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太子病重的消息,如同冬日里骤然压城的铅云,沉甸甸地笼罩在整个皇城上空,连往日最喧嚣的市井街巷都仿佛被抽走了生气,弥漫着一种压抑的寂静。

虽未明言太子病情,但宫中太医频繁往来东宫、药味日夜不散,以及皇帝连续数日罢朝、面色阴沉的消息,如同无形的蛛网,将不祥的预感传递到每一个敏锐的人的心里。

国本动摇,牵动着天下臣民的神经,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慌在暗流中涌动。

在这片惶惑之中,林霄表面维持着与其他同僚无异的忧色,内心却掀起了比旁人更为复杂、更为焦灼的波澜。

他深知,以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尤其是面对可能复杂的感染、未知的病毒抑或是迁延日久的慢性恶疾,即便是汇聚了天下顶尖医术的太医们,其手段也极其有限。

放血、艾灸、药石攻伐……这些方法若是对症或可奏效,但若遇上棘手的疑难杂症,或是严重的细菌、病毒感染,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甚至可能因消毒不严、护理不当而加重病情。

来自现代的灵魂,是林霄深藏心底的最大秘密,也是他此刻无力感的来源。

他脑海中储存着那些超越时代的基本医学常识:微生物致病的概念、消毒隔离的重要性、营养支持对恢复的关键作用、静养对于免疫系统的意义……这些在现代社会近乎常识的理念,在此刻却成了无法宣之于口的“天机”。

他清楚地知道,凭借这些知识,他或许无法妙手回春,根治太子的疾病,但如果运用得当,至少能显着改善治疗环境,降低继发感染的风险,为太子虚弱的身体赢得宝贵的喘息之机,增强其自身的抵抗力,从而为太医们的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和可能性。

这就好比为一盏即将油尽的灯,小心翼翼地挡去穿堂风,或许就能让它多燃烧一会儿,等待转机的到来。

但是,如何将这些在时人看来“离经叛道”、“匪夷所思”的理念,安全、有效地传递到戒备森严的东宫,施加于金尊玉贵的太子之身?这个难题,如同横亘在眼前的一道天堑。直接上书陈情?那无异于自寻死路。

且不说他一个区区六品翰林修撰,人微言轻,所言根本无人会信,单是这些挑战传统医道、闻所未闻的“怪异”说法,就足以让他被扣上“妖言惑众”、“左道乱政”的罪名,轻则革职流放,重则下狱问斩。

他不能暴露自己,一丝一毫的风险都不能冒。任何可能引火烧身、牵连家族和苏婉的举动,都必须彻底杜绝。

必须极其谨慎,曲折,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且绝不能留下任何与自己相关的痕迹。他需要做一个隐藏在幕后的推手,通过精心的设计,让这些理念以另一种“合理”的面貌,悄然渗透进去。

经过连续几日的苦思冥想,权衡各种利弊风险,林霄最终决定双管齐下,启动两个极其隐秘、迂回的渠道进行尝试。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信息渗透战,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首先,他选择从自身做起,在自己身上进行一场“表演式”的试验。他要为那些超越时代的理念,创造一个看似“合情合理”的出处,并制造一次可以被观察到的“成功案例”。

机会很快来临,初春时节,天气忽冷忽热,林霄故意在当值时衣着单薄,又“恰好”在藏书阁整理旧籍时待得久了些,受了些风寒。次日,他便出现了明显的咳嗽、流涕症状。他立刻依循规矩,向翰林院上司告假,理由是“感染风寒,恐传染同僚”,然后便回到自己的小院,闭门不出,谢绝一切探视。

接着,他开始了精心设计的“自我疗愈”过程。他让忠心耿耿的老仆林福买来大量的食醋,在房中用小炉子缓缓煮沸熏蒸,空气中顿时弥漫开一股酸涩的气息,这是他所能想到的、最接近空气消毒且在此时代可行的替代方法。

