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唯一的活路,保持中立,用业绩说话
会议室里,厚重的窗帘隔绝了窗外县城初上的华灯,也隔绝了所有声音,只留下一片近乎凝固的黑暗与沉寂。
沈铭靠着冰冷的墙壁,胸膛里的心跳声,在死寂中被放大了数倍,沉重而清晰。
三条路,三场模拟,三个截然不同的选择,却通向了同一个名为“出局”的终点。这县委办,根本不是一个可以让人左右逢源的地方,它更像一个精密的离心机,任何不够分量的东西,都会被毫不留情地甩到最边缘。
站队,就是把自己变成别人的附庸,失去了独立的人格,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就在那股彻骨的寒意即将淹没他最后的斗志时,脑海中,冰冷的机械音终于给出了最终的判决。
【唯一的活路已锁定。】
【路线名称:业绩为王,中立破局。】
沈铭的呼吸一滞。
中立?
他刚刚才模拟过这条路。那条试图在王景山和刘源之间寻找平衡,最终却把自己活活累垮,两边不讨好,被周文海当成垃圾桶,最后被“优化”出局的路线,不就是中立吗?
这算什么唯一的活路?这分明是另一条包装精美的死路。
仿佛洞察到了他的疑惑,模拟器冰冷的界面上,浮现出了一行行更加详尽的注解。
【核心原则:保持绝对中立,不参与任何派系,只专注于工作,用业绩说话。】
【特别注解1:您所理解的“中立”,是“调和”与“平衡”,是在两股力量之间寻求生存空间。此为弱者之道,必死无疑。】
【本方案所指的“中立”,是“超然”与“独立”。不依附于任何派系,意味着您无需对任何个人负责,只需对“工作”本身负责。您将成为一个独立的、以解决问题为唯一导向的强大个体。】
沈铭的瞳孔微微收缩。
超然与独立?
【特别注解2:业绩是您唯一的武器。但平庸的业绩,是钝刀,无法伤人,只会让您沦为牛马。您必须拿出石破天惊、无可辩驳的顶级业绩,这份业绩本身,就是您的立场,您的靠山,您的免死金牌。】
【行动纲领已生成,请执行。】
随着提示音,一幅清晰无比的行动蓝图,在沈铭的脑海中展开。
【第一步:重塑“教育改革报告”。】
【目标:摒弃“初步构想”的保守定位。您要提交的,不是一份供领导参考的“报告”,而是一套可以直接落地执行的、完整的“陵川县教育振兴系统性方案”。】
【具体要求:以青云镇的成功实践为蓝本,结合您在新华书店吸收的理论知识,将“造血”和“引擎”两大核心,细化为“师资盘活计划”、“校舍升级标准”、“教育基金募集模式”、“学区动态评估机制”等十数个可操作的子项目。方案需包含详尽的财政预算、人事安排建议、以及未来三年的发展预期。】
【效果预判:当这样一份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方案摆在王景山面前时,他看到的将不再是一个“有潜力的下属”,而是一个“能与他共同擘画蓝图的战友”。您的价值,将从“一把好用的刀”,提升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智囊”。】
沈铭的心跳开始加速。模拟器给出的这个方案,其野心之大,远超他之前的设想。他本来只想写一份出彩的报告,而模拟器却要他直接拿出一份县级教育改革的总纲领!
这已经不是在回答问题了,这是在重新定义问题。
【第二步:颠覆“信访卷宗任务”。】
【目标:跳出刘源设定的“整理与分类”的低级陷阱。您不能拒绝任务,也不能敷衍了事,而是要用一种更高维度的方式,完成这个任务,并将其转化为您的功绩。】
【具体要求:您不需要去梳理每一份卷宗的细枝末节。您需要利用【过目不忘】技能,在最短时间内,对五年积案进行快速扫描和数据分析,找出其中的核心矛盾、高频问题、以及现有处理流程的症结所在。】
【最终成果:您要提交的,不是一本枯燥的《信访积案梳理台账》,而是一份振聋发聩的《关于我县五年信访积案所反映出的基层治理问题的深度剖析及系统性解决方案建议》。】
【效果预判:刘源想用这座公文山埋了你,而你却站在这座山上,指出了整座大山形成的原因和铲平它的方法。他要的是你低头数沙子,你却抬头看星辰,并画出了星图。届时,他若否定你的报告,就是否定解决信访难题的方案,是为“不作为”;他若采纳你的报告,那这份功劳,便有你的一半。无论如何,他都将陷入两难。这一招,名为“升维打击”。】
轰!
