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暮春的长江裹挟着桃花汛,拍打着“探海号”的船舷,发出沉闷而有节奏的声响。程远跪在甲板上,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起一片青瓷残片。残片边缘带着细微的冰裂纹,釉色在夕阳的折射下突然泛起一层幽蓝的光晕,与声呐屏幕上刚刚跳出的翡翠色回波产生了奇妙的共鸣。他猛地抬头,视线与林珊相撞——她正抱着平板电脑疾步走来,潮湿的江风掀起她病后初愈的鬓发,几缕碎发贴在苍白的脸颊上,却难掩眼底的兴奋。

“北纬32°03,东经118°46,”林珊的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动,将《梁书·诸夷传》的记载与卫星地图层层叠合,“看这水下轮廓,是‘丁’字形码头!绝对是南朝建康港遗址!刘宋永初二年,倭王赞遣使入贡就是从这里启航的,史书记载他们‘道迳百济,装治船舫’,说不定能找到当时的造船作坊。”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病后的沙哑,却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程远放下镊子,接过平板电脑。屏幕上,江底五十米处的夯土结构清晰可见,码头的桩基排列整齐,像一排沉默的巨人,守望着千年的江水。“准备深潜器,”他转身对郑海峰喊道,“带齐取样工具,重点检测桩基的年代和材质。”

深潜器缓缓沉入江水,浑浊的水流在观察窗前翻滚,仿佛要将所有秘密都藏进幽暗的深处。当探照灯的光柱刺破千年黑暗,眼前的景象让舱内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夯土码头的木构桩基整齐排列,每根樟木柱都留有被潮水浸泡的层状纹理,像树木的年轮,记录着江水的涨落。程远操纵机械臂靠近第三根桩基,发现榫卯接口处嵌着一枚铜饰,表面覆盖着青绿色的铜锈。

“清理铜饰表面,”他低声下令,指尖在操纵杆上微微用力。机械臂的毛刷轻柔地拂过铜锈,“倭国奉献”四个篆字逐渐显露,周围环绕着海浪纹,边缘还残留着海贝长期摩擦的细腻痕迹。“碳十四检测数据出来了,”林新宇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距今1587±12年,与刘裕称帝后倭国首次遣使的时间完美吻合!”

林珊凑近观察窗,手指无意识地划过玻璃上的水汽:“你看这铜饰的工艺,海浪纹里掺了倭国特有的‘波千鸟’纹样,但篆字的笔法分明是中原工匠的风格。当时两国的交流,比我们想象的更深入。”她的目光落在桩基底部,那里还粘着些许水草的残迹,“这些樟木应该来自江南,倭国使者很可能在本地定制了船只。”

“快看防波堤的青石板!”张瑜的喊声突然从另一台深潜器传来。程远迅速调整角度,只见堤岸的青石板上密布着“之”字形凹槽,深浅不一,显然是纤夫拉船时绳索磨出的痕迹。凹槽底部隐约有刻字,张瑜操作机械臂用超声波清洗后,“元嘉二年”的纪年清晰显现。

当她将纹路扫描图与手机里储存的日本奈良正仓院藏“遣宋使铜印”比对时,屏幕上两条曲线精准重合:“这是同一批工匠的手艺!你看这凹槽的转角角度,和铜印边缘的折线完全一致。千年前,倭国使者就是牵着船队从这里靠岸的,说不定他们的船绳上还系着同款铜印。”

暴雨突然倾盆而下,江面上掀起白色的浪涛。郑海峰在码头西侧的仓库遗址有了新发现,淤泥中露出的碳化竹简被清水浸润后,墨字逐渐显影:“金刚指环一枚,赤鹦鹉鸟二只,天竺白叠布十匹”——与《宋书·蛮夷传》记载的呵罗单国贡品清单一字不差。

程远望着舱外被雨水模糊的江面,忽然想起林珊病中反复念叨的梦:“好多船在雾里走,桅杆上挂着带莲花的幡……”他转头看向林珊,她正专注地记录着竹简上的文字,侧脸在探照灯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柔和。“你还记得这个梦吗?”他轻声问。

林珊抬起头,眼底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漾起笑意:“当然记得,当时总觉得是胡话,没想到真的找到了对应的遗址。”她指着竹简上“赤鹦鹉鸟”的字样,“《梁书》里说,扶南国曾献‘五色鹦鹉’,看来当时的珍禽贸易很兴盛。”她的指尖轻轻点在“白叠布”三个字上,“这是棉花织成的布,来自天竺,说明南朝的海外贸易已经延伸到了南亚。”

