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鸣灾难”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霍天渊在炼器堂的活动范围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并被严正警告不得再私自研发任何与“声音”、“共振”相关的法器。然而,他那颗渴望创造、追求“全能”的心,却并未因此沉寂,反而如同被压抑的火山,积蓄着更炽热的能量。
这一次,他将目光投向了炼器师们梦寐以求的终极领域之一——多功能复合型法宝。
寻常法器,或专精于攻,或侧重于防,或擅长辅助,各有所长。但霍天渊觉得,这太过“狭隘”。真正的强者,岂能被单一功能的法器所束缚?若能炼制出一件集飞行、防御、攻击于一体的全能法宝,对敌之时,心念一动,攻防一体,进退自如,那该是何等的潇洒与强大?
“丹道讲究君臣佐使,配伍调和,方能成就无上灵丹。这炼器之道,为何不能融汇诸多功能于一体,成就一件真正的‘大道之器’?”霍天渊沉浸在自己的宏大构想中,热血沸腾。
他开始绘制设计图。脑海中构想的法宝,形态优美,流线型的本体兼具速度与稳定;表面覆盖着能量矩阵,可随时激发强大的护盾;内部核心则蕴含着多种攻击模式的转换阵列,可远攻,可近战,变幻无穷。他甚至给这个想象中的完美法宝起了个名字——“寰宇巡天梭”。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当他真正开始动手时,才发现将多种功能阵法、能量回路塞进一个有限的空间内,并确保它们互不干扰、协同运作,其难度远超他的想象。
飞行阵法需要轻盈、导流的结构和稳定的能量输出;防御阵法需要坚固、覆盖面广的能量场;攻击阵法则需要凝聚、爆发的能量节点。这些要求本身就存在矛盾。为了追求“全能”,霍天渊不得不对每一个子系统进行妥协和修改。
飞行阵法被他简化,塞进了核心,导致能量输出变得不稳定;防御阵法则因为要兼顾不同形态的覆盖,变得支离破碎,能量流转晦涩;攻击阵法更是大杂烩,他试图将锐金之气、烈火之能、甚至一丝“崩天雷”的震荡原理都糅合进去,结果导致能量通道错综复杂,如同乱麻。
在材料选择上,他也陷入了纠结。既要保证结构强度,又要兼顾灵力传导,还要考虑重量和灵活性。最终,他选择了一种性质相对中庸的“百炼精金”,觉得它能“包容”自己的各种奇思妙想。
熔炼、塑形的过程就充满了坎坷。他试图塑造那流线型的“巡天梭”外形,却因为对复杂曲面掌控不足,以及内部混乱能量回路的影响,最终得到的,只是一个表面凹凸不平、形状略显臃肿、看起来像个被随意捏合过的金属球。直径约莫一尺,通体灰扑扑的,毫无美感可言,只有那些隐约可见、杂乱无章的刻痕,显示着它内部并非那么简单。
霍天渊看着这个与自己设想相去甚远的“铁球”,嘴角抽搐了一下,但事已至此,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他完成了最后的基础符刻和能量连通,将这个沉甸甸的金属球命名为——“千机浑象球”,多少带着点自我安慰的意思。
接下来是测试环节。鉴于之前的“丰功伟绩”,这次测试选在了宗门最偏僻、防御阵法开启到最大的试炼谷进行,围观者仅限于铁师傅和几位修为高深、随时准备出手控制场面的长老。
首先测试飞行功能。霍天渊向“千机浑象球”注入灵力,试图催动其内部的飞行阵法。
只见那金属球晃晃悠悠地漂浮了起来,离地三尺。然而,它并非平稳悬浮,而是像喝醉了酒一般,在空中不停地左右摇摆、上下颠簸,划出一道道毫无规律的轨迹,时而猛地前冲,时而诡异后退,速度也是时快时慢,完全无法预测。
“这……这是何意?”一位长老皱眉,“飞行轨迹如此飘忽,如何载人?怕不是上去就要被甩下来?”
霍天渊额头冒汗,强行解释道:“此乃……规避敌方预判之精妙步法!对,就是如此!”
