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爷子的讲述,如同推开了一扇尘封百年的厚重木门,门后是紫禁城的红墙黄瓦,是御膳房的烟火缭绕,是两位祖辈在时代洪流中沉浮跌宕的身影。那本泛黄的《林氏食珍》,此刻在我手中,沉甸甸的,满载着跨越时空的记忆与匠心。
那本《林氏食珍》被我们郑重地请进了店里,放在一个干燥通风的柜子里。我们没有急着大肆宣扬,也没有立刻想着如何商业化。就像我爸说的,先“看看”。
接下来的日子,研究《林氏食珍》成了我们工作之余最大的乐趣和挑战。扫描、打印、装订成册,人手一份复印件。每天晚上打烊后,我们围坐在一起,像研究密码一样,研究那些文言文的记载,揣摩“火候到时”、“手感为准”背后的含义。
“这‘镶豆芽’……太恐怖了,这得有多好的耐心和眼神啊?”苏琪对着图片咋舌。
“根据描述,‘雪霞羹’对冬瓜丝和鸡蓉的细腻度要求,超越了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同类菜品。”苏小豆一本正经地分析。
“理论是骨架,还需实践填充。”陈默永远是冷静的理论派。
我们决定从相对简单一些的“芙蓉鸡片”开始尝试复原。光是“将鸡胸肉捶打至松散如棉”这一步,就让我们吃尽了苦头。苏琪抢着尝试,结果力道没掌握好,差点把肉捶成肉酱,溅得自己满脸都是,气得她直跺脚。苏小豆试图用他理解的“力学原理”来指导,反而让苏琪更手忙脚乱。
看着他们俩一个手忙脚乱,一个纸上谈兵,我和陈默忍俊不禁。这个过程虽然曲折,却充满了欢声笑语。
然而,在一次次尝试复原这些极致讲究的古法菜时,我注意到,苏琪的眼神里,除了挑战的兴奋,偶尔还会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像是怀念,又像是感伤。尤其是在处理一些需要极致耐心和细腻感的步骤时,她会变得异常沉默,手法却偶尔会流露出一丝与平时风风火火截然不同的、近乎本能的熟练。
这天晚上,我们再次挑战“芙蓉鸡片”。苏琪负责最关键的一步——将混合好的鸡茸糊片入微沸的水中。她屏住呼吸,手腕极其稳定地用勺子将鸡茸糊一片片滑入水中,动作轻柔而精准,那一片片“芙蓉”在水中缓缓绽开,形态完美。
我们都看得有些呆了。这和她平时毛躁的样子判若两人!
“琪琪!你深藏不露啊!”我忍不住惊叹。
苏小豆也瞪大了眼睛:“动作轨迹稳定,流体控制精度极高!”
苏琪看着锅中那片片洁白的“芙蓉”,怔怔出神,许久,才轻声说了一句:“小时候……我奶奶教过我类似的。她说过,对待最柔软的材料,心要静,手要稳,像对待……对待易碎的梦一样。”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几乎听不出的哽咽。然后,她迅速低下头,假装去调整火候,掩饰瞬间泛红的眼圈。
空气中弥漫着鸡汤的鲜香,也弥漫开一种淡淡的、属于苏琪的忧伤。
苏琪的失态只是片刻,她很快又恢复了那副没心没肺的样子,嚷嚷着“火候差不多了快捞出来尝尝”,仿佛刚才那句带着感触的话只是我们的错觉。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生意清淡,我们坐在后院休息。我看着苏琪,想起她刚才精准的手法,忍不住好奇:“苏琪,你这一手基本功,不像是在外面随便学学就能练出来的。你奶奶……是不是对你要求特别严?”
苏琪正拿着根草逗蚂蚁,闻言动作一顿。她抬起头,脸上闪过一丝复杂,随即撇撇嘴,用一种故作轻松的语气说:“严?何止是严!简直就是‘暴君’教学法加强版!”
这个开场白勾起了我们所有人的兴趣。
“快说说!”我催促道。
苏小豆也难得地放下了手机,好奇地看着她。
苏琪把草茎一扔,拍了拍手,开始讲述:“我小时候,其实对做饭没啥兴趣。我喜欢的是画画,梦想是当个漫画家,画出超酷的故事!可我奶奶不这么想。”
她模仿着奶奶严肃的语气,板起脸:“‘女孩子家,学画画能当饭吃?灶台上的功夫才是实在的!’从我大概……唔,七八岁开始吧,每年寒暑假,别的小朋友都在玩,我就被‘押’回奶奶家,进行‘厨艺特训’。”
“特训?”我想象着小小苏琪围着灶台的样子。
“对啊!”苏琪翻了个白眼,“第一课,不是学炒菜,是剥蒜!整整一筐蒜!不许用刀拍,要一颗颗手工剥,还不能把蒜肉弄破!说是练耐心和指尖的巧劲儿。我剥得指甲缝里全是蒜味,哭唧唧地找我爸妈,他们?哼,完全站我奶奶那边!”
“然后是切土豆丝。奶奶那个要求啊,恨不得每根都跟牙签一样细,还得均匀!我一开始切得跟薯条似的,奶奶就在旁边盯着,不合格就重切,一点也不心软。还说‘刀工是厨子的脸面’!”
我们听着,都能想象出那个严苛又可爱的画面。
“最绝的是学熬粥和炒青菜。”苏琪继续说,表情夸张,“火候差一点,奶奶都能吃出来!炒青菜要是出水多了,或者火候过了颜色不漂亮,就得挨说。她说‘越是简单的菜,越能看出功底’。”
“那你没反抗过?”我问。
“反抗过啊!”苏琪来了劲,“有一次,我故意把糖当盐放,炒了一盘齁甜的青菜。结果你猜怎么着?奶奶面不改色地吃完了!然后……然后罚我抄了十遍《朱子家训》!说心不正,则味不纯!”她说到最后,自己都气笑了。
“所以,你其实是被奶奶‘逼’着学出来的基本功?”陈默总结道。
“可以这么说吧。”苏琪耸耸肩,语气变得有些微妙,“那时候,我觉得奶奶古板、专制,一点都不理解我。我爸妈呢,觉得奶奶肯教我苏家的手艺是好事,以后就算不开店,也能持家,所以全力支持。我感觉自己就像个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假期一到,就被送回奶奶那里‘升级技能’。”
“但你现在……”我看着她,意思很明显,她现在对厨艺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
苏琪的眼神飘忽了一下,声音低了些:“是啊……人是会变的。尤其是……当你发现,那些曾经让你觉得束缚和痛苦的东西,在某一天,突然成了你唯一能抓住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