雨势渐小,夕阳从云层的缝隙中透出金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程远操纵深潜器缓缓上浮,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感动。千年前,那些跨越沧海的使者、商人、工匠,他们的足迹就印在这片江底,而今天,他们的故事正通过这些冰冷的文物,一点点苏醒。

黄海的晨雾像一层薄纱,笼罩着“探海号”的甲板。程远站在船舷边,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岛屿,手里捏着一片从建康港带来的青瓷残片。突然,声呐屏幕上跳出一个菱形回波,信号强烈而稳定。“北纬37°22,东经126°38,”郑海峰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深度六十米,像是一艘沉船!”

林珊快步走来,眼睛盯着屏幕上的轮廓:“看这船型,长宽比接近五比一,是南朝海船的典型比例。而且这位置,正好在百济到建康的航线上。”她转身对程远说,“我去准备深潜器,你跟我一起下去。”

深潜器沉入黄海,海水逐渐从浑浊变得清澈。当探照灯照亮沉船的瞬间,所有人都发出了低低的惊叹:一艘南朝海船斜插在沙层中,船身虽已断裂,却仍能看清船舷上“百济贡舶”四个朱漆大字,莲花纹边框在灯光下泛着暗红的光泽,像是凝固的血迹。

“这是梁中大通六年,百济王遣使求《涅盘经》的船,”林珊的声音带着一丝笃定,她轻抚着船板上的凿痕,指尖触到一处凹陷,“你看这榫卯结构,带着中原的‘燕尾榫’技法,却又掺了百济特有的‘鱼鳞叠’工艺——每块船板的边缘都削成斜角,像鱼鳞一样叠在一起,防水性能更好。”

程远操纵机械臂提取了一块船板样本:“检测一下木材种类,看看是不是来自百济。”结果很快出来,是朝鲜半岛特有的红松,与《三国史记》中“百济造船多用红松”的记载完全吻合。

在主舱的淤泥中,郑海峰发现了一叠用婆罗树叶压制而成的经卷。树叶已经发黑,但上面的梵文经文中夹杂着汉字批注,末尾“百济博士王融记”的落款清晰可辨。“王融!”林新宇突然喊道,“《梁书》里记载,中大通六年,百济王遣使入梁,请求派遣《毛诗》博士和工匠,王融就是当时随行的学者之一!”

林珊小心翼翼地展开经卷,发现页边用淡墨绘制了简易的航线图,济州海峡的位置被特意画了一朵莲花。“这应该是他们的航海日志,”她指着图中的一个标记,“这里画了三颗星,对应着北斗七星中的天枢、天璇、天玑,说明他们是靠星象导航的。”

张瑜在货舱里有了更惊人的发现。三十件青瓷莲座灯整齐地码放在木箱里,灯座底部的“大通元年”款识清晰可辨,釉色青中泛绿,与南京栖霞山南朝墓出土的器物如出一辙。“这些灯是南朝赏赐给百济的,”她用棉签蘸取灯盏里残留的灯油,“你们猜这里面有什么?”

检测结果出来后,所有人都惊呆了:灯油中含有印度胡椒与岭南沉香的混合成分。“《南齐书》说‘商舶远届,委输南州’,原来香料贸易早就这么发达了,”程远看着检测报告,感慨道,“百济人把南朝的青瓷带到朝鲜半岛,又把印度的胡椒和岭南的沉香带回国内,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真是名副其实。”

他突然指着灯座内侧:“看这指纹,是女性的!指纹比较纤细,指节的痕迹也很轻,应该是女性工匠的手泽。说不定船上有随使而来的百济女眷,这些灯可能就是她们负责保管的。”

暮色降临时,林新宇修复了船尾的“测深锤”。铅锤底部的凹槽里,藏着一卷泛黄的绢帛,上面用隶书记录着航海日志:“自江华湾启航,七日见成山角,复三日抵朐山。”程远将坐标输入现代导航系统,电子地图上生成的航线,与中韩客轮的“黄金水道”偏差不足五海里。

“古人靠星象和浪潮导航,比我们用GpS还精准呢,”林珊靠在舱壁上,轻笑出声。病后的苍白脸颊在灯光下泛起红晕,显得格外动人。程远递过一杯刚热好的姜茶:“喝点暖暖身子,海上风大。”