沈铭的脑子里,仿佛有惊雷炸响。
他完全明白了。
这才是真正的“莽夫路线”!
不是掀桌子,不是硬碰硬的肢体冲突,而是在规则之内,用一种完全超乎所有人想象的方式,去打破规则,重塑格局。
所谓的“保持中立”,不是谁都不得罪,而是用无可匹敌的实力,让自己强大到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
所谓的“用业绩说话”,不是埋头干活,而是用石破天惊的业绩,直接堵上所有人的嘴,让他们除了赞叹和震惊,再也说不出半个不字。
这哪里是活路,这分明是一条通往巅峰的通天大道!只不过,这条路的起点,需要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肝力,和赌上一切的魄力。
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感,从他的四肢百骸涌起,瞬间冲散了之前所有的阴霾和寒意。
他甚至有些想笑。
刘源啊刘源,你以为给我挖了一个坑,却不知道,你给我送来的是一座宝山。
周文海啊周文海,你以为我在两头受气,却不知道,我马上就要给你送上两份你连署名都不敢签的惊天大礼。
还有王景山书记,您想用我当一把刀,却不知道,我给您带来的,可能是一整座兵器库。
沈铭拉开椅子,坐了下来。黑暗中,他的双眼亮得惊人,仿佛有火焰在燃烧。
他拿起桌上的内部电话,按下了前台的号码。
“您好,沈主任。”服务员的声音恭敬而迅速。
“帮我准备三样东西。”沈铭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第一,一台性能最好的笔记本电脑,连接好网络。第二,一台打印机,配足墨盒和打印纸。第三,从现在开始,未来三天,我需要绝对的安静,除了送餐,不要让任何人打扰我。餐食送到门口就行。”
电话那头的服务员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这位新来的副主任提出的要求如此奇怪,但还是立刻应承下来:“好的,沈主任,我马上安排。”
挂掉电话,沈铭将会议室的灯全部打开。雪亮的灯光瞬间洒满整个房间,照亮了他那张写满了决绝与昂扬的脸。
他脱掉外套,解开衬衫最上面的两颗扣子,挽起袖子,露出了结实的小臂。
这三天,将是一场极限的战斗。
一场他与时间,与自己,与整个县委办旧有格局的战争。
半小时后,崭新的笔记本电脑和打印机被送到了门口。服务员甚至贴心地送来了一整箱矿泉水和几条提神的功能饮料。
沈铭将电脑开机,桌面是陵川县招待所的风景图。他没有欣赏,而是直接打开了一个空白的文档。
他没有立刻开始写那份惊天动地的教育方案,而是先新建了另一个文档。
手指在键盘上悬停了片刻,然后,他敲下了第一行字。
那行字,既是标题,也是一篇檄文,是他对刘源阳谋的正式回应。
——《关于我县五年信访积案所反映出的基层治理问题的深度剖析及系统性解决方案建议》。
写下这个标题的瞬间,沈铭仿佛能听见,当刘源看到这行字时,下巴脱臼的声音。
他嘴角逸出一丝冷峭的笑意,没有停顿,手指开始在键盘上飞舞起来。他没有去信访办,但他有【过目不忘】。那间档案室里,那一排排档案架上堆积如山的卷宗,在他推门而入的那短短几分钟里,其封面、编号、年份、类别,早已像照片一样,被他刻录进了脑海深处。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基于这些宏观信息,构建一个数据模型,用这份报告,告诉所有人,他沈铭,不仅能看见问题,更能解决问题!
夜色渐深,县委大院早已熄了灯火,陷入沉睡。
而招待所一号楼的这间小型会议室里,灯火通明。
键盘的敲击声,清脆、急促、而又充满了某种坚定的节奏感,像一名孤独的鼓手,正在为一场即将来临的黎明,敲响最激昂的战鼓。