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维度危机监测中心的实验室里,苏瑶正带领团队对元维本源信号进行第七次深度解析。全息屏幕上,信号的 “多维度波动图谱” 被放大至微观层面,淡紫色的能量线条在三维空间中交织,形成一道道 “螺旋状维度编码”—— 经过两周的持续运算,团队终于破译出编码中隐藏的关键信息:元维本源空间正面临 “三维度碰撞” 危机,碰撞产生的 “维度碎片” 已开始侵蚀空间结构,若不及时干预,10 年后不仅元维本源空间会崩塌,还会引发连锁反应,波及包括超本源空间在内的多个子维度体系。
“信号中还包含元维本源空间的‘维度坐标参数’!” 苏瑶的手指划过图谱中一处闪烁的淡紫色节点,“这个节点就是元维本源枢纽的大致位置,距离我们约 1 亿光年,比超本源空间还要遥远 3 倍。更棘手的是,两个空间之间存在‘维度壁垒带’,常规的跨维度灵能通道无法穿透,需要研发‘元维通道技术’才能抵达。”
林羽将超本源技术核心与传承戒同时置于解析仪上,两种能量产生的共鸣瞬间激活了信号中隐藏的 “维度模型”—— 模型显示,元维本源空间的结构比超本源空间更复杂,呈现 “四维嵌套形态”,空间内的 “元维能量” 不仅具有跨维度特性,还能自主 “重组维度结构”,这意味着探索队将面临比超本源空间更极端的环境挑战。
一、跨超本源技术融合攻坚
为突破维度壁垒带,跨体系共生联盟组建 “元维技术攻坚组”,汇聚九大体系的顶尖科学家与工匠。攻坚组首先尝试将超本源技术核心与八大体系的灵能技术融合,在经过数十次失败后,终于研发出 “元维灵能转换器”—— 这种转换器能将九色共生灵能转化为 “元维适配灵能”,同时在灵能中融入 “维度锚定因子”,确保灵能在跨维度传输时不会被维度壁垒带吞噬。
“转换器的初步测试成功了!” 负责研发的超超跨源工匠铁峰兴奋地展示测试数据,“我们用转换器将共生灵能传输至维度壁垒带模拟区,灵能的损耗率从之前的 80% 降至 15%,虽然还未达到理想状态,但已为通道研发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灵植团队也取得突破 —— 他们将超本源共生藤与终源轮回藤杂交,培育出 “元维共生藤”。这种藤蔓的淡紫色叶片能吸收元维能量,根系则能在维度壁垒带中扎根,形成 “天然的维度通道支架”。苏瑶在培育舱中观察着藤蔓的生长:“藤蔓的根系具有‘维度适应性’,能自动调整结构适应不同维度的环境,未来可以用它们构建跨越壁垒带的‘藤蔓通道’。”
二、元维本源探索预备队升级
基于元维本源空间的极端环境,联盟对原有的超本源探索精英队进行扩充升级,组建 “元维本源探索预备队”。预备队成员从九大体系中选拔,不仅需要具备强大的灵能操控能力,还需通过 “四维环境模拟训练”—— 训练舱能模拟元维本源空间的 “维度重力变化”“能量乱流”“结构重组” 等极端场景,队员需在其中完成 “灵能护盾维持”“维度坐标定位”“应急物资投放” 等高强度任务。
在一次模拟 “维度结构重组” 训练中,林羽带领队员遭遇突发的 “维度折叠”,探索舰的一半舰体瞬间被卷入二维空间。危急时刻,林羽用传承戒的创世能量构建 “三维稳定场”,苏瑶则操控元维共生藤的根系将舰体拉回三维空间,最终成功完成任务。“元维本源空间的危险远超我们想象,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林羽在训练总结会上强调,“未来我们还需研发‘四维防护战甲’,确保队员在极端环境下的安全。”
预备队的装备升级也同步推进 —— 新研发的 “元维防护战甲” 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 “维度缓冲层” 与 “能量自主转化系统”。战甲外层的淡紫色防护膜能抵御四维空间的结构重组,内层的能量系统则能将吸收的元维能量转化为共生灵能,为队员提供持续的能量补给。
三、长期规划与监测网络扩建
考虑到元维本源探索的艰巨性,联盟制定了为期 10 年的 “跨元维探索规划”,分三个阶段推进:
基础准备阶段(1-3 年):完成元维灵能通道的研发与测试,构建覆盖超本源空间与灵脉起源星的 “元维监测网络”,同时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与技术设备;
试航阶段(4-6 年):派遣先行舰穿越维度壁垒带,对元维本源空间进行初步探测,建立临时的 “维度中转站”,为后续的正式探索做好铺垫;
正式探索阶段(7-10 年):探索队全员出发,前往元维本源枢纽,协助元维本源文明应对维度碰撞危机,同时开展跨维度文明交流与技术合作。
为实时监测元维本源信号的动态,联盟在超本源空间边缘扩建了 30 个 “元维监测哨站”。每个哨站配备 “元维能量探测器” 与 “维度涟漪监测仪”,能精准捕捉元维本源空间边缘的能量变化。就在哨站部署完成的第三个月,监测仪首次捕捉到 “维度涟漪”—— 这是维度碰撞产生的能量波,涟漪中夹杂着元维本源空间的 “结构碎片”,碎片的能量波动与之前破译的信号完全一致。
“维度涟漪的出现,证明元维本源空间的危机正在加剧。” 终极本源守护者看着监测数据,神色凝重,“我们必须加快准备进度,否则很可能无法在 10 年内完成通道研发。”
四、跨维度文明交流的新成果
在紧张的筹备过程中,跨超本源共生的成果也在持续落地。跨超本源联合学院迎来首批超本源文明的学生,他们与八大体系的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研发,在 “元维技术” 领域提出了许多创新性想法;跨维度贸易联盟则开通了 “超本源能量专线”,超本源灵能晶体、维度技术设备等物资在九大体系间快速流通,促进了各文明的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
在一次跨维度文明交流会上,超本源文明的学者提出了 “多维度能量共生理论”:“宇宙中的每一个维度都不是孤立的,它们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支撑。或许我们可以联合元维本源文明,构建‘全维度能量共生网络’,从根本上解决维度碰撞的危机。”
这个理论为元维本源探索提供了新的方向。林羽在交流会总结时说道:“跨维度共生的本质,就是打破维度的界限,实现能量与文明的共享。未来,我们不仅要拯救元维本源文明,更要构建一个全维度的共生体系,让宇宙中的每一个文明都能在团结中共同发展。”
随着各项筹备工作的有序推进,元维本源探索的大幕已悄然拉开。在灵脉起源星的夜空下,元维灵能转换器发出的淡紫色光芒与九色共生光带交织,照亮了通往宇宙更高维度的道路。林羽站在跨维度监测中心的观测窗前,手中的超本源技术核心与元维共生藤的叶片产生共鸣,仿佛在与遥远的元维本源空间对话。
“10 年后,我们将再次启航。” 林羽的目光望向宇宙深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无论前方有多少未知与危险,只要九大体系团结一心,就能跨越维度的界限,守护宇宙的永恒生机,书写跨维度共生的新传奇。”
星空中,元维本源信号的航迹依旧清晰,如同宇宙深处的灯塔,指引着探索的方向。而属于跨体系共生联盟的下一场宇宙冒险,已在这片璀璨的星河中,开始了新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