林珊接过杯子,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轻声说:“你还记得吗?我生病的时候,总说想看看百济的海船。没想到真的找到了,而且还这么完整。”她的目光落在日志上的“望月启航”字样上,“原来他们是根据月相来确定启航时间的,月圆时出海,既能利用月光导航,又能避开大潮。”

程远望着她认真的侧脸,心中涌起一阵暖意。从建康港到百济沉船,他们像是沿着古人的足迹,一步步揭开历史的面纱。而林珊的病愈,仿佛也与这些发现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让这段考古之旅更添了几分宿命感。

“探海号”驶入济州海峡时,程远腕间的贝壳手链突然毫无征兆地发烫。他低头看去,贝壳表面泛起一层细密的汗珠,像是有生命般微微颤动。“怎么了?”林珊注意到他的异样,关切地问道。

程远还没来得及回答,郑海峰的喊声就从控制室传来:“发现异常回波!北纬33°12,东经126°17,深度四十米,像是一座石砌建筑!”

深潜器迅速下潜,当探照灯照亮海底的瞬间,一座方形的祭祀坑赫然出现在眼前。坑中央的石台上,摆放着一枚青铜印,印钮是一条盘旋的八岐大蛇,蛇眼镶嵌着绿色的琉璃,在灯光下闪着幽光。

林珊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捧起青铜印。印面朝上,“安东将军、倭国王”八个篆字在探照灯下泛着冷光,笔画遒劲有力,带着典型的刘宋官印风格。“这是《宋书·蛮夷传》记载中,宋文帝册封倭王珍的印玺!”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比日本史料记载的‘汉委奴国王印’晚了两百余年,但形制更加规整,说明两国的册封关系已经更加成熟。”

程远凑近观察,发现印钮的八岐大蛇纹中,巧妙地融入了中原蟠螭纹的元素:“你看蛇的鳞片,采用了中原的‘谷纹’技法,但整体造型又是倭国特有的神兽形象。这是文化融合的绝佳证明。”

祭祀坑西侧的沙土中,郑海峰发掘出一组木简。最上面的一卷保存完好,墨迹犹存,开篇便是“倭王武上表文”几个大字。程远展开木简,只见上面写道:“东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渡平海北九十五国……”与日本《善邻国宝记》收录的原文分毫不差。

张瑜用盐度计检测简末的水渍,数值突然与黄海暖流的监测数据重合:“这是渡海时溅上的海水!盐分含量和黄海暖流完全一致,说明他们是顺着暖流航行的。而且你看这墨迹,有些地方晕染了,应该是在船上写的,生怕到建康赶不上朝会。”

正午的阳光穿透海水,照亮了坑底散落的玻璃珠。林新宇用光谱仪逐一检测,突然指着屏幕跳了起来:“这三颗玻璃珠含波斯钴料!和伊朗出土的萨珊玻璃成分完全一致!”程远蹲下身,仔细观察坑边的红烧土:“这里是祭祀海路平安的场所,倭国使者把沿途贸易的宝物都用来献祭了。”

他的指尖拂过一枚残破的铜镜,镜背的“久合”二字虽已模糊,却仍能辨认出南朝特有的缠枝纹。“这面镜子应该是南朝赏赐的,”林珊猜测道,“‘久合’寓意着两国长久和睦,很符合当时的外交语境。”

林珊将印玺拓片与手机里储存的南京博物院藏“宋故倭王印”比对时,程远端来一杯热可可:“还记得你说想找南朝与倭国的爱情故事吗?”他指向坑边的银发簪,簪头的“同心结”纹样间缠着半片青瓷,釉色与建康港出土的器物完全相同。

“《倭国传》里说,曾有倭国贵族女子随使入梁,嫁给了南朝官员,”林珊的指尖轻轻触到簪子,红绳与银饰相碰发出清脆的响声,像极了千年前跨越沧海的心跳,“这枚发簪,说不定就是他们的定情信物。你看这青瓷碎片,边缘很整齐,应该是故意敲下来的,象征着‘永结同心’。”

程远望着她被灯光映亮的侧脸,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感动。这些冰冷的文物,仿佛突然有了温度,诉说着千年前那些跨越国界的爱恋与羁绊。而他与林珊之间,似乎也有一种无形的纽带,将他们与这段历史紧紧相连。

印度洋的季风掀起巨浪,“探海号”在波峰浪谷间颠簸。程远紧紧抓住栏杆,望着远处翻滚的乌云,心里有些忐忑。他们已经在这片海域搜索了三天,却一无所获。就在这时,郑海峰的声音从控制室传来,带着一丝兴奋:“发现沉船!北纬5°55,东经79°52,深度八十米!”

