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 3 月,地产圈弥漫着一股微妙的紧张感 —— 关于 “调控新政即将出台” 的消息在中介圈悄悄流传,不少投资者开始观望,二手房挂牌量悄然增加,连二环核心地段的房源都少了往日的抢手劲儿。
沈浩坐在迈巴赫的后座,手里翻着中介发来的房源清单,指尖停在 “二环朝阳门附近 450 平写字楼” 那行字上。2005 年二环写字楼均价刚破 2 万 \/ 平,这套房源因为业主急着出国,报价 920 万,比市场价低了近 80 万。老灵魂的阅历告诉他,调控新政只会短期抑制市场,核心地段的写字楼永远是稀缺资源 —— 企业办公需求不会减,租金只会涨,现在抄底,既是资产保值,更是为以后的 b 端业务铺路。
“去朝阳门那套写字楼看看。” 沈浩对司机说,手机里刚给苏晴发了条消息:“下午可能要签个写字楼合同,你帮我查下附近外资企业的租赁需求,尤其是软件公司。”
半小时后,沈浩站在写字楼楼下。米白色的外立面透着商务感,门口的旋转门旁立着 “甲级写字楼” 的标识,电梯厅铺着大理石,光可鉴人。中介陪着笑脸介绍:“沈总,这套房源在 18 层,视野特别好,能看到国贸三期,格局是 6 个办公室 + 1 个大会议室 + 1 个茶水间,之前是家律所在用,装修还很新,拎包就能入驻。”
推开办公室的门,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把地板照得发亮。沈浩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的国贸建筑群,心里已有了决断。“价格能谈吗?” 他转头问中介,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900 万,今天就能签合同。”
中介愣了愣,赶紧给业主打电话。业主在国外,急于脱手,没多犹豫就答应了。当天下午,沈浩就签了购房合同,900 万全款付清,450 平的二环写字楼,正式纳入他的资产版图。
回到别墅时,苏晴已经在客厅等着了,手里拿着一份外资企业名单。“我查了朝阳门附近的外资软件公司,有家叫‘智联科技’的刚进入中国,正在找办公场地,规模 50 人左右,你的写字楼格局刚好适合他们。” 她把名单递给沈浩,上面标注了公司的联系方式、需求面积、预算,“我已经跟他们的行政总监初步沟通过,他们能接受年租金 70 万以上,我争取谈到 72 万,年付。”
沈浩接过名单,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注,心里满是赞赏。“辛苦你了,姐。” 他坐在苏晴旁边,“明天你跟他们约个时间,去写字楼实地看一下,合同细节你帮我把关,我相信你的眼光。”
苏晴点点头,眼里泛起一丝笑意:“我明天一早就联系他们,争取尽快签合同,早点收租金。” 她低头整理名单,认真的模样让沈浩心里泛起一阵暖意 —— 从实验室到餐饮店,从供应链到写字楼租赁,苏晴总能把每一件事都做得妥帖周到。
第二天,苏晴带着智联科技的行政总监去看写字楼。对方对场地很满意,尤其是大会议室和茶水间的设计,刚好满足他们的办公需求。苏晴趁机提出年租金 72 万,年付,并且包含物业费和供暖费,行政总监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 对比周边 75 万以上的租金,这套房源性价比确实高。
当天下午,租赁合同就签好了。苏晴拿着合同回到别墅,兴奋地递给沈浩:“搞定了!72 万年租金,年付,刚才他们已经把第一年的租金打过来了。”
沈浩看着合同上的签字,笑着说:“姐,你真是我的得力助手。这写字楼不仅能收租金,还能帮咱们拓展企业客户 —— 里面的公司都是咱们‘家乡味馆’的潜在 b 端客户,以后员工福利、团建聚餐,都能合作。”
晓雅听到 “企业客户”,立刻从房间里跑出来,手里拿着画板:“沈浩哥!我有个主意!咱们可以做‘企业定制礼盒’,把咱们的烤肉礼盒、酸梅汤、杂粮礼包组合起来,印上企业的 logo,给员工发福利多好啊!我可以用写字楼的照片做宣传图,文案就写‘给员工发家乡味,暖心又有面’,肯定能吸引好多企业!”
