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药田丰稔盈仓廪,恶者穷途衬善果
晨露还凝在党参翠绿的藤蔓上,沾湿了李大叔的粗布袖口,他却浑然不觉——手里的镰刀随着弯腰的动作轻快起落,带着淡淡药香的藤蔓便整齐地堆在田埂边,露出底下饱满肥硕的党参根茎,泥土裹着新鲜的潮气,在朝阳下泛着温润的光。
“李大叔,您这党参长得可真好!比去年俺家种的粗一倍还多!”邻村的赵二哥扛着锄头路过,看到田地里的景象,忍不住停下脚步惊叹。他去年跟着种了半亩普通党参,收成一般,今年换了苏婉清给的灵泉改良种子,刚挖了几株,根茎就粗得像小孩的手腕,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李大叔直起腰,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脸上笑出了褶子:“可不是嘛!多亏了婉清姑娘的好种子,还有那灵泉水浇着,俺这两亩当归、一亩党参,今年收成比去年多了三成还不止!”他指着不远处的牛车,“俺家小子已经拉了两车去药坊了,估摸着能卖不少钱,等收完这茬,就把家里的旧瓦房翻修了,给小子娶媳妇用!”
田埂上渐渐热闹起来,村民们三三两两地扛着药材往药坊去,牛车轱辘碾过“致富路”的青石板,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混着大家的欢声笑语,成了清晨最鲜活的旋律。药坊后院早已搭好了临时的收购台,苏婉清和萧墨尘站在台后,旁边放着一杆大秤,几个伙计忙着登记、装袋,空气中弥漫着当归的辛香和党参的清甜。
“张婶,您这筐当归,净重三十五斤,按一百三十文一斤算,一共是四千五百五十文,您点点。”苏婉清接过伙计递来的账本,核对无误后,从钱袋里数出铜钱,递给面前的张婶。
张婶双手接过铜钱,用布巾小心翼翼地包好,嘴角笑得合不拢:“俺这当归去年才卖一百文一斤,今年婉清姑娘给这么高的价,俺这一筐就多赚了一千多文!够给俺家孙儿买两身新衣裳,再买些笔墨纸砚,让他跟着先生好好读书!”她说着,眼圈微微发红——以前家里穷,孙儿想学写字,只能用树枝在地上画,现在终于能买正经的纸笔了。
“这是您应得的,张婶。”苏婉清笑着点头,“您种药材这么用心,每天天不亮就去地里除草、浇水,收成好是应该的。以后要是遇到什么种植问题,随时来问我。”
萧墨尘站在一旁,帮着把称好的药材搬到仓库,看着苏婉清耐心和村民们打交道的样子,眼底满是温柔。他偶尔会接过苏婉清手里的账本,帮着核对数目,指尖偶尔碰到她的手,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在沉默中流转——经历了之前的危机,他们的感情愈发坚定,此刻看着村民们因丰收而喜悦的模样,更觉得这份安稳来之不易。
临近午时,收购渐渐接近尾声,仓库里堆满了打包好的当归和党参,空气中的药香愈发浓郁。李大叔拉着最后一车药材赶来,称重后一算,竟有两百多斤,能卖近三十两白银。他接过苏婉清递来的银子,激动得手都有些发抖:“婉清姑娘,俺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俺这就去请您和萧公子吃饭,咱们镇上的‘悦来居’,炒肉可香了!”
苏婉清本想推辞,却架不住李大叔的热情,加上萧墨尘在一旁劝“就当是陪大家热闹热闹”,便应了下来。傍晚时分,“悦来居”的包间里坐满了人,李大叔、张婶、周村长,还有几个种药材大户,桌上摆满了红烧肉、炒青菜、炖鸡汤,热气腾腾的,格外热闹。
酒过三巡,张婶忽然想起什么,压低声音说道:“你们还记得王氏不?去年她骗了咱们村好几户人家的定金,还说能教大家种药材,结果种出来的全是野草,后来就跑去县城了。”
“咋不记得!”邻村的周村长放下酒杯,语气里满是鄙夷,“前几天俺去县城送药材,看到她在码头做苦力,搬个箱子都嫌累,被掌柜的骂了一顿,还把她辞退了。听说她现在连饭都吃不饱,晚上就睡在破庙里,真是自作自受!”
“可不是嘛!”李大叔也附和道,“她要是像咱们一样,好好跟着婉清姑娘种药材,现在也能盖新房、娶媳妇了,偏要走歪路,现在落得这个下场,都是她自找的!”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语气里满是感慨——王氏的落魄,更衬得他们如今的日子有多安稳。苏婉清听着,没有多言,只是给身边的萧墨尘夹了一块红烧肉,心里却很清楚:善恶终有报,王氏因贪婪和懒惰自食恶果,而他们靠着勤劳和互助,才能换来如今的丰收与富足。
饭后,苏婉清和萧墨尘并肩走回药坊,夜色已经降临,路边的灯笼泛着暖黄的光。“今天收了这么多药材,县城分店的供应应该够了,还能批发给周边三县的药铺。”苏婉清看着路边的药材地,语气里带着几分欣慰,“等过段时间,咱们再种些黄芪和金银花,丰富品种,以后还能开更多分店,让更多人吃到咱们的药膳,用到咱们的药材。”
“都听你的。”萧墨尘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不过也要注意休息,别太累了。陈武那边传来消息,太师的人最近没什么异动,但咱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得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苏婉清点点头,靠在他的肩上,轻声说:“我知道。不过现在有这么多村民支持咱们,还有你在我身边,我什么都不怕。以后咱们一起把合作社办好,把分店开好,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也让那些想害咱们的人,再也没有机会得逞。”
夜色渐深,两人的身影在灯笼光下被拉得很长,路边的药材在夜风里轻轻摇曳,散发着淡淡的药香。仓库里的药材还在散发着新鲜的潮气,那是丰收的味道,也是希望的味道——它们不仅能保障县城分店的供应,更能为后续应对太师的危机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而王氏的绝迹,不仅是对“作恶者”的警示,更印证了“行善者终有善报”的道理。苏婉清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愈发坚定:她要靠自己的双手,不仅实现事业的成长,更要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安稳,让身边的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份坚定,也为下一章“深夜定计,共抗太师”做好了铺垫——面对即将到来的危机,她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村民的支持、爱人的陪伴,以及足够的实力,去迎接每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