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天,仙界公认最接近那缥缈神界的区域。在此处某片被强大法则笼罩的隐秘空间之后,便是超然物外、却又与万界息息相关的——混沌之境。
与世人想象中仙气缭绕、神光万丈的景象截然不同,混沌之境内部,呈现的是一种返璞归真、近乎原始的景象。目光所及,大地是深沉的灰褐色,仿佛承载了太多古老的记忆;连那些参天古木也多是灰蒙蒙的色调,枝叶间流淌着并非仙气,而是更为原始、更为本源的混沌灵气。这种灰白色的气息,与放逐之地那污秽、侵蚀性极强的灰色浊气有着本质区别,它蕴含着天地初开时的生命原力与造化之机,看似沉寂荒凉的土地深处,实则涌动着无穷的生机。
相传,在极为久远的上古时期,并无仙、神两界之分,统称为“天界”。那时,仙神共居,大道显化,飞升之途艰难无比,需拥有大修为、大造化者,历经万般磨难,引动万物法则共鸣,最终接受严苛的天地秩序审判,方能位列天界。彼时,即便是执掌权柄的天道,亦需遵循更高层面的“万物秩序”监督与制衡。
一切的起源,归于神秘的创世主。祂开辟天地,衍生万界,随后,一位位秉承天地气运而生的上古祖神相继诞生,他们各司其职,引导万物生灵的演化。这些拥有无上智慧与伟力的祖神,被后世尊称为“创世神”。他们在创世主的引领下,共同遵循着天道规则与那维护诸天平衡的“天地秩序”运转。
然而,平衡在某一天被打破。那位执掌“秩序”权柄的创世神,突然毫无征兆地消失了。创世主试图介入探查此事,却意外引发了一场波及甚广的恐怖战争。为平息战乱,护佑仙界之下的芸芸众生免遭涂炭,众神以天界最本源的混沌灵力为基,选取天地初开时的一块祖地之山,合力演化出一方独特的世界作为仙神两界之间的缓冲与媒介——这便是混沌之境的由来。它如同一道坚不可摧的天幕基石,隔绝了上层的纷争,守护了下界的安宁。
此后漫长岁月,这方混沌之境逐渐成为诸多古老神族后裔的栖息之地。但好景不长,创世主最终重伤,而随着秩序祖神的消失,其余那些分别掌管天地间不同秩序的神明,也相继莫名失踪或陨落。天地失去部分重要秩序的维系,开始失衡,污秽的浊气随之滋生、蔓延。
原本可净化万邪的混沌青莲,为救创世主,亦为弥补秩序缺失带来的影响,化身万千法则融入诸天,勉强维持着平衡。而随着混沌青莲的陨落,创世主的消失,祖地也因此彻底封闭。残存的神族推举代表,组成了长老会,暂时代行管控天地秩序的职责。
然而,权力是腐蚀神性的毒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本应无私无欲、高高在上的神明后裔与长老们,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掌控秩序权柄带来的诱惑,吞噬了他们心中曾经坚守的“道”。万界浊气因神明的私欲与秩序的疏漏而疯狂滋生,失去了混沌青莲的持续净化,那原本由创世主创造用以吸纳浊气、关押重犯的“放逐之地”,力量日益膨胀,最终脱离了混沌之境的控制,酿成了今日诸天万界与放逐之地对峙的复杂局面。
这段尘封的秘辛,知晓全部真相者,纵观诸天万界也寥寥无几。仙界众生,大多只知晓故事的前半段——即天地秩序由混沌之境代管之前的历史。因此,对于源自混沌之境的指令,仙界各方势力在敬畏其古老与强大的同时,大多选择听从。
现任的代管仙界事务的混沌之境话事人,便是秉承着这种传统行事的代表之一。他过往执行命令从不迟疑,即便内心偶有疑惑,也以“神意高远,非我等可揣度”来说服自己。但这一次,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
他收到的命令清晰而强硬:不论墨月是否就是他们寻找的“那个人”,都必须将她带回混沌之境,接受最高规格的“检查”。
话事人内心充满了不解。他们究竟想从那个女孩身上找到什么?又为何要如此兴师动众,甚至不惜打破长久以来的潜规则,让身为神之境的存在,去重点关注、乃至强行干预一个尚不足两千岁、修为仅太乙金仙的“孩童”的命运?
第一次,他对来自上方的命令产生了深刻的质疑。然而,更让他心寒的是混沌之境内部传来的另一种声音——在代表各方势力的长老会中,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员表态,认为对于可能与“司氏神族”血脉有一丝关联的存在,应当秉持“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极端原则。
“司氏神族……” 话事人默念着这个在混沌之境内部也属于禁忌的名字,眉头紧锁。他隐约感觉到,围绕墨月的这场风波,绝非简单的探查或保护,其背后牵扯的,恐怕是混沌之境内部深层次的权力博弈,以及一段被刻意掩埋、关乎神族兴衰与秩序本源的血色历史。而他,正被推向这场风暴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