沈浩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好!晓雅真有创意!” 他拿起晓雅的画板,上面已经画了个初步的礼盒设计图 —— 红色的礼盒上印着写字楼的剪影,旁边写着 “家乡味企业定制款”,“就按你这个思路来,明天你把宣传图做出来,放在淘宝店首页,再推给写字楼里的企业,肯定能有订单。”
晓雅兴奋地抱着画板跑回房间,连夜赶制宣传图。她选了写字楼落地窗的照片当背景,礼盒放在窗边,旁边摆着一杯酸梅汤,文案用醒目的红色字体,还加了句 “企业团购满 500 份享 8 折”。第二天一早就把宣传图上传到淘宝店,还特意给智联科技的行政总监发了链接。
没想到当天就有效果。智联科技先订了 500 份礼盒,作为员工的季度福利;紧接着,写字楼里的另外三家公司也陆续下单,有做金融的,有做咨询的,总共订了 1800 份礼盒,总金额超过 20 万。晓雅拿着订单截图,蹦蹦跳跳地跑到沈浩面前:“沈浩哥!你看!1800 份订单!咱们的企业定制礼盒火了!”
沈浩接过手机,看着订单信息,笑着揉了揉晓雅的头发:“晓雅真棒!以后咱们可以把‘企业定制’做成常规业务,不仅能增加营收,还能提升品牌知名度。”
苏晴也笑着说:“我把这个案例加到我的论文里了,作为‘b 端电商拓展’的典型案例。昨天跟周明教授讨论论文,他说这个案例很有实践价值,还建议我补充企业复购率数据,比如三个月后回访这些企业,看看他们会不会再订。”
“复购率数据我来帮你整理。” 沈浩说,“我让陈店长和李店长记录下每个企业的订单信息,三个月后咱们做个回访问卷,既能补充你论文的数据,又能了解客户需求,一举两得。”
苏晴点点头,心里满是踏实。她的论文《农产品电商供应链优化 —— 以 “家乡味馆” 合作社为例》,因为有了 “游戏联动引流”“写字楼企业订单” 等真实案例,加上完整的数据支撑,已经初具雏形。周明教授说,只要补充好复购率数据,再完善一下分析框架,拿优秀毕业论文没问题。
就在苏晴忙着整理复购率问卷模板时,沈浩的手机响了,是赵曼琪打来的。“沈同学,忙吗?” 电话里的声音带着笑意,“上次舞团和游戏联动的活动特别成功,我们团长让我好好谢谢你,想约你吃个饭,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
沈浩看了看旁边忙着的苏晴和晓雅,犹豫了一下。“明天晚上吧,我请你。” 他说,没提要带晓雅和苏晴 —— 觉得是赵曼琪单独感谢,带她们反而拘谨,而且之前合作也算是工作往来,单独吃饭也没什么。
挂了电话,苏晴抬头问:“是谁啊?需要帮忙吗?”
“赵曼琪,感谢之前的联动合作,约我明天吃饭。” 沈浩轻描淡写地说,“小事,我自己去就行,你们在家吃。”
苏晴点点头,没再多问,心里却悄悄泛起一丝不安 —— 赵曼琪看沈浩的眼神,她不是没注意到,只是不想多想。晓雅则没心没肺地说:“赵姐姐人挺好的,沈浩哥你跟她好好聊,记得帮我谢谢她之前帮咱们宣传!”
