相商!”
赫连轩与南宫璃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一丝警觉。
紫宸殿内,气氛比往日更显压抑。皇帝端坐龙椅之上,眉头紧锁,案前摊开数份奏折,字里行间尽是灾情描述。
“南方三省,受灾百姓逾百万,粮仓被淹,赈灾银两迟迟未到。”皇帝声音低沉,“朕已命户部紧急调拨粮食,然李尚书却言军粮储备不足,难以支应。”
赫连轩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愿亲自前往灾区查看实情,并协助赈灾。”
皇帝还未开口,一道冷笑从殿侧传来:“赫世子倒是热心,可惜,您真以为这是一场普通的天灾吗?”
说话之人正是兵部尚书李慎言,他目光阴冷,嘴角带着一丝讥讽。
“什么意思?”南宫璃淡淡开口,手中铜镜悄然转了个角度。
“诸位可还记得去年那场瘟疫?”李慎言环顾四周,缓缓说道,“当时也是突如其来,事后查出竟有人暗中投毒。如今这场大雨,也太巧了吧?”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赫连轩眼神微冷:“你是怀疑有人为制造灾情?”
“我只是提醒诸位,莫要被表象所惑。”李慎言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们一眼,“毕竟,有些人,最擅长借势而起。”
皇帝沉吟片刻,终是开口:“赫连轩,你即刻启程,务必查明真相。”
“臣遵旨。”
南宫璃亦随之请命:“臣女愿随行,协助调查。”
皇帝点头允准。
次日清晨,二人便启程南下。沿途所见,尽是断壁残垣、流离失所的百姓。城外几处临时搭建的棚屋中,孩童啼哭、老人呻吟,哀鸿遍野。
“情况比想象中严重。”南宫璃低声说道。
赫连轩点头,随即下令:“传我军令,立即设立粥棚,优先救助老弱妇孺。”
“可是大人,军粮只剩三天用量了。”副将迟疑。
“先救人!”赫连轩语气不容置疑。
南宫璃则取出幻影时空镜,轻轻拂过镜面,回溯至三日前的画面。
镜中浮现各地官员呈递奏折的场景,她仔细观察,果然发现其中几位官员在递交奏折前,偷偷更换了文书内容。
更诡异的是,在某位官员袖口,隐约露出一段绣着暗红纹样的布料——与她曾在神秘组织成员身上见过的标记极为相似。
“果然不是单纯的天灾。”南宫璃心中一凛。
回到临时驻地,她将所见告知赫连轩。
“看来,背后果然有人操控。”赫连轩神色愈发冷峻,“必须尽快找到证据。”
当夜,赫连轩召集亲信,分头行动。南宫璃则潜入当地最大的一座粮仓,试图查找是否有人蓄意破坏仓储系统。
粮仓机关重重,寻常人难以靠近。南宫璃利用幻影时空镜探测内部结构,很快便找到了开启密道的方法。
她小心翼翼地绕过一道道机关,终于抵达仓库核心区域。然而就在她准备打开最后一道铁链时,指尖触碰到一张泛黄纸条——
“时机已到。”
落款是一个熟悉的印章图案:辰。
“辰?”南宫璃心头一震,这是她在暗影阁训练时曾见过的代号之一,属于某个早已消失的叛徒。
她将纸条收入怀中,迅速离开。
翌日,消息传来,京城方向又有新变——一名衣衫褴褛的少年在街头高呼“改革无用”,随后被人强行带走。
赫连轩听闻此事,面色陡变:“此人……绝非普通流民。”
南宫璃亦皱眉:“他在人群中说的话,听起来像是一种信号。”
“有人在煽动民心。”赫连轩冷声道,“这场灾祸,远不止表面那么简单。”
“我们得加快脚步。”南宫璃握紧铜镜,“否则,等他们真正动手时,一切都晚了。”
夜色渐浓,风雨交加。粮仓之外,火把摇曳,士兵列阵守卫。而在黑暗深处,一双双隐匿的眼睛,正在静静注视着这一切。
风中夹杂着泥土与血腥的气息,仿佛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