深潜器沉入海中,海水逐渐从深蓝变成墨黑。当探照灯照亮沉船的瞬间,所有人都惊呆了:这艘南朝商船的货舱里,整整齐齐码放着数百颗蓝宝石,每颗宝石都刻着梵文“吉祥”字样,在灯光下闪着璀璨的光芒。

“这是师子国的蓝宝石!”林珊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她举起最大的一块宝石,阳光透过宝石在舱壁上投出一朵莲花状的光斑,“《宋书》记载,元嘉五年,师子国王刹利摩诃南‘遣使奉表,献方物’,这定是其中的贡品。你看这切割工艺,每颗宝石都呈八面体,象征着佛教的‘八正道’,带着浓郁的宗教色彩。”

程远在船主舱的暗格里发现了一卷《航海针经》。泛黄的绢帛上,用朱笔标注着航线:“自广州启航,经七洲洋,历三十日至师子国”,旁边还画着一幅简易的星图,北斗第七星旁注着“随其指处,即得便道”。

郑海峰突然一拍桌子:“这是最早的‘过洋牵星术’!比郑和下西洋早了九百年!”他迅速调出明代《瀛涯胜览》中的星图比对,发现两者的星象标注竟有七成重合,“你看这颗‘灯笼星’,就是现在的南十字星,古人靠它来确定南半球的纬度,太厉害了!”

暴雨过后的清晨,张瑜在桅杆残骸处找到一个铜铃。铃身刻着精美的缠枝莲纹,内部的梵文经咒经林新宇翻译,竟是“愿渡海平安,早见佛陀”。就在这时,林珊腕间的红绳突然自动缠绕在铜铃上,舱外的海面骤然涌起荧光,万千水母组成一个巨大的莲花形状,与斯里兰卡佛牙寺壁画中的场景如出一辙。

“《高僧传》里说,师子国僧人泛海来华时,常有‘佛光护佑’,原来不是传说,”程远望着眼前的奇景,感慨道。他转头看向林珊,她的睫毛上还沾着水雾,在蓝光的映照下,像极了佛画中踏浪而来的观音。

货舱深处的木箱里,整整齐齐码放着贝叶经、青铜佛像和香料罐。林珊展开其中一卷贝叶经,发现末尾有南朝高僧的题跋:“大通元年,自师子国得此经,泛海五月方至广州。”字迹苍劲有力,带着旅途的疲惫与虔诚。

“你看这经卷上的海水渍,”程远指着一处模糊的印记,“边缘呈锯齿状,应该是遇到风暴时被浪花打湿的。还有这青铜佛像,底座上有明显的船钉痕,说明它是被固定在船舱里的,生怕在颠簸中损坏。”

林珊拿起一个香料罐,打开盖子,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这是龙脑香,来自师子国。《梁书》里说,这种香料‘能治百病,香气能传数里’。看来当时的香料不仅是奢侈品,还被当作药材使用。”她用小勺舀出一点香料,放在鼻尖轻嗅,“味道和现在斯里兰卡产的龙脑香几乎一样,千年了,香气竟然还这么浓郁。”

程远蹲下身,仔细观察一个破损的陶罐。罐子里装着一些黑色的粉末,他用镊子夹起一点,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是胡椒,也是师子国的特产。《齐民要术》里记载,胡椒‘味辛,温,无毒,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在南朝是很珍贵的调味品和药材。”

张瑜突然喊道:“快来看看这个!”她在一堆杂物中发现了一块木板,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经过清理,原来是一份船员名单,上面记录着二十三名船员的姓名和籍贯,有来自建康的,有来自广州的,还有几个名字明显是师子国的音译。

“你看这个叫‘法显’的名字,”林珊指着其中一个名字,“会不会和西行求法的法显大师有关?法显大师曾从师子国乘船回国,说不定这艘船上有他的弟子。”她的目光在名单上扫过,突然停在一个叫“慧琳”的名字上,“这个名字是女性的,看来当时船上还有女眷,可能是随行的比丘尼。”

暮色降临,印度洋的夜空格外清澈,繁星像钻石一样镶嵌在黑色的天鹅绒上。程远和林珊站在甲板上,望着远处师子国的海岸线。“千年前,法显大师就是从这里出发,历经千辛万苦回到祖国的,”程远感慨道,“现在我们沿着他的足迹,发现了这些珍贵的文物,仿佛能感受到他当时的虔诚与执着。”

