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454 章:毒箭疑云探敌踪
嘉靖三年六月初四,未时。 苍狼卫大营的中军大帐内,气氛凝重如铁。陆承熠站在帐下,看着案上那支缠着黑布条的毒箭,箭镞泛着暗绿色的光,即使隔着半丈远,仿佛都能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腥气。帐内除了魏无羡,还有大营的医官与两名负责情报的百户,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严肃。
“这箭镞上的‘腐骨毒’,确实是西域特产。” 医官捧着一个瓷碗,碗里盛着稀释后的毒液,指尖捏着一根银簪,簪尖插入毒液后,很快泛出黑褐色,“此毒需用西域黑蝎子、腐叶藤熬制,中原根本没有这两种药材。而且毒性烈得很,刚才用活兔试毒,不过三刻钟,兔子就全身发黑僵硬了。”
陆承熠闻言心中一凛,想起上午那支擦着头盔飞过的毒箭,若当时被射中,后果不堪设想。他看向魏无羡,见对方正盯着案上的箭杆出神,箭杆上还留着北元骑兵握持时的指痕。
“箭杆用的是桦木,” 魏无羡突然开口,指尖轻轻摩挲着箭杆的纹路,“西蒙古部落所在的阿尔泰山一带,盛产桦木,而咱们边境的北元小部落,常用的是杨木和柳木。再加上这腐骨毒,基本能确定,上午来抢水的骑兵,是西蒙古派来的。”
“西蒙古怎么会突然跑到咱们这边境来?” 一名姓周的百户皱眉问道,他负责西线情报,此前从未收到西蒙古异动的消息,“他们的部落离这里至少有千里之遥,就算要迁徙,也该有动静才对。”
魏无羡摇摇头,走到帐边掀开帘子,望向远处的草原。此时午后的阳光正烈,草原上泛着刺眼的绿光,却让人感觉不到暖意。“去年冬天阿尔泰山雪灾比咱们这边更严重,听说西蒙古的牲畜死了大半,说不定是想往南迁徙,抢占咱们的水草丰美之地。” 他说着回头看向陆承熠,“你上午和那些骑兵交手,有没有注意到他们的装备或口音有特别之处?”
陆承熠仔细回想,上午为首的兽皮袄汉子,口音虽然带着北元腔调,却比寻常北元牧民更流利,而且腰间那把镶嵌宝石的弯刀,绝非普通部落能拥有。“他们的首领用的弯刀,刀鞘上嵌着红蓝宝石,看着很贵重。而且他喊撤退时,用的是‘回营地’,不是‘回部落’,说不定附近有他们的临时营地。”
“临时营地……” 魏无羡眼神一凝,转身对周百户说,“你立刻派三队侦察兵,分别往西线、西北线、西南线探查,重点找有炊烟、马蹄印密集的地方,注意隐蔽,别惊动对方。另外,让维修队把所有摩托车和卡车的防尘纱网都检查一遍,再备足备用纱网和燃油,说不定近期要频繁出动。”
周百户躬身应下,快步走出大帐。医官也收拾好毒箭,叮嘱道:“若是遇到被毒箭射中的士兵,一定要先拔箭,再用烈酒清洗伤口,千万不能让毒液顺着血液扩散。我这就去熬制解毒汤,虽然不能完全解腐骨毒,至少能延缓毒性发作。”
帐内只剩下魏无羡与陆承熠两人,魏无羡走到陆承熠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上午的表现不错,临危不乱,还懂得保护牧民。不过接下来的情况可能更凶险,西蒙古部落的战斗力比咱们边境的北元残部强得多,他们不仅有骑兵,据说还从西域买了不少火铳。”
陆承熠点头,摸了摸腰间的嘉靖二世步枪。这把枪是陛下钦赐的,射程比普通火铳远,精度也更高,只是弹药有限,必须省着用。“魏叔父放心,我会尽快熟悉草原地形,配合侦察兵寻找他们的临时营地。对了,上午救下的那几位牧民,说不定知道些情况,要不要去问问他们?”
魏无羡眼睛一亮:“好主意!牧民常年在草原上放牧,对哪里有陌生马蹄印、哪里有炊烟最敏感。你去一趟牧民的临时聚居点,态度客气些,顺便把医官熬的解毒汤带过去,给那位受伤的老人换药。”
陆承熠应下,转身走出大帐。营区里士兵们正忙着检修装备,维修兵围着卡车和摩托车,有的在更换防尘纱网,有的在检查发动机,扳手碰撞金属的声音此起彼伏。他从医官的帐房取了解毒汤和伤药,背着步枪朝着营外的牧民聚居点走去。
牧民的聚居点离大营不远,就在一处背风的土坡下,几顶白色的蒙古包散落在草地上,旁边拴着牛羊,几名牧民正坐在蒙古包前晒羊毛,看到陆承熠过来,纷纷起身打招呼。上午被救下的白发老人,正坐在毡子上,胳膊上的伤口已经用布条包扎好,见陆承熠来了,连忙让家人倒奶茶。
“将军怎么来了?” 老人握着陆承熠的手,脸上满是感激,“上午多亏了你,不然我的老命和羊群都保不住了。”
陆承熠笑着坐下,将解毒汤递给老人的儿子:“我来给老人家换药,顺便问问你们,最近有没有在草原上看到陌生的部落,或者听到奇怪的动静。”
老人喝了口奶茶,皱着眉头回想:“陌生部落…… 大概十天前,我在西北方向的黑石山附近放牧,看到过远处有炊烟,当时以为是其他牧民,没在意。还有三天前,晚上听到过马蹄声,好像有很多人,从西边往东边走。”
“黑石山?” 陆承熠心中一动,黑石山他在地图上见过,离月牙泉大约有五十里,地势险要,容易隐蔽。“您看到的炊烟,大概在黑石山的哪个方向?有几处?”