他又找来一些洁净的细棉布,亲手缝制了几个简陋的口罩,让老仆在进入房间送饭送药时务必戴上,并解释这是为了防止病气“过”给他,以传统“避秽”观念包装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他还特意吩咐林福,饮食务必清淡,多准备粥品和温热的水,并煞费苦心地“研读”了几本前朝的食疗古籍,从中“发掘”出一些诸如“雪梨川贝羹”、“百合莲子粥”、“姜丝萝卜汤”等具有润肺、化痰、发散表邪功效的食谱,让老仆严格按照“古方”制作。

这场病,林霄本就年轻体健,加上适当的休息和这些看似“古怪”实则符合基本卫生原理的措施,果然比一般人恢复得快些,症状也轻得多。

病愈之后,他回到翰林院,在同僚间闲谈时,便“无意”地谈起这次生病的经历。他带着几分感慨和几分“侥幸”的语气说道:“……此番病来如山倒,起初也甚是担忧。后来想起曾在某本残破的古医杂记中看到些养护之法,便姑妄试之。闭门静养,以醋熏蒸居所避秽,又以棉布覆面,以防病气传与他人,饮食皆循古法,清淡为宜,佐以些润肺羹汤。说来也奇,此次病势虽凶,好得却似比往常快些,身上也爽利不少。”他刻意将一切功劳都归于虚无缥缈的“古书”,将自己完全撇清,语气中充满了一种“偶然得之”的不确定感。

这些话,在忧心忡忡的翰林院中,或许大部分同僚只当作是林修撰病后的一点闲谈趣闻,一笑置之。

但也或许,会有一两个心思缜密、尤其家中或有医者背景的同僚听进耳中,留下模糊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这些话语,有可能通过某些不为人知的渠道,比如与太医院有往来的文书、或者喜好收集民间偏方的低阶医官,间接传入那些正为太子病情焦头烂额、几乎尝试了所有正统医方却收效甚微的太医耳中。

哪怕只是给他们提供一个极其微小的、来自“偏方”或“古法”的灵感火花,哪怕只有一个人觉得“似乎有些道理”而愿意在东宫的护理细节上做一丝一毫的改进,对于林霄而言,便是巨大的成功。他播下的是一颗希望的种子,尽管它可能落在石头上,也可能在沃土中萌发。

其次,林霄将目光投向了东宫的核心——太子妃吕氏。

他深知,在太子病重之际,作为最亲近之人,太子妃关心则乱,在正统医疗手段效果不彰时,或许更愿意尝试各种可能的、哪怕听起来有些“非常规”的方法,只要有一线希望。

然而,以东宫森严的壁垒和他自身的身份,想要直接接触太子妃,无异于痴人说梦。

这时,他想到了苏婉。苏婉虽为女流,但出身清流官宦之家,聪慧机敏,更因其父兄在朝为官,自身又常出入一些高门女眷的聚会,或许能通过其家族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间接接触到东宫内部的女官,或者吕妃身边那些深得信任、能够递得上话的亲近嬷嬷。这些内廷仆妇,往往在关键时刻,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一次精心安排的、看似寻常的与苏婉的会面中,林霄屏退左右,以极其凝重、充满担忧的语气谈起了目前朝野最为关注的太子病情。他表达了对储君安康的深切挂念和对江山社稷的忧虑之后,话锋微妙地一转,仿佛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用一种不太确定的、带着探讨意味的口吻“偶然”提及:

“……说来也是心中焦虑,近日翻检杂书,试图寻得一线希冀。恍惚记得似在某本前朝医家散佚的杂记中,看到过一些关于重病调护的片段记述,其论颇为奇特,与常法不同。书中强调,重病之人,所处之环境至关重要,影响康复甚巨。譬如,居室需保持气息流通,所谓‘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但切记要避免床榻直对风口,免受贼风侵袭;病人日常接触之器物,如杯盏、巾帕等,需时常以沸水烫洗或以烈酒擦拭,以祛除污秽;侍奉汤药之人,最好能以细密棉布制成面罩覆住口鼻,并勤于更换洁净衣物,以免自身携带之不洁之气染及病人;至于饮食,则更需精益求精,非指山珍海味,而是需极尽易克化、能润肺补气之能事,例如用上等燕窝文火慢炖成粥,或取老母鸡精华熬制清汤,撇尽浮油,少食多餐,以固本培元……唉,只可惜那本杂记名讳已然模糊,内容也残缺不全,所述之法更是闻所未闻,也不知是前人臆想,还是真有奇效……”