林珊靠在程远的肩头,轻声说:“这些文物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不同文明交流的纽带。师子国的蓝宝石、胡椒、龙脑香,南朝的青瓷、佛经、丝绸,在这艘船上相遇、融合,然后被带到世界各地。这种交流,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程远握住她的手,指尖触到她掌心的薄茧——那是她病愈后重新拿起绘图笔磨出的痕迹。“我们的考古工作,不就是为了找回这些被遗忘的交流记忆吗?”他望着满天繁星,仿佛看到了千年前航海者们依靠星象导航的身影,“明天,我们去师子国的古港口看看,说不定能有更多发现。”

当“探海号”缓缓驶入广州古港遗址时,清晨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程远站在船舷边,望着远处繁忙的现代港口,心中感慨万千。千年前,这里也曾是“舟舶继路,商使交属”的繁华景象,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在这里靠岸,带来了异国的珍宝和文化。

考古队在古港的仓库遗址展开了发掘工作。郑海峰的铁锹突然碰到了一个坚硬的物体,他小心翼翼地清理掉周围的泥土,一个用桐油浸透的羊皮卷露了出来。“这是一张航海图!”他兴奋地喊道。

程远和林珊立刻围了过去。羊皮卷被小心翼翼地展开,上面用不同颜色的颜料绘制着从建康到波斯湾的航线:朱红色的线条代表“倭国使舶”,靛蓝色的线条代表“师子国商队”,赭石色的线条代表“扶南佛船”,在印度半岛沿岸交汇,标注着四个烫金的篆字——“远诚宜甄”。

“这是宋武帝刘裕给倭王赞的诏书中的话,”林珊轻声念道,“意思是‘远方的诚意应当甄别嘉奖’。这四个字,概括了南朝对待海外诸国的态度,既欢迎他们的朝贡和贸易,又保持着清醒的判断。”她的手指沿着航线滑动,“你看这航线的精度,从广州到师子国的距离误差不超过五十里,说明当时的航海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

在仓库的另一个角落,林珊发现了一个陶缸,里面装满了竹制的“验”——也就是当时的通行证。每张“验”上都盖着“广州刺史萧励”的朱印,上面记录着商船的编号、出发地、目的地和所载货物。

“《南史》记载,萧励担任广州刺史时,‘纤毫不犯,岁十余至’,”程远看着“验”上的记录,感慨道,“从这些‘验’的数量来看,当时每年有十几艘外国商船来到广州,贸易量相当可观。而且你看这上面的货物清单,有师子国的宝石、扶南的香料、波斯的玻璃,还有倭国的硫磺,真是‘四海流通,万国交会’。”

郑海峰突然举起一张“验”,兴奋地喊道:“这张‘验’上的船号是‘通远三号’,和我们在济州海峡发现的沉船完全一致!”张瑜立刻调出沉船的资料,果然在一块木板内侧找到了相同的刻字。“这说明这艘船从百济出发,经过济州海峡,最终到达了广州,完成了它的使命。”

暮色中的甲板上,张瑜用出土的陶片复原了一艘南朝海船的模型。林新宇点燃了一盏仿制的“松脂灯”,暖黄的光晕笼罩着模型,仿佛给它注入了生命。程远仔细观察着模型,突然发现船模的龙骨上刻着一行小字:“愿海无风波,舟行万里。”

“这是当时航海者最朴素的愿望,”林珊轻声说,“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惊涛骇浪,不仅是为了贸易和朝贡,更是为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她的目光落在货舱里的文物上,“这些佛经、商货、贡品,都是他们愿望的见证。”

程远握住林珊的手,望着远处归航的渔火:“我们今天的发现,不仅仅是一些文物和遗址,更是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远诚宜甄’所蕴含的开放、包容和智慧。”

林珊靠在程远的肩头,红绳与他的贝壳手链缠在一起,在晚风中轻轻作响。“你看那片星空,”她指着天上的北斗七星,“千年前的航海者就是靠它们导航的,现在它们依然在为我们指引方向。或许,这就是历史的传承吧。”

就在这时,声呐屏幕上突然出现了新的回波,位置在印度半岛的西南岸。程远知道,新的发现等待着他们,更多被遗忘的故事等待着被唤醒。而“远诚宜甄”这四个字,将永远铭刻在他们的心中,指引着他们继续探索人类文明交流的奥秘。