第二天晚上,沈浩如约来到约定的西餐厅。赵曼琪穿着一条黑色的连衣裙,化了精致的妆容,看到他进来,立刻起身迎接,伸手想帮他脱外套:“沈同学,你来了!这家西餐厅的牛排特别有名,我提前订了靠窗的位置。”
沈浩下意识地递过外套,赵曼琪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他的手腕,温热的触感让他愣了一下,却没躲开。两人走到靠窗的位置坐下,赵曼琪拿起菜单,凑近沈浩:“你看看想吃什么?我推荐菲力牛排,七分熟刚好,口感特别嫩。” 她的肩膀几乎靠到沈浩的胳膊,头发上的香水味飘进他的鼻腔,带着点甜腻的花香。
沈浩往后挪了挪身子,翻开菜单:“我随便,你点就好。”
赵曼琪点了两份菲力牛排,又要了一瓶红酒。上菜时,她帮沈浩切牛排,刀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她笑着说:“不好意思,手滑了。” 却没有立刻收回手,反而轻轻碰了碰他的指尖,眼神里带着暧昧的笑意。
沈浩的手指蜷缩了一下,没明确拒绝,只是把盘子往自己这边拉了拉:“我自己来吧,谢谢。”
吃饭时,赵曼琪不停聊起之前的合作,说着说着就会靠近沈浩,比如聊到舞蹈动作时,会伸手比划,胳膊碰到他的胳膊;聊到游戏角色时,会递手机给他看,手指不小心划过他的掌心。沈浩每次都只是稍微避开,没有严厉制止 —— 觉得是女生的小动作,拒绝太生硬,反而尴尬。
“沈同学,下次我们舞团有演出,我还想请你来看。” 赵曼琪举起酒杯,和沈浩碰了碰,“就我们两个人,好不好?上次带苏晴姐和晓雅,都没好好跟你聊天。”
沈浩喝了口红酒,含糊地说:“看情况吧,最近比较忙。”
饭后,赵曼琪提出要沈浩送她回家。车上,她靠在副驾驶座上,转头看着沈浩:“沈同学,我知道你身边有苏晴姐和晓雅,但我还是想告诉你,我喜欢你。我不奢求别的,就想偶尔跟你吃个饭,聊聊天,行不行?”
沈浩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没说话。车到赵曼琪家楼下,她下车前,伸手碰了碰沈浩的脸颊:“谢谢你送我回来,下次我再约你。” 说完,转身走进了楼道。
沈浩坐在车里,看着楼道里的灯亮起来,心里有些复杂。他知道赵曼琪的心意,也知道自己刚才没有明确拒绝她的身体接触,有点不妥,但他又不想把关系搞得太僵 —— 毕竟还有合作的可能,而且赵曼琪也没做太过分的事。
回到别墅时,客厅的灯还亮着。苏晴坐在沙发上整理论文数据,晓雅趴在旁边的地毯上画新的文创设计稿。“沈浩哥,你回来啦!赵姐姐有没有说咱们联动活动的事?” 晓雅抬头问,眼里满是好奇。
“说了,活动效果很好,她很感谢咱们。” 沈浩走过去,坐在苏晴旁边,“论文整理得怎么样了?复购率问卷模板做好了吗?”
苏晴点点头,递给他一份问卷:“你看看,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我加了企业规模、员工反馈、复购意向三个维度的问题。”
沈浩接过问卷,认真看了起来。苏晴看着他的侧脸,没再问吃饭的细节,心里的不安却没散去 —— 她总觉得,沈浩刚才的语气里,带着点她看不懂的犹豫。
晓雅画完设计稿,凑过来:“沈浩哥,晴晴姐,你们看我设计的‘春日团建礼盒’,里面有烤肉架、食材、野餐垫,专门给企业团建用的,肯定能卖得好!”
沈浩接过设计稿,笑着说:“太好看了!晓雅越来越有想法了!” 他揉了揉晓雅的头发,又看了看苏晴,心里悄悄告诉自己:以后还是尽量避免单独和赵曼琪吃饭,免得让她们担心。
夜色渐深,苏晴回房修改论文,晓雅抱着设计稿回房睡觉,沈浩坐在客厅里,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满是思绪。写字楼的抄底成功,企业订单的增加,苏晴论文的进展,都是好消息,可赵曼琪的心意,却让他觉得有些棘手。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处理好这段关系,不能让它影响到他和晓雅、苏晴的生活。
第二天一早,沈浩就给赵曼琪发了条消息:“之前的合作感谢你,以后有工作上的事,咱们可以在公司或者店里谈,吃饭就不用了,我平时比较忙,还要照顾晓雅和苏晴。” 他想,这样既明确了态度,又没把关系搞僵,算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赵曼琪很快回复:“好,我知道了,以后有工作再联系你。” 虽然语气里带着失落,却也没再纠缠。
沈浩松了口气,走到厨房,看到苏晴正在煮早餐,晓雅在旁边帮忙打鸡蛋。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她们身上,温暖而安稳。他知道,这个家才是他最珍视的,任何外界的干扰,都不能影响到这份安稳。
接下来的日子,三人又投入到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中。苏晴忙着发放复购率问卷,整理数据;晓雅忙着推广 “春日团建礼盒”,又接到了 3 个企业订单;沈浩则忙着跟进写字楼的后续事宜,还联系了装修公司,打算把写字楼的闲置区域改造成 “家乡味馆” 的企业接待区,方便企业客户洽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