老人想了想,指着西北方向:“就在黑石山的南坡,好像有两三处炊烟,离得远,看不太清。而且那里的草被踩得很乱,不像是咱们牧民放牧的地方。”
陆承熠连忙记下,又问了些细节,比如马蹄声的密集程度、有没有听到火铳声等。老人说马蹄声很杂,像是有上百骑,而且没听到火铳声,倒是听到过金属碰撞的声音,可能是在打造兵器。
告别牧民后,陆承熠快步返回大营,直接去了中军大帐。魏无羡正对着地图沉思,见陆承熠回来,连忙问道:“有没有问到什么?”
“有!” 陆承熠走到地图前,指着黑石山的位置,“十天前有牧民在黑石山南坡看到过两三处炊烟,三天前还听到过密集的马蹄声,估计有上百骑,可能是西蒙古的临时营地。而且那里的草被踩得很乱,还有金属碰撞声,说不定在打造兵器或修理装备。”
魏无羡凑到地图前,手指在黑石山周围画了个圈:“黑石山南坡有几处山洞,正好能用来驻扎,而且附近有小溪,取水方便。看来他们的临时营地很可能就在那里。” 他抬头看向陆承熠,“你敢不敢跟我去一趟黑石山,亲自探查一下?”
陆承熠眼神一亮,立刻点头:“当然敢!咱们什么时候出发?”
“今晚三更,” 魏无羡说,“夜里草原上视线差,不容易被发现。咱们骑摩托车去,速度快,目标也小。再带两名经验丰富的侦察兵,带上望远镜和短枪,只探查,不跟对方交手。”
接下来的时间,陆承熠开始准备出发的装备。他检查了嘉靖二世步枪的弹药,又在背包里装了备用的防尘纱网、烈酒、伤药和几块压缩饼干。维修兵还特意给摩托车的发动机加了润滑油,检查了轮胎气压,确保夜里行驶不出故障。
夜幕很快降临,草原上的风比白天更冷,营区里的篝火渐渐亮起,士兵们围着篝火吃饭、擦拭兵器,偶尔传来几声说笑,却难掩紧张的气氛。陆承熠吃完晚饭,回到自己的营帐,再次检查装备,然后靠在床边闭目养神,养精蓄锐。
三更时分,营区里一片寂静,只有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偶尔响起。陆承熠背着步枪,悄悄走出营帐,魏无羡已经带着两名侦察兵在营门口等候,三辆摩托车停在一旁,发动机已经预热,发出低沉的轰鸣声。
“都准备好了吗?” 魏无羡压低声音问,见众人点头,便率先跨上摩托车,“出发,注意保持车距,别开大灯,跟着前面的车辙走。”
三辆摩托车缓缓驶出大营,消失在夜色中。草原上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只有天上的星星泛着微弱的光,照亮前方模糊的道路。陆承熠跟在魏无羡身后,紧紧握着车把,耳边只有风的呼啸声和发动机的轰鸣。
大约一个时辰后,前方出现了黑石山的轮廓,黑漆漆的山峰在夜色中像一头蛰伏的巨兽。魏无羡示意停车,众人熄灭发动机,推着摩托车躲到一处土坡后,然后拿出望远镜,朝着黑石山南坡望去。
远处的南坡上,隐约有几点火光闪烁,那是篝火的光芒!而且能听到隐约的说话声,虽然模糊,却能确定有人。更重要的是,火光旁停着不少马匹,还有几辆看起来像是西域风格的马车,车轮印在地上清晰可见。
“果然有临时营地!” 魏无羡压低声音,眼神锐利,“看篝火的数量,至少有五十人以上,马匹估计有上百匹。还有马车,说不定装的是火铳或弹药。”
一名侦察兵拿出纸笔,借着星光快速画下营地的布局:“篝火集中在南坡的山洞前,东边有放哨的士兵,大约每隔五十步一个岗哨。”
陆承熠仔细观察,发现岗哨的士兵手里拿着火铳,而且腰间别着弯刀,装备比上午遇到的骑兵更精良。他还注意到,营地旁边有一条小溪,正好解决饮水问题,看来对方是早有准备。
“咱们再靠近些,看看有没有更多细节。” 魏无羡说着,带头弯腰朝着营地方向移动。众人小心翼翼地避开草丛,尽量不发出声音。离营地越来越近,能更清楚地听到说话声,虽然听不懂内容,却能感觉到对方的警惕,偶尔有士兵朝着四周张望,手里的火铳随时准备举起。
突然,一名岗哨士兵好像察觉到什么,朝着陆承熠等人的方向走来。魏无羡立刻示意众人趴在地上,屏住呼吸。士兵走了几步,停下脚步,朝着草丛里张望了片刻,又踢了踢脚下的石头,才转身走回岗位。
众人松了口气,魏无羡做了个撤退的手势,示意大家慢慢后退。等退到土坡后,才敢起身,推着摩托车远离黑石山。
“情况比咱们预想的更严重,” 魏无羡启动摩托车,声音带着凝重,“他们不仅有骑兵,还有火铳和马车,看样子是想长期驻扎。咱们得尽快回大营,制定应对方案,说不定他们很快就要发动进攻了。”
三辆摩托车再次启动,朝着大营方向疾驰。夜色中的草原依旧寂静,却仿佛隐藏着无数危险。陆承熠望着身后的黑石山,心中清楚,一场更大的较量,即将在这片草原上展开。而他腰间的枭龙卫调兵符,也即将迎来真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