他语气飘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自我怀疑,仿佛真的只是转述了一个记忆模糊、来源不清的传闻,甚至自己都对其有效性将信将疑。他丝毫没有提及自己的任何实践或确信,更没有流露出任何想要通过苏婉做些什么的意图,仅仅像是与知己分享一个可能无关紧要的、带着些许离奇色彩的信息。

苏婉是何等聪慧的女子。她静静地听着,纤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抚过茶杯的边缘,眸中光芒微闪,如同幽潭中投入了一颗小石子,荡开细微的涟漪。

她敏锐地捕捉到了林霄话语中那些迥异于常法的细节,也瞬间明白了林霄这番“闲谈”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和巨大的风险。她没有追问这“杂记”究竟是何物,也没有质疑这些方法的来历,因为她知道,有些事,点破即是危险。

她只是抬起眼,深深地看了林霄一眼,那目光中有探究,有了然,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随即,她轻轻颔首,声音柔和却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沉稳:

“太子殿下仁厚,泽被苍生,天下臣民莫不祈愿殿下早日康复。如今太医们尽心竭力,若能有些许来自民间的、或古法传承的养护之道作为补充,无论其效真假,只要于殿下凤体无害,都值得一试。我近日恰好听闻宫中几位年长的嬷嬷谈及一些民间调理之法,或可寻个机会,让她们‘偶然’想起或听闻这些类似的讲究。”

她没有做出任何承诺,言语间滴水不漏,但林霄知道,以苏婉的智慧和手腕,以及她背后那张若隐若现的关系网,定然能找到最稳妥、最不着痕迹的方式,将这些关于隔离、消毒、通风、营养的现代护理学核心建议,巧妙地包装成“民间听说的偏方”、“故老相传的古法”或者“某地调养重患的土方”,以一种看似无意、实则精心设计的方式,委婉地传递到东宫,特别是那些能够影响太子妃决策的贴身嬷嬷耳中。

这些内廷的资深仆妇,久居深宫,见识过各种风浪,对于这种“偏方”往往抱有某种隐秘的信任,尤其是在正统医术无效之时,她们的建议,有时反而能直达天听。

投石问路,两颗微小的石子已然悄无声息地没入深宫这片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湖面。

林霄做完了他所能做的一切,剩下的,便只有耐心的等待和焦灼的观望。

他深知自己所能做的极其有限,犹如螳臂当车,太子的病情最终走向,取决于太医们的医术极限、太子自身的体质底蕴,以及那渺茫难测的天意。他无法掌控任何环节,也无法预测最终的结果。

但他没有袖手旁观。在这个皇权至上、人命如草芥的时代,他冒着可能引火烧身的巨大风险,凭借着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知识碎片,进行了一场孤独而冒险的尝试。

他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期望能在历史的洪流中,激起一丝微不足道、却或许能悄然改变某些细微轨迹的涟漪。无论成功与否,他至少践行了自己内心的准则。

“尽人事,听天命吧……”他独立于翰林院冰冷的廊下,遥望着东方那一片被高墙围起的、气氛凝重的宫阙,心中默默祈祷。

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更显孤寂。他希望那位素以仁厚闻名的储君,能够凭借顽强的生命力,挺过这场劫难,也希望自己这冒险的举动,不会带来任何意想不到的风波。

希望这片笼罩在帝国上空的阴云,能够早日散去。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养生小帝姬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医女楚汉行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祖宗们,时代变了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我的99位大佬夫人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