夜色渐深,“探海号”的灯光在海面上闪烁,像一颗孤独而执着的星辰,照亮着千年的航程。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土中云中她的裙中还没穿越,我就有神级资质了?八零甜宠:学霸娇妻要翻身混沌第一仙狩魔大宗师总是从头来过的修仙星际修仙:我是紫薇大帝我有五个大佬师兄吞噬百万神魔,我直接打爆天道!落魄神族老祖,率家族重返神界乾坤生死轮回录道途仙踪重生之狂傲仙医赋光阴以长空天道家族:李云的崛起我有一个修真系统趁女帝受伤,忽悠她做老婆红莲焚天初夏若雨等花开僵祖临世我,从洪荒苟到西游灵气复苏:我即是天灾!时空逆行之拯救魔法世界我欲九天揽月万古星主八荒斗神帝世无双山村狂野医仙万古最强病公子你掳我至亲,我从你后宫开始复仇神农仙医第一法师绝世天赋,我以刻苦无敌世间开局鸿蒙不灭体,碾压亿万天骄至尊灵皇苗疆蛊术杂谈我能把你变成NPC邪神传说手握三寸银针镇世龙尊九叔之僵尸世界八荒圣祖丹道第一圣无上炼体龙昴大陆重生之战神复仇路绝世醒龙混沌逍遥天帝斗破诸天:吾乃萧玄开局成野神,我靠香火证道正神
爱读书屋搜藏榜:楚天孤心剑凌九重天下妖界我为王(快穿)半身妖妃魔妃大逆转我真没想折磨诡异啊最强盛宠!神秘魅少不好惹霍格沃茨之上古之血贫僧不是和尚混沌初际全网黑后,她回乡下养老了大天造化经重生无敌升级浴火焚神血圣霍尔拉斯超能系统大佬的小蛮妻我GSD,一剑爆星混沌第一仙妖妃太逆天:殿下,滚下榻!金牌销售经理洪荒:开局虐哭女娲,原来我是神话大罗吃出来个帝尊尘缘丨猪八戒与高翠兰的故事此刻,我为原始人之王我的江湖生涯有问题长生从每天一签开始覆夜盛宴混沌之剑神印王座诡异玄幻:我随身携带着盖世毒魔无限抽奖从农民到成神穿成最后一只九尾狐通灵萌妻:腹黑大佬求放手我来自上界帝族,把天骄当狗杀很合理吧?终末之开局人类全灭我强追女武神西厂厂花,开局撞破皇帝女儿身良好市民就该锤爆邪神!诸天:开局举报穿越者全家穿越去种田灵幻之域:星耀苍穹弹丸里的宇智波诸天复制从斗破开始许你一世倾城凤九儿战倾城末日终结时亿万协议:溺宠甜妻一拖二从狐妖开始的诸天之旅超级牧场:是兄弟就来非洲种地斗神苍穹怒开局50灵石和师姐做2小时道侣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七星照夜启丶混沌纪元猛鬼撩人洪荒:五行道人救驾女帝召来不良帅,国运却崩了无限世界:开局俘获剑之圣女综影视之流殇侠女闯江湖,遇上冷面庄主灭门后,我靠杀神系统杀穿仇敌开局送外卖觉醒修罗传承玄幻剑修学渣通神之路血色王座:从逆凡开始被佛门算计?女儿国成最强一难九界玄天界反派把克苏鲁当补品女扮男装背景板帅翻修真界凡人修仙:我大罗级天赋西幻:说好认真活,你咋是魅魔?逆世圣典异录我用BUG刷爆了修仙界万帝独尊死后变强?那就来作死!焚天剑途:从废少到剑尊我靠吞噬雷劫逆天改命逆天龙神决欢喜妙法,女帝尤怜平民冰法如何靠小绿瓶逆袭镇乾坤!现代兵王携九凤杀疯了!双界非命奥术徽记星辰耀九州红楼:开局吕布战力的我强夺金钗清瑶踏仙途仙子,需要疏通一下吗?九转丹劫:废材狂妃逆九天签到玄天,我成了万界守护者本心即可入宗选择水灵根,总跟师姐们鬼混特工世子妃:战神黑化宠翻天囚禁我的魔主天天想喂我玄灵异界主宰收徒,我,咸鱼师尊,徒弟皆逆天凡尘神只剑狱苍穹:杨玄御兽:我的合成不科学逆潮之主玄幻:我的情绪银行满级帝女归来,开局觉醒昆仑灵最强系统传承萧凛:禹洲问道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