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视界”数据毁灭案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横店警署技术队正忙于兑现沈锐的承诺——为各大影视公司提供物联网设备安全检测。这项工作繁琐且需要耐心,但鉴于之前的教训,各家都极为配合。
沈锐则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对那匿名海外雇主的追查上,尽管希望渺茫。刘明提供的加密邮件路径再次指向“暗影旅店”常用的那些无法追踪的服务器节点,汇款来源也是层层洗钱后的空壳公司。对手干净得令人沮丧。
就在他几乎要暂时将此案归档,等待未来可能的新线索时,一起看似毫不相关的案件,却意外地撬动了僵局。
这天傍晚,值班室接到一个报警电话,来自影视城边缘一个老旧的家属区。报警人是一位老太太,声音惊恐,说听到邻居家传来激烈的争吵和打斗声,还有女人的尖叫声,现在没动静了,她害怕出事。
辖区民警迅速赶到。敲不开门,联系房东打开房门后,发现屋内一片狼藉,一个中年男人倒在血泊中,已经死亡。初步勘查,系锐器刺伤失血过多致死,有明显搏斗痕迹。死者身份很快核实:张建国,五十二岁,横店本地人,无固定职业,平时在剧组打些零工,偶尔做点小生意,社会关系复杂。
典型的凶杀案现场。刑警队接手后,按流程开始排查死者的社会关系、经济纠纷和仇家。
然而,在清理现场物证时,技术员在一个被打翻的抽屉夹层里,发现了一张被精心保存的旧照片。照片是几十年前的风格,上面是几个穿着老式工装的年轻人在一个工厂门口的合影。背面用钢笔写着几个名字和日期。
其中一个名字,被红笔重重地圈了出来:钱宏。
钱宏!
这个名字像一道闪电劈入沈锐的脑海!
周宏!那个在林薇薇案中作为联络人、后被灭口的道具组副组长,他的原名就是钱宏!是从化工集团离职后改的名字!
这个死者张建国,竟然和钱宏是旧相识?!从照片上看,关系似乎还不错!
是巧合吗?
沈锐立刻调取了张建国的详细档案和通讯记录。发现张建国近期的通话记录中,有几个打往境外(东南亚某国)的模糊号码,时间就在周宏死后不久!而且,在刘明收到那笔海外汇款前后,张建国的账户也有几笔说不清来源的小额资金流入!
所有的异常,都指向这个看似普通的凶杀案死者!
张建国,很可能也是“潘多拉”组织在横店布下的另一颗棋子!甚至可能比周宏隐藏得更深!
他的死,是灭口?还是黑吃黑?或者与那笔海外汇款有关?
沈锐立刻下令,将张建国案与之前的系列案件进行并案调查,提升优先级!
重新勘查凶杀现场,每一个细节都被放到显微镜下。这一次,技术队有了新的发现:在打斗中碰落的一个烟灰缸底部,提取到一枚模糊的、不属于死者的指纹!经过数据库比对,没有匹配对象。
但更重要的是,在死者的手机里,恢复了一条被删除的短信,发送时间就在案发前一小时。内容只有两个字:“老地方。”
老地方?哪里?
警方立刻排查张建国生前常去的地方。他是一个生活轨迹很固定的人,常去的就是家附近的棋牌室、小餐馆和一个街心公园。
便衣警察对这些地点进行了秘密布控和搜查。
在街心公园一个常年失修、很少人使用的公共电话亭里,侦查员在投币口下方一个极其隐蔽的缝隙里,发现了一个黏在上面的、比指甲盖还小的微型电子装置——一个一次性的、超远程信号接收器!
和之前在秦王宫晚会袭击中发现的、用于激活金属罐的接收器一模一样!
“潘多拉”的遗产!斯特兰奇虽然死了,但他留下的技术和设备,显然还在被人利用!
这个接收器放在这里,是用于和张建国接头?那条“老地方”的短信,就是召唤他来这里接收指令?
那么,杀他的人,是不是就是那个本该来与他接头的人?因为某种原因,发生了冲突,导致了杀人灭口?
张建国在“潘多拉”的网络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仅仅是另一个周宏式的联络人?还是负责其他事务?
警方加大了对张建国所有社会关系的排查力度,尤其是那些有海外背景或技术背景的关系人。
与此同时,技术队尝试追踪那条“老地方”短信的来源。号码是未经实名的黑卡,信号源定位在横店另一个区域的一个公共基站,覆盖范围很大,无法精确定位。
但技术员没有放弃,他们调取了该基站案发时间段内所有活跃手机的模糊定位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和行为模式分析。
这是一个海量数据挖掘工作,需要时间和运气。
几天后,就在排查似乎又要陷入僵局时,负责调查张建国经济往来的侦查员带来了一个发现:张建国生前最后一周,曾多次在一个高档咖啡馆消费,消费记录显示都是两人份。通过调取咖啡馆监控,发现他与一个穿着时尚、戴着墨镜的年轻女子会面,两人交谈密切,但女子始终背对摄像头,看不清正脸。
服务员回忆,该女子说普通话,但带有明显的南方口音,举止很优雅,像是有钱人家的小姐。他们聊天内容听不清,但好像提到过“出国”、“手续”之类的词。
出国?手续?
