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寻思,“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所以,无论我如何待宝玉好。
为宝玉吃的苦、做的事。
宝玉都选择看不见。
就是我重生了,在这庄上几日。
宝玉待我如宾,有的是礼,并无情厚。
眼里一直是他的林妹妹。
天道让我重生。
这一世的我,要嫁便嫁我心仪的、他亦心仪我的人。
若找不到我心仪的人,也要嫁一个心仪我的人。
女人呀,宁可嫁心仪我的。
万不可嫁我心仪他的。
前世我亦心仪宝玉。
嫁了宝玉,殚精竭力,亦落不得半点疼惜。
宝钗在心里叹道,女人嫁到一个家庭里。
男人爱重你,那个家庭的所有人,才会爱重你。
宝玉爱重黛玉,娶了黛玉。
姨妈和姨父两个,都爱宝玉。
宝玉捧着黛玉当宝贝。
贾家人都视宝玉为宝,自然也拿黛玉当宝贝。
所以,厨房里的活,宝玉代替黛玉做了。
姨妈要去代替黛玉做,姨父也抢着去做。
瞧着连迎春、惜春,凤姐儿等,都疼惜着黛玉。
寻思黛玉所得之爱,皆是宝玉托举!
前世,宝玉娶了我,因为不喜欢我。
整日地无精打采,无所事事。
我整日地忙碌,伺候一家老小。
老太太、太太、老爷他们,还都埋怨我。
宝玉亦不为我辩驳,任他们数落我,教训我。
好似宝玉的不振作,全因我这个当儿媳的无能。
若宝玉像维护黛玉这般,来维护我,日子过起来了!
哪里有乞人接济,冻死雪中的前世!
而今重生,愿上天也赐一个怜我、惜我之人。
我定助夫君上青云,展他凌云志!
想到这里,宝钗红了脸。
在心里啐了自己一口,不知羞,想啥呢!
眼前要说的是莺儿的事!
宝钗向莺儿笑道:“扯我干什么,眼前是你,我瞧着张家看上你了,你刚刚说起张家,脸也红了,这是少女怀春了!”
莺儿连忙伸手,摸摸自己的脸。
向宝钗笑道:“姑娘诓我呢,我才没脸红!”
莺儿口里说着,心里慌乱。
想着义哥儿,长的确实清秀好看。
读书也好听!
偶尔两人打个照面,莺儿心慌脸红。
其实义哥儿,瞧见莺儿,也心慌脸红
宝钗现在提起义哥儿。
瞧见莺儿红了脸的娇羞模样。
想着莺儿和义哥儿两个。
估摸着,倒是郎有情,妾有意了。
说起莺儿和义哥儿两个。
倒真有意思。
莺儿瞧着义哥儿长的好,爱读书。
因为宝钗喜欢读书,总说男儿读书好,莺儿便认为,读书人都是好人。
莺儿去宅子时,会有意无意地,多看一眼义哥儿。
义哥儿初见莺儿,没想到包租婆是个美少女,忍不住也会多瞧一眼。
两个人偶尔对了眼神,吓得又连忙收了眼神,心如撞鹿。
不知什么时候,便有了脸红心跳的慌乱。
张老伯是过来人,每每看到两张大红脸。
知道二人都有点意思。
跟屋里人说起来,老伴儿认为是大好事。
一则莺儿长得好。
二则莺儿跟着的是薛家。
薛家祖上,可是生意上的老大。
虽然现在败了,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也。
莺儿在这样的大户人家成长,格局自然是开阔的。
定会鼎力助义哥儿读书。
义哥儿哪天上了仕途,亦会鼎力助他官场。
再说莺儿自个,还有宅子铺子。
娶了莺儿,租的这大宅子。
便是张家的财产,还谈什么租金。
有了诸多好处,张家对莺儿,是分外地热情。
知道莺儿爱吃桂花糕,张大娘便经常做些桂花糕,差义哥儿给莺儿送过去。
来来回回地,见面次数多了。
莺儿感受到张家,对自个的爱重,很是欢喜。
又感受到义哥儿的小心体贴。
莺儿对义哥儿动了情。
真不知此情从何而起。
忽然便一往而深了!
宝钗提起义哥儿,莺儿怕这点小心思。
被自家姑娘看出来,努力掩饰。
可义哥儿的模样,忽然在脑子里出现。
莺儿的心,又慌乱起来。
宝钗瞧着莺儿笑道:“脸又红了!”
莺儿急道:“姑娘莫笑我!”
宝钗瞧着莺儿急白赤脸的。
向莺儿笑道:“我不笑你,你俩若真彼此心仪,倒是好姻缘,等二哥亲事办了,让妈妈去张家提亲。”
莺儿寻思,姑娘没嫁,哪有议我亲的道理。
再说义哥儿那样的人,我未必配得上。
纵是我喜欢,怕也是一厢情愿的事。
我们太太去提亲,若碰了壁。
我没脸罢了,不能让太太和姑娘也没脸。
纵是提亲,也是义哥儿家来提。
况且他家若无意,不来提亲,我也不必痴心妄想了。
大家都留着体面,岂不更好!
莺儿连忙向宝钗说道:“别别别,哪有我们家去提亲的道理!”
宝钗听莺儿之言。
寻思我想莺儿过得好,忒急了些。
我们家是女方,没有去男方提亲的道理。
莺儿还小,等着张家来求亲吧。
宝钗向莺儿笑道:“也是,我倒糊涂了!”
两人说说笑笑,相互打趣着,不知不觉地回到京里。
马车拐上前门道上。
宝钗撩开窗帘,向自家大门处看去。
看到门外小丫头、小厮们,齐齐地向这边张望。
忽然纷纷飞奔着,跑进门去。
门前一个不剩了!
宝钗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