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河的水依旧潺潺流淌,带着千百年不变的韵律。云雾山庄隐于河畔的氤氲水汽之中,恍若仙境,时间在这里似乎凝固了。
山庄大门缓缓打开,走出的并非童子,而是已是须发皆白、身躯却依旧挺拔如松的乔峰。百年光阴,即便有周易当年以全部第六曲功力助他复活、延年益寿,但凡人的身躯终究难以完全抗衡时光的伟力。他的眼神依旧豪迈,却深藏着一丝看透世事的平静,他守着这山门,也已守了一百多年了。
特别五年前阿紫终究功力不如他,已先他一步而去。这位百年前名动天下的乔帮主还是有了一种英雄迟暮的沧桑感。
门外,站着一位中年剑客。他面容冷峻,眼神如同深潭古井,寂寥而锐利,仿佛蕴藏着无数场惊天动地的剑决。他腰间悬着一柄看似寻常的长剑,整个人却像是一柄收敛了所有锋芒、即将归入顽铁的神兵。正是四十年前下山,如今被誉为“剑魔”的独孤求败。
“独孤小子,你回来了。”乔峰的声音苍老却洪亮,带着一丝欣慰。他是看着这个沉默寡言的剑童,一步步成长为名震天下的剑魔的。
“乔大爷,”独孤求败微微颔首,语气中带着罕见的敬意。这敬意并非全因周易,也因乔峰本人及其传奇的过往。“我来向公子辞行。”
乔峰侧身让开:“庄主已知你来,正在‘观澜亭’等你。”
观澜亭内
周易凭栏而立,望着脚下奔流不息的秋浦河,目光深邃,仿佛看到了黄河九曲,看到了万里奔涌,最终归于大海。百年岁月,他《九曲十八弯》的功力已至第七曲,深不可测。然而,随着功力的精进,尤其是当年吸收了赤精子的魔种之后,虽然第七曲的真气也同化了那滔天的魔气,但魔种终究是魔道的本源,却也在潜移默化中磨蚀掉他身上的一些“人味”,使他愈发显得超然,甚至淡漠。唯有在看到相伴百年的四女和几个亲传弟子时,眼底才会闪过一丝温情。
独孤求败缓步走入亭中,对着周易的背影深深一揖:“公子,弟子要走了。”
周易并未回头,声音平淡如水,却清晰地传入独孤求败耳中:“天下已无你的对手了?”
“败尽天下高手,又如何?”独孤求败的语气里是化不开的落寞,“求败,求败,终是求而不得。纵使无敌于天下,亦填不满心中空谷。弟子……倦了。”
他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那道明媚飒爽的身影——甘宁真。那一个为了救他,奋不顾身挡在殷红血刀下的女子,那一段无疾而终的情愫,成了他剑道巅峰之上,唯一无法斩断的执念。
“弟子欲往深山,觅一幽谷,与雕为伴,了此残生。江湖纷扰,世间名号,于我已如浮云。”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此次回襄阳神剑山庄,便是将旧居封存,从此再无‘剑魔’,唯有山野一闲人。”
周易终于缓缓转过身,他的目光落在独孤求败身上,似乎看透了他心中所有的寂寥与决绝。他并未出言挽留,到了他们这个境界,去留之心,早已明了。
“也好。”周易淡淡开口,“剑道并非只有争胜一途。归于沉寂,或许能见另一番天地。你的独孤九剑,已臻无招之境,但你的心,还未‘无滞’。去吧。”
“谢公子成全!”独孤求败再次深深行礼,这一次,带着释然。能得到周易如此评价,他之剑道,已无遗憾。
他起身,最后看了一眼这如同仙境般隔绝尘世的山庄,看了一眼深不可测的老师,看了一眼远处廊下那几道百年未曾变老的绝美身影(阿碧、阿青、紫儿、黛绮红),以及门口那尊虽老迈却依旧如山的守护者(乔峰)。
毅然转身,青衫飘动,的身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秋浦河畔的茫茫雾气之中。
从此,江湖上只留下了“剑魔”独孤求败无敌与归隐的传说,而世间少了一个求败的剑客,多了一个与雕为友的寂寥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