张建国一个打零工的,和这样一个年轻女子讨论出国?
警方立刻根据监控中女子的体态特征和穿着,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排查。很快,在另一家奢侈品店的监控中,发现了类似身影的女子,这次拍到了侧脸!
经过人脸识别系统比对,结果令人震惊——该女子名叫苏莉莉,二十四岁,是一名刚刚崭露头角的小网红,以分享奢侈生活和海外旅游视频为主,粉丝量不小。
一个网红,怎么会和张建国这种人有交集?
深入调查苏莉莉的背景,发现她出身普通家庭,但最近半年消费水平陡增,频繁出入高档场所,购买奢侈品,资金来源可疑。她的海外旅行视频也颇为蹊跷,去的都是一些冷门且监管宽松的小国家。
警方依法传唤了苏莉莉。
一开始,苏莉莉还试图维持她网红的架子,声称和张建国只是普通朋友,讨论一些投资机会。但在警方出示了消费记录、监控录像以及对她资金往来的初步调查结果后,她的心理防线迅速崩溃。
她哭诉道,她是在一个秘密的海外视频平台上认识了一个自称“导师”的人。“导师”对她进行了包装和培训,教她如何吸引粉丝、如何塑造名媛形象,并给她提供资金支持,条件是让她利用出国旅游的机会,帮“导师”从国外带一些“特殊的化妆品样品”回国,并交给指定的人(比如张建国)。
她一直以为自己是遇到了贵人,在做一些跨国代购的兼职,直到最近几次,“导师”要求她带的“样品”包装越来越奇怪,交接方式也越来越诡异,她才感到害怕。案发前一天,“导师”突然命令她约张建国出来,设法套取他是否“留了后手”或者“说了不该说的话”,并暗示如果问不出来,就“处理干净”。她吓坏了,没敢答应,推脱掉了。没想到第二天张建国就死了。
她害怕极了,以为自己也被盯上了。
“导师”?海外视频平台?特殊的化妆品样品?
所有的特征,都指向那个阴魂不散的“暗影旅店”及其背后的势力!他们竟然还在利用各种手段,招募像苏莉莉这样的普通人作为运输工具(“骡子”)!
张建国很可能就是负责在横店接收这些“样品”并分发下去的中转站!他的死,或许是因为上层怀疑他像周宏一样留了后手,或者想黑吃黑,于是派了另一个“清洁工”来灭口!
那个隐藏在公共电话亭的信号接收器,就是“清洁工”用来与张建国接头并确认指令的工具!
“立刻封锁苏莉莉的住处和工作室!搜查所有‘化妆品样品’!核查她的所有海外行程,尤其是那些冷门国家,看是否与已知的‘潘多拉’活动区域重合!”沈锐立刻下令。
在苏莉莉公寓一个隐藏的保险柜里,警方找到了几支尚未交出去的“化妆品样品”。经检测,里面装的根本不是化妆品,而是某种处于休眠状态的基因编辑病毒载体!与之前截获的“钥匙”成分类似,但似乎是更早期的、不稳定的版本!
“暗影旅店”或者其新的雇主,不仅在利用斯特兰奇留下的技术,甚至可能还在进行自己的研究和开发!他们通过苏莉莉这样的“骡子”,将实验样品运输进来,进行测试!
张建国案,意外地撕开了这个持续运作的黑暗网络的一角!
沈锐感到一股寒意从头到脚。斯特兰奇死了,但“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释放出的恶魔似乎并不会轻易消失,反而会以新的形式扩散和演化。
他立刻将所有情况通报给联合专项组。
专项组高度重视,迅速与国际刑警合作,追踪苏莉莉提到的那个海外视频平台和“导师”的身份。平台很快被定位并摧毁,但“导师”如同预料般消失无踪。
对张建国凶杀案的调查也取得了进展。通过基站数据分析和行为模式匹配,技术队最终锁定了一个案发时间段内出现在基站覆盖区域、行为异常的可疑手机信号。机主登记信息是假的,但通过监控追踪,最终锁定了一个穿着快递员服装、刻意躲避摄像头的男子。
经过苏莉莉秘密辨认,该男子体态特征与之前和她接触过的一个“送货人”相似。
通缉令立刻下发。
天网再次缓缓张开。
沈锐站在指挥中心,看着屏幕上那个模糊的“快递员”影像。
从一场看似普通的邻里凶杀案,牵扯出跨国生物恐怖活动的余毒。线索盘根错节,罪恶改头换面,但本质未变。
他拿起加密电话,接通了专项组。
“建议对全国范围内,近期所有异常死亡的、可能与化工、生物、医药领域有牵连的人员,进行秘密复核。‘潘多拉’的网络,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深,更隐蔽。”
放下电话,他走到窗边。
夜色中的横店,依然霓虹璀璨。
但在这片光芒照不到的角落里,新的暗流正在涌动。
旧的阴影尚未散尽,新的威胁已然滋生。
守护者的战斗,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