接着测试防御功能。霍天渊示意一位长老出手试探。那位长老屈指一弹,一道凝练的指风射向金属球。
金属球表面的某些刻痕微微一亮,一层薄薄的能量屏障瞬间浮现,但分布极不均匀,有的地方厚实,有的地方近乎透明。指风打在屏障上,屏障剧烈晃动,光芒明灭不定,虽然勉强挡下了这一击,但那摇摇欲坠的样子,任谁都看得出其防御力极其不稳定,纯属“随缘防御”,能否挡住下一次攻击全看运气。
“此等防御,怕是连筑基弟子的全力一击都未必能完全接下。”另一位长老摇头评价。
最后是攻击功能。这是霍天渊最“寄予厚望”的部分。他操控金属球,试图激发其内蕴的攻击阵法。
然而,无论他如何变换法诀,灌注灵力,那金属球只是表面光芒乱闪,内部能量冲突剧烈,发出嗡嗡的杂音,却没有任何一道剑气、火球或是雷光射出。
就在众人以为攻击功能彻底失败时,霍天渊情急之下,神识猛地一催!
那金属球仿佛被这股混乱的神识刺激,内部本就极不稳定的能量瞬间失去了所有“技巧性”的引导,只剩下最原始、最粗暴的宣泄方式——
滚!
只见那金属球猛地停止了无序漂浮,如同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带着沉闷的破空声,以一种与其笨重外形不符的惊人速度,朝着前方一块巨大的测试假山石,直愣愣地、狂暴地滚砸了过去!
“轰隆!!!!!”
一声巨响,地动山摇!烟尘弥漫中,那块坚硬的假山石,竟被这金属球硬生生砸得四分五裂,碎石激射!
所有人都愣住了。
攻击方式……是滚过去砸人?!
这算哪门子攻击?简直如同市井无赖打架丢石头!不,比丢石头还不如,至少石头还能扔出去,这玩意儿是滚过去的!
霍天渊自己也傻眼了。他看着那深深嵌入碎石堆中、依旧散发着不稳定能量波动的金属球,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铁师傅和几位长老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评价。这件法宝,飞行不稳,防御随缘,攻击方式更是奇葩到令人发指,完全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品,一个四不像的金属疙瘩。
然而,事情很快出现了转机。
宗门内一位以战术刁钻、善于出奇制胜着称的弟子,听说了这“千机浑象球”的奇葩特性,心生好奇,前来挑战。他自恃身法灵活,剑术精妙,觉得对付一个滚来滚去的铁球绰绰有余。
比试开始,这位弟子施展精妙身法,剑光如网,向霍天渊罩去。霍天渊无奈,只得操控“千机浑象球”应对。
只见那金属球在空中忽左忽右,飘忽不定地飞行,时而快如闪电,时而慢如蜗牛,完全打乱了对手的节奏预判。当对手剑光袭来,那“随缘防御”屏障时强时弱,有时能勉强挡住,有时又几乎形同虚设,反而让对手不敢全力攻击,生怕力量用老。
最让人头疼的是它的攻击。它根本不按常理出牌,没有轨迹可循的剑气,没有范围覆盖的法术,就是瞅准机会,猛地加速,以一种极其蛮横、毫无技巧可言的方式,朝着对手狠狠滚砸过去!速度时快时慢,方向诡异多变,有时甚至会在半途因为能量不稳自己弹跳一下,改变轨迹。
那位弟子被打得手忙脚乱,疲于应付。他精妙的剑招往往因为目标诡异的移动而落空,他的防御在面对那纯粹物理性的、势大力沉的滚砸时也显得颇为吃力。更让他憋屈的是,你永远不知道这破球下一次是会飞、会挡、还是会直接滚过来砸你脸!这种完全无法预判的战斗方式,让他空有一身本事却难以施展。
最终,在一次诡异的弹跳滚砸中,金属球出其不意地撞中了他的手腕,长剑脱手,败下阵来。
此战结果传出,顿时在宗门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什么?那个铁疙瘩居然赢了?”
“听说对手根本不知道怎么打!那球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飞行像抽风,防御看心情,攻击靠滚砸……这怎么预判?”
“正所谓乱拳打死老师傅,这球……深得此道精髓啊!”
于是,这件被霍天渊视为失败品的“千机浑象球”,因其过于奇葩、完全无法用常理揣度的特性,反而在部分喜欢出奇招、或者擅长应对混乱局面的弟子中流行起来。虽然它各项功能单拿出来都惨不忍睹,但组合在一起形成的这种“不可预测性”,却成了它最大的武器,胜率竟出乎意料地不错。
霍天渊看着再次因“失败”而意外获得认可的“作品”,心情无比复杂。他追求的全能法宝变成了一个靠“滚”取胜的铁球,这与他最初的构想简直是南辕北辙。
“或许……‘全能’,并非意味着面面俱到,而是……让对方猜不透你下一步要干什么?”他摩挲着下巴,看着那静静躺在地上的“千机浑象球”,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他的炼器之道,似乎又在一次彻底的“失败”中,悟出了一些不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