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存的铁骑陷入绝望的旋涡。子弹从四面八方袭来,他们试图用弓箭还击,却发现箭矢根本射不到敌阵。程越的士兵训练有素,榴弹炮与机枪形成交叉火力网,将骑兵切割成零散的碎片。
不足一刻钟,两万铁骑折损大半。残存的士兵仓皇逃窜,溃败之势如雪崩。有人将长刀丢弃,有人被战马拖拽着逃跑,哀嚎与哭喊交织成一片。程越的军队未追穷寇,只是静静收回枪械,让韩伟的人清理战场。
韩伟此刻浑身是颤抖的,他虽然上次被打败已经对程越的军队畏惧,可从这次观战后,一种如深渊般的绝望油然而生,那是与神战斗的压迫感,一种到骨髓里的臣服。
硝烟弥漫的平原上,堆叠着扭曲的铠甲、折断的长刀,与散落的子弹壳交错混杂。冷兵器的时代,在此刻被火器彻底碾碎。幸存者踉跄逃至山林,回望那片血色平原。他们颤抖着擦拭刀上未干的血迹,却明白那不过是徒劳——再锋利的刀刃,也无法抵挡机械与火药的力量。
一位幸存的老兵瘫坐在地,喃喃自语:“我们万人冲杀,敌军甚至未损一人……这哪是决战,分明是屠宰。”
风掠过战场,将他的叹息与无数亡魂的哀嚎一同卷入苍穹。远处,韩伟的士兵正在收集战利品,他们用铁锹挖出未爆的炮弹,清点弹壳,如同农夫收割庄稼般平静。
这场不对等的决战,成为历史的一页血痕。当燕昭德信的军队还在依靠马匹的速度与刀剑的锐利时,程越的军队正用马克沁机枪每分钟可倾泻数百发子弹,92式榴弹炮的射程远超弓箭,毛瑟98k的精准度让狙击成为艺术。
这是一场注定失衡的较量,是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俯首的缩影。燕昭德信虽败,其将士以血肉对抗火光的决绝,亦为后世铭记。在那片平原上,他们用最后一次悲壮的嘶吼,为冷兵器时代画上了句号。当夕阳为血色平原镀上一层金边时,残甲与弹壳在风中低语,诉说着一个永恒的真理:当文明以悬殊之力交锋,勇气与热血,终将沦为历史的灰烬。
程越将军率领义军攻下这座城池及周边四城后,立即着手分配土地——近百万亩田地中,七成曾是旧权贵们的私产,这一部分倒是很好办,只要举起屠刀干脆利落抄没,分给追随起义的士兵作为养家田。
然而,剩余三成土地属于当地百姓,这一发现让主导分配事宜的博婉婷陷入两难境地。这场看似简单的土地分配,实则暗藏着一场关乎民心与军心的生死博弈。别看田产牵扯到了的百姓只有数万户,但是麻烦是一件都不少。贵族的土地是多,但是耕种的可都是百姓。
烈日下的两难抉择博婉婷与白馨凝站在城郊的田埂上,脚下是龟裂的黄土与尚未播种的麦田。远处,几位农人垂头叹息,一位老农正用枯瘦的手抚摸着被划入军田范围的土地,枯黄的指尖在土块上留下细微的颤抖。
“这地是我祖辈耕种的,没了它,我们怎么活啊……”低语声随风飘散,博婉婷的心像被麦芒刺了一下。
她知道,若强行夺地叫他们迁到别的乡城去,义军将成为百姓眼中的“新暴君”,与推翻的旧权贵有何不同?但若放任不管,士兵们浴血奋战却无田可耕,军心必然动摇。
别看这只是简单的迁移,当中涉到的问题非常之多,非非常麻烦。一项工作做不到位,都会有百姓为此付出生命。
烈日炙烤着她的后背,她俩却感受到彻骨的寒意——这土地,既是将士们安身立命的根基,也是百姓生存的命脉。她攥紧手中的分配文书,指尖在泛黄的纸页上留下褶皱。文书上密密麻麻的田地分布图,像一张复杂的蛛网,将权贵、士兵与百姓的利益纠缠在一起。
旧权贵的土地集中在肥沃的河畔平原,而百姓的田亩多夹杂其间,还有一大部分是靠着贵族土地生存的。若强行切割,必然伤及无辜。她想起起义前夜程越将军的誓言:“我们举兵不是为了取代旧权贵,而是要让天下人都有田可耕!”
如今,这道誓言却化作一道悬在她头顶的利刃。让博婉婷觉得无从下手。
深夜,油灯在案头摇曳。博婉婷反复翻阅典籍,从书中的“均田以安民”到前朝的土地革新,字句间似有灵光闪烁。忽然,她想起一本残卷中记载的“以荒换良”之法——用未开垦的荒瘠之地置换百姓的良田,再辅以补贴,或可解此困局。
但昌旭城周边荒地多为盐碱滩与山丘薄地,百姓会愿意吗?她提笔疾书,拟定方案,笔尖却在“自愿置换”四字上悬停良久。若强制推行,与旧权贵的霸道有何区别?她决心寻找一条两全之路,哪怕荆棘满途。不过好就好在土豆,玉米还有红薯的成功。让不少人都看到了贫瘠的土地也能产出巨多的粮食。
可就是这样拿薄田去换良田肯定还是没人愿意的。
博婉婷身着素衣来到田间。老农见她到来,眼中满是戒备,锄头在手中握得更紧。她蹲下身,拾起一把泥土,细碎的沙砾从指缝间滑落:“老人家,这荒地虽薄,但若以三亩换一亩良田,再补两年粮食,另外高产的红薯,土豆,玉米种子供你们先用,您可愿一试?”
老农皱眉不语,浑浊的眼中泛起疑云。博婉婷深知,百姓对土地的眷恋早已渗入骨髓,若没有切切实的利益,空口许诺不过是镜花水月。她索性卷起衣袖,露出白皙的手臂,竟与农户一同劳作。烈日下,她挥动锄头开垦荒地,汗水浸透衣衫,掌心磨出血痕。老农怔住了,周围观望的百姓也渐渐围拢过来。
她一边劳作,一边耐心解释:“军士无田,队伍便散;但百姓无粮,城池便空。我们愿助您开垦,运来粪肥改良土壤,三年内定让荒地变沃土。而且你们的口粮我们全包,每人每年无论大人小孩,杂粮600斤。且新农作物的产出,无论多少我们一对一半分。”
泥土沾满她的裙摆,她却笑得坦然,在秋日的阳光下如绚烂的花朵一般……。
求五星好评!求五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